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经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注:撤退的德军士兵与追击中的坦克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2021-06-15更新 | 3471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6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参加一战的三个月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写道:“当战争结束的时候,我们就会迫使它们(英法)同意我们的意见,因为,顺便说说,那时它们在财政方面将由我们支配。”“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它。“这表明,美国参战的主要意图是(     
A.摧毁德国的专制政权B.主导建立并操纵国联
C.将民主理想推向全球D.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
2023-05-06更新 | 749次组卷 | 9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全省统考历史试题
3 . 1918年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大流感,被冠以许多其他别称,“西班牙女士病”“法国流感病”“那不勒斯士兵病”“紫死病”“战争瘟疫”“佛兰德斯感冒”“柯尔克孜病”“黑人病”“匈奴流感”“德国瘟疫”“布尔什维克病”“土耳其一德国细菌犯罪企业病”等。上述大流感别称的形成
A.充满强烈意识形态对峙色彩B.成为一战交战双方转折点
C.带有战争污名化的宣传意识D.客观上推动和平主义出现
2022-04-06更新 | 772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高考冲刺卷(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位于比利时的华工雕塑上铭刻着这样的文字:公元1917年,一战惨烈,人力急缺,14万华工抵欧,解协约国后勤之燃眉。是年1月15日夜,德军轰炸布思本村华工营地,13名华工牺性。值此惨案百年之际,特建华工群雕塑,以铭记今日和平之不易,告慰死于欧洲战场之数千华工,华工入欧(       
A.迫使列强放弃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基本上解决了欧洲劳动力问题
C.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贡献D.显示了欧中人民之间友好情谊
2022-04-09更新 | 750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14年12月24日,比利时前线的德军在战壕里摆上蜡烛,并唱起圣诞颂歌来庆祝。英国士兵唱英语的圣诞颂歌作为回礼,接着两边互相喊着圣诞节的祝贺话语。不久后,双方在无人地带互相交换起小礼物。多地士兵之间都出现了非官方的“圣诞节停战”。这反映出士兵们(     
A.放弃了爱国主义理想B.开始萌生反战主义思潮
C.自发反思战争的意义D.认识到一战的非正义性
2023-05-31更新 | 547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6 . 一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华工有组织的奔赴协约国,英俄法三国一共招募了华工达30万人。这些华工从事着建筑、修路等体力工作。甚至有不少华工被迫上战场,在战场上修理工事、运送弹药,在一战当中华工约有5万人死亡。对于华工出国参战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是因为华工具有埋头苦干精神
B.中国得以收回某些主权提升国际地位
C.北洋政府直接派兵参加一战的结果
D.华工出国参战改变了一战战争性质
2022-12-28更新 | 1177次组卷 | 12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先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2019-01-30更新 | 3344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天津卷)
8 . “东线德军以少量兵力牵制俄军,从而将俄军限制在东普鲁士边境,而在西线,占绝对优势的德军右翼以闪电战穿越比利时平原和荷兰南部的‘马斯特里赫特盲肠地带’,绕着梅斯—蒂永维尔这条主轴,向西南方向做大规模的弧面回转运动,然后进入法国北部”。直接导致上述德军的作战方案破产的是
A.马恩河战役B.凡尔登战役C.索姆河战役D.莫斯科战役
2022-01-04更新 | 578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月首考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9 . 1914年侵入西欧的德军呈庞大的扇形运动,处在最外层的第一集团军必须竭尽全力往前猛冲。但第一团军只有一台仅能拍发最紧急电讯的发报机,野战电话系统也不完备,该军很快陷入难以与总参谋部及时联络从而不得不自己做决定的境地。可见
A.技术条件制约着战争行动B.德国的综合国力相对落后
C.交战双方深陷消耗战泥潭D.英法正义性使之得道多助
2022-05-26更新 | 50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五月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一战期间,14万华工“以工代兵”,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使得英法诸国免除了人力资源匮乏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巩固了协约国的防线。因为华工们的辛勤工作和牺牲,中国外交官可以在巴黎和会上向全世界提出捍卫中国主权的要求。一战华工出国
A.迫使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为中国成为战胜国作出重大贡献
C.用艰辛劳动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
D.助力段祺瑞在府院之争取得胜利
2022-01-19更新 | 56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