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威尔逊政府组建公共信息委员会,通过它在国内外的20多个机构,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战争宣传。委员会设立新闻处,创办报纸,成立专门部门向民众解释参战原因,还利用电影、卡通画、宣传画等煽动反德情绪。此外,委员会还审查报纸、杂志、图书、电影中的信息是否违背官方宣传的战争目的,干扰各项战争活动的正常进行,并要求新闻机构采取“自愿审查”的原则,从源头上控制不良新闻,压制不利于战争的言论。

1917年,美国通过“反间谍法”,规定对战时从事间谍活动、破坏活动或阻碍战争活动的人进行严惩,授权政府邮局禁止邮寄煽动性材料;次年又通过“反破坏法”和“反暴乱法”,规定任何公开的反战行为均属非法,在事实上允许官方起诉任何批评总统与政府的人。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根据材料概括公共信息委员会的职责,并归纳其运作特点。

(2)简要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公共信息政策。

2017-03-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都被帝国主义势力缟织进了资本主义的网络;它们争夺原料市场的斗争已不限于一国、一地区、一洲,全世界范围的冲突跃来越激烈。……这时欧洲国家在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斗争,必然会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国家两两结盟或三三结盟,这些结盟的国家涉及的利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随着全球交通运输的发展,世界地理范围相对缩小,战时各大洲之间的兵源运输已不成问题。……一战也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卷入世界政治的漩涡。

——摘编自龚敏《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

材料二   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揪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祓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

——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并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的主要表现。
2022-07-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下,1870年起)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据(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改编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民主制度原则下,多数民众的一致性心理认识对民主国家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英法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选民再也不会容忍1914—1918年那场悲剧重演。因此,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所制定的政策,都设定在这种选民反战的心理上面。(结果)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经过民主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

——据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整理


(1)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三次民族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德国和英法为例,说明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在民主制度原则“形塑”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爆发后,英国政府劝说工人阶级妇女在工厂劳动。为高工资和爱国主义所吸引,妇女涌向了这些新的,以前由男人从事的工作。战前的1914年,受雇于政府违船厂、工厂和兵工厂的妇女只有2000人,到一战结束的1918年,人数激增至24.7万;工会女会员从1914年的35万增加到1918年的l00万。从绝对值来讲,妇女在工厂劳动工资在战争期间增加了,但仍然只是相当于男性收入的一部分。战后,这些妇女成为“多余的人”并被要求离开。到1921年,英国在工厂工作的妇女人数比战前还少,工资下降,又恢复到男人工资的低比率上。

1918年英国下议院一反四年前的态度,通过了《人民代表法案》,给予30岁以上、拥有财产的妇女投票权。有人认为,该法案是英国政府对妇女战时贡献的回报,同时也有诸多不同看法,主要基于以下事实:战前妇女解放运动余威犹存,一战前争取妇女普选权的激进分子采取了诸如纵火、破坏、人身攻击等暴力手段;1917年俄国纪念国际妇女节直接引发的二月革命导致沙皇的下台,后来的十月革命又催生了布尔什维克政权。英国政府生怕战后普选权运动风声再起,从而造成不可收拾的政局动荡,危及政权。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妇女一战前后就业情况的变化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后英国妇女获得投票权的原因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1918年生活费指数和实际工资指数分别为1914年的174.3%和92.3%。农村分化十分严重,特大地主增加42%。1917年的大米产量比1916年下降6.6%,但城市人口比战前增加了20%。奸商进一步囤积居奇,哄抬米价。群众无法压抑的愤懣终被政府出兵西伯利亚的告示所触发,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米骚动事件。1918723日,富山县妇女自发发动了阻止将大米运往外地的斗争,揭开了米骚动事件的序幕。整个骚动历时2个多月,波及全国2/3地区。斗争矛头不仅对准奸商豪富,而且指向天皇和统治阶级,提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米骚动事件被镇压后,工农革命斗争继续高涨。1921年各种马克思主义小组在全国陆续成立。19224月还建立了日本第一个全国性农会——“日本农民组合”。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概括米骚动事件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米骚动事件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2022-04-30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题
2022·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巴黎和会上德国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莱茵兰问题,这是由法国提出的。英国首相劳合·乔治与美国总统威尔逊都反对法国吞并莱茵兰或是建立独立莱茵兰国家的建议,因为这将严重削弱德国。劳合·乔治于314日建议:如果法国放弃它对莱茵兰的要求,英美可以在法国遭到德国入侵时联合给予它军事援助。威尔逊赞成劳合·乔治的建议,因为这个条约看似与他所制订的国际联盟盟约中的成员国互相保证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一致。威尔逊同意战胜国分三区占领莱茵兰左岸50公里区15年,以此来确保德国能履行和约义务,占领军将每五年撤出一个区,还同意禁止德国军队进入莱茵兰地区,莱茵兰右岸为非军事区。英关两国做出对法国的保证条约,保证两国将在法国遭受德国未经挑衅的侵略时给予援助。

——摘编自韩莉《评巴黎和会上的美国对德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对“莱茵兰问题”的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一战后美国对“莱茵兰问题”的态度。
2022-03-06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2-【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7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避免同时在东西两线作战,德国有必要先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一个方向的敌人,然后再解决另一个方向的敌人。1905年制定的史里芬计划把战争爆发以后德国打击的重心首先集中于西线,力争在4—6个星期之内打败法国,然后再把力量集中到东线,打败俄国。从1870年普法战争普军迅速打败法军的历史来看,史里芬计划是有足够信心的,以为对法国的战争是一场“轻轻松松一上午的战斗”。之所以会有如此错误的判断,是因为对工业化时代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持久消耗战的能力缺乏正确的认识。当时欧洲的军界和政界“很少有人相信一次大战能持续一年而国家的政治和财政却保持不崩溃,更难有人相信一次大的冲突和战斗会持续两年”。事实证明,1914年不是1870年,各方面的形势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规模巨大的、持久的消耗战。

——摘编自熊伟民《传统与突破: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的战争指导》


(1)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场持久消耗战的原因。
(2)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场持久消耗战的影响。
2022-05-07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日两国于1902130日签署了主要是针对俄国的《英日同盟条约》。因为双方的互有所需,该条约于19051911年两度得到续订。1904年,日本利用同盟的保障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1914年,日本借英日同盟的名义向德国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取代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日本逐步由亚洲强国走向世界强国。自1915年起,英国等协约国向日本订购军需物资,到1918年,在短短约四年时间之内,日本对外贸易增加了3倍。但是,一战后,英国许多官员对待英日同盟的态度可以概括为“英王陛下政府应该避免在中国承担支持日本'特殊利益'的义务”。最终,在美国的强力推动下,英日同盟在华盛顿会议上最后被四国同盟所取代。

——摘编自王蓉霞《再谈英日同盟及其解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日同盟对日本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日同盟被取代的原因。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10年,一位名叫安吉尔的英国经济学家、和平主义者写的一本新著《大幻想》在出版后成了畅销书。他在这本书中,力图证明战争是不可能的。他认为,在当时各国财政经济相互依存的情况下,胜者和败者同样遭殃,战争成了无利可图的事情。所以,没有一个国家蠢到发动一场战争。

——毛元佑编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总盘点》

材料二1914年投入战争的是19世纪的军队,打的却是20世纪的战争。战争促进了技术进步,推出了新型武器和大规模屠杀的方法,影响深远……虽然欧洲是一战的中心,但这场战争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冲突,影响到了每一个大陆。和多数战争一样,开战容易,结束却……大战接近尾声时,各国的军费开支达到了空前的水平,都对公民开征了新的税赋,或提高了原有的税率。各国债台高筑,国家就滥发钞票,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英】伊恩克肖《企鹅欧洲史8地狱之行(1914-1949)》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棉、毛、丝等原料成为军需用品,一时求过于供,价格暴涨,拥有传统桑基鱼塘优势的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业遂乘机扩张。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顺德掀起了办厂的热潮,当时广东全省雇用千人以上的缫丝厂共4家,顺德容奇便有3家,仅大良大小丝厂有十七间,蚕丝产销最盛时,顺德大小工厂190家,女工八万多名

——李淑苹、朱婵《珠三角近代产业女工的职业形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安吉尔的观点并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期间顺德缫丝业发展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被排斥在政治生活和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之外,在家庭中处于从属、依附性地位,直到20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仍将妻子等同于家的概念,妇女的社会属性几乎丧失殆尽。一战爆发后,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在战争中实现了广泛就业,就业人数从战前的493万上升到19187月的619万,战时妇女的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随着战争中大量男子被招募入伍,妇女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她们一度代替了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妇女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身影频频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公共领域”,社会生活日益丰富。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自由支配个人事务,妇女的自我意识及婚姻自主权利大大增强,对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有了重新认识。

——摘编自郭婷婷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嬗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时期英国妇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英国妇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