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于那些参战的人来说,战争的经历是无与伦比的恐惧。奔赴前线的人以为战争会像19世纪欧洲战争那样短暂,而且有机会成为英雄。受公众人物宣传的影响,参战士兵认为,战争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状态更加高尚,还说从1815年以来,太长时间的和平状态使欧洲“深受其害”。结果,他们在四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过的激战。西线的士兵在肮脏的战壕里连续苦熬了数个星期或数个月,他们要应付老鼠、虱子、泥泞和毒气。当他们缩着身子趴在地下时,未曾见过如此猛烈的炮火轰炸他们的掩体。当他们跃上战壕准备冲锋时,他们面对机枪和死亡,或者眼看着自己的战友死去,死亡的人数高达几百万。他们经历太恐怖,战后回到家中都不敢告诉自己的亲人,结果他们变得神经衰弱。在战后复原的士兵中,弹震症是普遍的精神疾病。战场变得无情而荒凉,是一个墓地,饱受轰炸,烧成焦黑,布满了铁丝网。坦克代替了骑兵。机器残杀了大量的生命,荡除了战争的骑士精神。英国作曲家古斯塔夫霍尔斯特的音乐极其刺耳,预见并捕捉到士兵们孤单的情绪。战后,在所有的战争小说和回忆录中,德国作家里希马里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最具影响力。雷马克说这场战争摧毁了“甚至是战斗的幸存者”。

——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参加一战的士兵在一战前后对这场战争认识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参加一战的士兵对这场战争认识变化的因素。
2021-04-16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材料   战争观是指人们对战争问题总的看法。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主流的现实主义战争观:把战争看作一种政治工具,与道德无关,也无所谓正义与否。然而,1914年爆发的第一世界大战成为这种战争观的滑铁卢,作为工业化时代的产物,战争给各国经济带来的巨大破坏以及庞大的人力、物力损失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被战争残酷现实震惊了的精英开始反省自己对战争的认识。在此背景下,理想主义战争观产生,即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这种战争观在国际危机频发的20世纪30年代风行一时,人们极力希望能避免战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理想主义战争观彻底破产。二战期间,特别是在了解了法西斯的疯狂侵略以及种族灭绝的非人道做法后,有识之士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以往对战争的认识。反法西斯的现实需要催生了战后国际战争观的转向,衍生出正义战争观,将战争划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

——摘编自梁占军《二战与20世纪国际战争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以来推动三种战争观演变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战争观演变过程中得出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英国虽然率先完成了第一次的工业革命,但直至20世纪初,英国教育一直“重文轻理”。媒体也把从事科学工作的人称为“科学人”(ScientificMen)而不是“科学家”(Scientist)。英国学习科学的学生数量也远不及德国,曼彻斯特等英国科研重镇的主要工作是由聘请的德国学者负责。1913年的调查显示,英国大学聘用的科学人才工资还不如教堂里的工作人员。由于对于科研人员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英国适龄科研人员大量应征入伍,研究工作人手短缺。开战后英国立刻失去了需要从德国进口的各种原材料时,英国人才发现他们科研实力不足带来的严重后果:军装染料、战备药品、实验仪器乃至枪械的瞄准镜都无法完全自行生产。而战场上——毒气、机关枪、手榴弹、火焰喷射器、潜艇、航空母舰等新式装备完全颠覆了战争的模式。

工业的严重落后和军队的巨大伤亡让英国政府迅速认识到了应用科学研究与新技术研发在战场上的重大作用。1916年英国的大学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废除希腊语考试,引入博士学位制度。1918年英国教育部设立科学与工业研究部,为大学科研提供资助……这些变化,令科研不再是只有富裕的上等阶层才能从事的带有隐秘色彩的私人活动,渐渐成为一项普通人也可以从事的职业。

——卡德韦尔《科学与一战》

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初期英国科研实力不足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英国科研发展的影响。

4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节录:

第二条战俘……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人道待遇和保护……

第四条拘留战俘的国家应有维持战俘生活的义务。

——1929年7月27日,英、法、美、德等46国订于日内瓦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大多数官兵认为人道地对待战俘有助于诱使陷入绝境的德军投降,以减少生命的损失,还认为对战俘的正当处理有利于保护落于敌手的美军战俘。在美国,德军战俘营的食宿条件、战俘的医疗待遇与美军一致。德军战俘死亡率是0.15%。在德国,美英盟军战俘营具备基本生活设施。到1945年春,处于严重匮乏或极度匮乏的战俘营已经各占1/3。德军将领大多认为苏德战争“是一场日耳曼人反对斯拉夫人和犹太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战斗”。苏军战俘营中长期缺衣少食、无房住、无床睡、无医疗,病重者一律被枪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军战俘死亡率是57.5%,英军战俘死亡率是3.5%。

——徐进《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德国的战俘营中战俘待遇的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德国的战俘营中战俘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