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材料一:1914年美国宣布中立,无疑受到绝大多数美国人民的支持……但是,在三年的战争中,各种因素的组合慢慢地改变了公众舆论,由德皇所体现的普鲁士容克阶级的军国主义和不可一世的傲慢引起了另外一些美国人的反感。另外,还有一种美国人对受害者的天然同情心也产生了影响一在一般美国人眼中,法国看来就是受害者,英国控制着全球电报网,并且毫不迟疑地把它作为一种战争工具。在宣传领域中德国人的愚蠢和英国人的老练,也对美国公众舆论的改变起了作用。

——摘编自(英)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材料二:1929年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海明成第二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小说以作者在意大利战场的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志愿到意军服役的美国青年亨利与英国护士凯瑟琳生离死别的恋爱故事,嘲讽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荒唐和所谓“光荣”“英勇”和“荣誉”的无聊。

——摘编自杨仁敬(20世纪美国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众舆论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永别了,武器》受到读者欢迎的启示。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苏联外交史上始终引人注目。十月革命胜利时,俄国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已经三年,苏维埃俄国迫切需要退出战争蠃得和平,拟定的谈判原则是“不割地,不赔款”,但这只是俄国的一厢情愿。德国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向苏俄提出苛刻要求,遭到俄国拒绝后,德奥军队从波罗的海至黑海发起了全线进攻,占领了俄国大片土地。1918年3月,俄德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苏俄丧失约100万平方公里领土、近5000万居民,向德交付60亿马克赔款。

二战前夕,英法和德国方面都在争取苏联,但英法对苏谈判最终未能成功,苏联政府认为,为避免“陷入完全孤立条件下去同德国进行武装冲突,不得不做个适当选择。”1939年5月到8月间,希特勒一再通过外长向苏联表示德国无意侵略苏联,并希望改善彼此关系。8月23日,两国正式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划分了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

——摘编自李红庆《论〈布列斯特和约〉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之区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列斯特和约》签署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布列斯特和约》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俄)的影响。

3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收获季节来到了欧洲……知识分子和城市里的年轻人,对这一消息是欢欣鼓舞的。很多人对战争期待已久,把战争看成是释放多年政治、社会和经济危机的突破口……一些人梦想着荣誉,他们相信上帝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德国新兵皮带扣环上刻着“上帝与我们同在”,这种情感也反映在“为上帝和沙皇”而战的俄国军队里,英国士兵是“为上帝、国王和国家”而走上战场的……他们相信这将是一次短暂而光荣的冒险——这一期待很快就破灭了。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产生了大量的诗歌。维尔佛雷德·欧文(1893-1918)也许是最伟大的战争诗人,他的诗对战争做了最犀利的描绘;

我的朋友,你不应该以巨大的热情告诉孩子们,让他们追求那些绝望的光荣,“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则是古老的谎言。

——摘自埃蒙德·布伦登《维尔佛雷德·欧文诗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的知识分子、青年和士兵对战争爆发感到欢欣鼓舞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欧文为什么说“为国家而死是种荣耀”是古老的谎言,结合所学指出一战后各国为避免战争再度爆发所作出的努力。

2017-08-08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二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底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英国虽然率先完成了第一次的工业革命,但直至20世纪初,英国教育一直“重文轻理”。媒体也把从事科学工作的人称为“科学人”(ScientificMen)而不是“科学家”(Scientist)。英国学习科学的学生数量也远不及德国,曼彻斯特等英国科研重镇的主要工作是由聘请的德国学者负责。1913年的调查显示,英国大学聘用的科学人才工资还不如教堂里的工作人员。由于对于科研人员都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英国适龄科研人员大量应征入伍,研究工作人手短缺。开战后英国立刻失去了需要从德国进口的各种原材料时,英国人才发现他们科研实力不足带来的严重后果:军装染料、战备药品、实验仪器乃至枪械的瞄准镜都无法完全自行生产。而战场上——毒气、机关枪、手榴弹、火焰喷射器、潜艇、航空母舰等新式装备完全颠覆了战争的模式。

工业的严重落后和军队的巨大伤亡让英国政府迅速认识到了应用科学研究与新技术研发在战场上的重大作用。1916年英国的大学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废除希腊语考试,引入博士学位制度。1918年英国教育部设立科学与工业研究部,为大学科研提供资助……这些变化,令科研不再是只有富裕的上等阶层才能从事的带有隐秘色彩的私人活动,渐渐成为一项普通人也可以从事的职业。

——卡德韦尔《科学与一战》

根据材料,概括一战初期英国科研实力不足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英国科研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节录:

第二条战俘……在任何时候都应受到人道待遇和保护……

第四条拘留战俘的国家应有维持战俘生活的义务。

——1929年7月27日,英、法、美、德等46国订于日内瓦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大多数官兵认为人道地对待战俘有助于诱使陷入绝境的德军投降,以减少生命的损失,还认为对战俘的正当处理有利于保护落于敌手的美军战俘。在美国,德军战俘营的食宿条件、战俘的医疗待遇与美军一致。德军战俘死亡率是0.15%。在德国,美英盟军战俘营具备基本生活设施。到1945年春,处于严重匮乏或极度匮乏的战俘营已经各占1/3。德军将领大多认为苏德战争“是一场日耳曼人反对斯拉夫人和犹太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战斗”。苏军战俘营中长期缺衣少食、无房住、无床睡、无医疗,病重者一律被枪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苏军战俘死亡率是57.5%,英军战俘死亡率是3.5%。

——徐进《暴力的限度——战争法的国际政治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与德国的战俘营中战俘待遇的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与德国的战俘营中战俘待遇不同的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