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的青年们视“拯救民主”“伸 张正义”“为和平而战”这些口号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积极报名参军。战争结束后,曾让 青年们无比骄傲欧洲的传统文明瞬间崩塌。参战青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就连过去的工作也已经被没有参加战争的人代替了,城镇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变得很难适应,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轻视追求高尚情趣等现象也令这一代青年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没有了旧的根基,又没有新的道路引导,他们只能以对主流社会系统“迷失”的外观情绪来抗议社会。但他们在“迷惘”的外表下,在更深的程度上追求个人自由,不轻易向任何人妥协。

——摘编自车继雁《造就“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作品研究》

材料二   现代中国重要青年运动年表(部分)

名称内容
保家卫国斗争中的青年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青年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指战员占了志愿军部队总数的66% ,战斗连队中青年占80%以上,基层干部大部分是团员,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共中央倡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各条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集体和个人。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地团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提高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摘编自黄蓉生《青年学研究》;贺军科《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西方青年精神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2 . 【“停战空地”与文化聚落】“停战空地”的角色及变化

191811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德停战协议在法国贡比涅森林空地的福煦元帅座车“2419D”号上签订。

1921年至1922年,法国政府出台两项举措,让贡比涅森林中的空地和车厢进入公众视野。19214月,该车厢正式以贡比涅“停战车厢”命名。19221111日,法国政府正式命名“停战空地”并在其上树立起一座“阿尔萨斯-洛林人纪念碑”。1927119日,一座展示停战车厢及其故事的主题博物馆诞生。从“停战车厢”、“停战空地”的命名,到“停战博物馆”的诞生,一个以缅怀、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聚落形成。

1940621日至22日,贡比涅森林内举行了第二次受降仪式,法国人1918年以来建立起的各类纪念建筑和设施,经受了剧烈的“命运转折”。

对法国而言,这一历史聚落形成之初是全民复仇胜利的标志。到二战前,其主题已朝着追忆往事、缅怀逝者的方向演变。二战后,法国人仍无比珍视“停战空地”,他们不遗余力地探寻、搜集、修茸“停战车厢”的有关物件。1946年,“停战空地”的建筑相继在原地重建。1950年,复制的车厢重回贡比涅森林。随着法德和解及欧洲一体化不断向纵深发展;针对“停战车厢”的纪念,更多反映着人们对战争的追忆与反思,也反映着面对过往的一种平和、包容、理性的态度。


——以上材料摘编自江天岳《贡比涅森林“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形成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停战空地”历史文化聚落的角色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2023-02-0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第三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时,资本主义大国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交战方均以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为最终目标。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也卷入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各国必须找出某种办法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摘编自徐蓝《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欧美和平运动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和平运动发展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局势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当战斗以协约国的胜利而告终,消息传至中国,北京政府马上宣布从停战之日起全国放假三天。当得知美国总统威尔逊将带着他的新世界秩序的蓝图亲自参加战后会议时,北京学生聚集在美国公使馆门前高喊“威尔逊大总统万岁!”……六万人参加了北京胜利大游行,德国政府建造的克林德纪念碑(纪念义和团运动时期被杀的德国外交官)被拆毁,迁至一个公园,重新命名为“公理战胜坊”,即将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请求给予中国五个席位,因为“她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摘编自徐国琦《亚洲与一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分别对应的历史时期,并分别写出1条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人在战后产生高度期望的原因。
2023-01-21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欧洲之路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

材料一   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进入近代以后,欧洲文明强势崛起,猛烈扩张,屹立于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试说明17至19世纪初欧洲资本主义能够强势崛起的条件。

材料二   1914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材料三   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II


(3)依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4)综合材料二、三,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23-01-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欧洲之路——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舞台上,欧洲曾扮演过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 年,欧洲……陷入一场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战争消耗掉欧洲大量的财富,夺去数以万计的欧洲年轻人的生命……

一一(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长达六年的战争结束时,德、意战败国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国内经济百废待举;英、法等战胜国“赢得了战争,输尽了财富”,实力大为削弱…(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沦为二、三流国家,美、苏以欧洲为主战场的“冷战”,更使欧洲人民终于意识到再也不能发生欧洲人打欧洲人的战争了。

一一岳麓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II) 》


(1)材料一中“令人备受折磨的致命战争”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哪些巨大灾难?
(2)依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梦想,欧洲人在20世纪60年代和 90年代分别采取了怎样的举措?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3)综合材料一、二,你从欧洲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
2023-01-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些西方政客、学者完全否定一战时期中国的存在,对中国对一战的贡献置若罔闻。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宣称一战时“中国既没有花费一个先令,也没有一兵一卒”。但这些偏见无法否认中国对一战的贡献。从大战伊始,两度要求参战、“以工代兵”政策、对德奥宣战到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都是抹不去的事实。这一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主动采取外交手段,首次表达了要求平等加入国际社会的愿望,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进步之举。

为寻求参战机会、列席和平会议、走向世界,“外交政策群体”绞尽脑汁,面对两度要求参战遭拒,中国提出了创造性战略“以工代兵”。华工出洋计划成为国际意识觉醒、国家认同寻求的新手段。总体来说,中国参战是理性的选择。虽事事不顺,但没有阻止住中国的步伐。“参加欧战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从消极到积极的一个重要的转变,北京政府的后期积极外交可说由此发端”,欧战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踏板,战后的和平会议被国人寄予厚望,对国家认同的寻求又一次如此强烈。

——摘编自刘桂海、唐延超《一战时期的中国:国家认同的寻求与国际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指出对中国对一战贡献的认识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2022-11-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
900万人2000万人3000多亿美元

史料二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将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022-10-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7讲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022高三上·上海·学业考试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梁启超的文明史观。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受到时势的影响。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

材料一   四五岁就王父及母膝下授四子书、《诗经》……十二岁应试学院,补博士弟子员……。年十八偕入京师(考进士)……。下第归,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寰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

——梁启超《三十自述》

材料二   窃顷者强敌交侵,割地削权,危亡岌岌,人不自保,皇上临轩发叹,天下扼腕殷忧,皆以人才乏绝,无以御侮之故。然尝推求本原,皆由科第不变致之也。

——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1898年)

材料三   去国以来……思想为之一变。……科举非恶制也,……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昔美国用选举官吏之制,不胜其弊,及1893年始改用此种试验,美人颂为“政治上一新纪元”。而德国、日本行之大效……。世界万国中行此法,最早者莫如我,……自此法行,而我国贵族寒门之阶级永消灭;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吾故悍然曰:复科举,便!

——梁启超《官制与官规》(1910年)

材料四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泰西格致性理之学,源于希腊;法律政治之学,源于罗马。欧洲诸国各以其国之今文,译希腊罗马之古籍……举国习之,得以神明其法,而损益其制,故文明之效,极于今日。

材料五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梁启超游历欧洲,偶遇美国著名记者赛蒙氏。赛氏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需要中国文明的救拨。梁氏指出很多西方人抱有此种心理,在《欧洲心影录》中写道:

(近代欧洲)因为解放的结果,种种学说都是言之有故,持之成理……从两极分头发展,愈发得速,愈冲突得剧。消灭是消灭不了,调和是调和不来,种种怀疑,种种失望都是为此。他们有句话,叫做“世纪末”……这句话的意味从广义解释,就是世界末日,文明灭绝的时候快到了。


问题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影响梁启超青少年时代成长的主要因素。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梁启超对科举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格致性理之学”和“法律政治之学”分别指什么?
(4)从材料四到材料五,梁启超对西方文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你认为梁启超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22-09-03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9月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02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设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2022-08-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