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一战期间,梁启超曾建议政府,“今日则德在东亚之势力,已达零度。……中国所托命之均势,则英俄法美日五国均之而已,而当欧战疲敝之余,能生死我者尤莫如美日。我若能提絜美日,而自伍于此五国之林,虽进无所获,而退焉必足以自保。”梁启超此番言论的目的在于
A.揭示美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B.中国的战争态度应跟随美日
C.预测战争将使欧洲普遍衰落D.中国对世界大战要保持中立
2022-04-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1916年之时,协约国后方劳动力严重匮乏,而战争还不知何时结束,英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考虑从国外招募工人,法国公使康悌提出要招募华工到法做工。经过几个月反复磋商,次年5月最终协定中方用惠民公司名义,由商人出面招募人,法国由军部代表陶履德上校改称农学技师来华,合同中极力避免参战字样。英国的华工招募计划则在8月正式启动。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当时“一战”尚未波及中国
②借“惠民公司”名义表明中国政府尚未对德宣战
③期间发生美国参战
④“以工代兵”是中国参与“一战”的方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16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模拟检测(1月)历史试题
3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统治似乎并没有减弱,他们的领地甚至更大,因为它们这时控制了以前曾在苏丹统治下的中东领土。不过,在这一表面之下,形势却完全不同。从全球的观点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各项中,与该观点相符的是
①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②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③甘地首次提出同英国政府不合作④中国北伐战争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1918年12月,美国海军计划在5年内建造10艘主力舰、6艘轻巡洋舰和150艘辅助舰。1920年,日本实施“八·八”舰队计划,计划到1927年建成战列舰8艘、巡洋舰8艘以及辅助舰等。英国则表示将耗费最后一文钱,使它的海军优越于美国或任何一国的海军。材料中描述的现象
①孕育着列强间的新冲突   ②违背了“十四点原则”的基本精神
③推动了巴黎和会的召开   ④说明限制海军军备竞赛迫在眉睫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争背后是外交的舞台。以下政治人物的言论,发表于一战前后。结合相关历史,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言论,正确的是
①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我们已成为世界公民。(美国总统威尔逊)
②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英国外交大臣格雷)
③生于不义,自当死于耻辱(法国总统庞加莱)
④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一边,而让别人分割世界(德国外长皮洛夫)
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④②①③
2021-08-2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长达数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矛盾,在战争的末期普遍发生了革命和起义。下列选项中,一战中“交战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表现
①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政体 ②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四运动
③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 ④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 一战后,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立有一座骑兵雕像,雕像题词为:“从对基督的信仰,从英雄抛洒的热血中,诞生了祖国。”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诞生了一批新的民族国家B.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觉醒
C.苏俄成为欧洲不可忽视的因素D.社会主义制度越过一国范围
2021-06-26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波兰银行家布洛赫在1898年出版了一套厚达六册的《未来战争的技术、经济和政治诸种方面》。在这部预言性的著作中,他预测到战壕战争的军事僵局将导致长久冲突,而这种冲突必须付出的经济和人力代价,将使交战国陷入耗竭或社会革命。下列各项中,一战中“交战国社会革命”的具体表现
①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政体
②中国人民掀起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五四运动”
③奥匈帝国出现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
④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9 .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德国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意志地区,由于诸侯林立,王权衰弱,德意志的教会一直在教皇的控制下。……新教的改革破坏了天主教大一统的局面,对罗马教皇和信仰天主教的皇帝家族形成了直接的威胁。1555年,查理皇帝认识到与新教和解才是符合现实的利益,签订奥格斯堡和约,规定德意志各邦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由于这个规定,各邦的国家权力和教会权力都集中到诸侯一人手中,从而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实力。

——摘编自李艳军《论近代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新教的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展的原因。奥格斯堡和约的规定反映了新教的哪一主张得到了认同。

材料二   1871年,德帝国建立,随之国家相继统一税制、统一货币、统一行业法规、统一度量衡制度。德国大资产阶级满足于这些措施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致力于技术革新和创造,以便发财致富。……德帝国把技术革命的重心引向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至19世纪末,这种强有力的工业扩张因素急剧增长。随着帝国军事装备的增强,普鲁士军国主义日益扩展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咄咄逼人的军国主义,成了德国上下影响广泛的巨大力量。这样带来了双重性的后果:经济繁荣,军力膨胀。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一旦涂上军事色彩,即“科学穿上了军装”,对于世界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来临的信号。

——摘编自丁平《第二次技术革命在德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德国“经济繁荣”的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条件,说明“科学穿上了军装”,对于世界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来临的信号。

材料三   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出发点是通过市场达到利益的自然和谐。而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家们看来,这一点是不能接受,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人及团体之间都努力要求得到更多的自由或更多的社会保障,社会内部的冲突是具有现实性的。通过纯粹的市场分配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一种有序的竞争,是一种辅之以必要的国家干预的竞争。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思想的基本要义正是处理好经济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关系。

——李光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研究》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模式相比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结合所学,说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如何处理经济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关系的。
2021-05-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一战后战胜国声称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处理领土问题,欧洲由此出现了一些新兴国家,其中位于巴尔干半岛的是
A.波兰B.奥地利C.南斯拉夫D.捷克斯洛伐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