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12月,在总统时国会的演说中,威尔逊定位美国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偏不倚的调解者:“我们是和平的获益者,我们现在热切希望这一特征(即保持中立)可以让我们不用屈从于其他国家。19171月,威康二世批准了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318日,包括蓝辛、豪斯在内的大部分威尔逊政府成员主张对德宣战。46日,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对德宣战问题。同日,威尔逊发表了宣战咨文,提出“世界叶民主更安全”的口号。191711月,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十月革命,加重了西线的形势。威尔逊于191818日,在国会就战后国际秩序发表了演讲,提出了著名的“战后和平十四点”。这份讲话是威尔逊构建战后世界和国际秩序最为具体的一个方案,几乎囊括了威尔逊时战后世界安排的所有问题。

——摘编自吕源《国际联盟盟约在美国失败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一战态度的变化,并分析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2年4月,德、苏之间签订《拉巴洛条约》,两国正式建交,并相互放弃战债和 一切赔偿要求。这对英、法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因此,张伯伦主张英国必须制定一项对苏联的“安全政策”,把德国拉入西方的反苏集团,以免德国与苏联进一步友好下去。因此,可以说英国在这一个时期的外交主题是“在美国的鼓励下,努力去除《凡尔赛和约》中令人反对的特点,这些特点被看作是德国拒绝承认和约在欧洲建立的新秩序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令德国履行条约的目的,维持英国主导下的凡尔赛国际秩序。此时的整个英国外交战略可被形容为“和平即国家利益”,而这个基本战略在战后的一系列国际问题的处理中表现 为具体的英国对外政策:扶德抑法和拉德反苏。

——摘编自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英国扶植德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英国扶植德国的影响。
2021-09-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材料二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0世纪国际关系史》

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的影响。
(2)材料二认为国联“在实践中却设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联的成立为什么没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综合一战后的经验教训,你觉得怎样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2022-08-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600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并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2021-07-16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


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

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

材料四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600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

——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材料五   二战中后期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

(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

(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

(4)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


请回答:
(1)材料一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
(2)据材料二、三,概括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作为远东唯一战场,青岛商民损失惨重。据 1918 年青岛商民损失统计结果显示,共计受损失者 1548 户,因受枪弹殒命者 40 人,损失总额计银元 19128993.42 元。1918 年下半年,青岛总商会应政府要求,缮具商民损失、欠债等材料,作为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对德索赔的证据之一。为抗议列强将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最终未签署《凡尔赛和约》,因此中国只能在会后与德国就赔偿问题进行双边谈判并获得了数额尚可的赔偿款。与此同时,青岛总商会不断地向各级政府机关申诉,请求政府拨出部分赔偿款补偿商民损失。但因中国当时内外交困,政府需款孔亟,总商会人微言轻,所作种种努力皆未能奏效,青岛商民未得到任何赔偿。

——摘编自张维缜《一战后中国对德索赔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青岛总商会开启对德索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青岛总商会的索赔行动。
2021-06-2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仿真(1)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妇女被排斥在政治生活和更广阔的就业领域之外,在家庭中处于从属、依附性地位,直到20世纪早期,英国社会仍将妻子等同于家的概念,妇女的社会属性几乎丧失殆尽。一战爆发后,妇女作为一个整体在战争中实现了广泛就业,就业人数从战前的493万上升到19187月的619万,战时妇女的工资水平也明显提高。随着战争中大量男子被招募入伍,妇女成了家中的顶梁柱,她们一度代替了男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妇女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摆脱出来,“身影频频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公共领域”,社会生活日益丰富。通过参与社会生活,自由支配个人事务,妇女的自我意识及婚姻自主权利大大增强,对自身的地位和价值有了重新认识。

——摘编自郭婷婷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妇女家庭地位的嬗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时期英国妇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对英国妇女家庭地位提高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凡尔赛和约》签订时,战胜国标榜是为了和平,为了不再发生战争。但事实上,它们更多的是为了复仇。法国为报普法战争之仇,要求德国支付巨额赔款,坚持国联是一个遏制德国的体制。甚至为逼德就范,不惜冒风险入侵鲁尔。

在以雅尔塔会议为核心的一系列会议上,人们再也听不到“绞死德国皇帝”的誓言了,“德国人还要吃饭”则成为新的口号。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英三国虽然讨论了战后德国可以被分制或肢解成几部分,但推迟了决定的时间。之后再也没有提到分割德国,只是实施了对德国分区占领的管理体制……雅尔塔会议通过的《关于被解放欧洲的宣言》声明“三国将共同协助所有欧洲被解放的国家之人民或欧洲前轴心的附庸国之人民",能够摧毁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最后遗迹,并通过建立他们自己选择的民主制度程序来实现。

战后50年来,国际形势变化万千,美国、苏联两个超级火国冷战对峙并几次达到战争边缘,但最终均没有打破雅尔塔体系的安排。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雅尔塔体系才和平地崩溃。

——摘编自曹胜强《20世纪国际秩序的历史研究——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对德国处置的态度并分析《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对德处置的目的,并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后诸条约的签订与国际秩序演变的关系。
10 . 作为当今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德国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德意志地区,由于诸侯林立,王权衰弱,德意志的教会一直在教皇的控制下。……新教的改革破坏了天主教大一统的局面,对罗马教皇和信仰天主教的皇帝家族形成了直接的威胁。1555年,查理皇帝认识到与新教和解才是符合现实的利益,签订奥格斯堡和约,规定德意志各邦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由于这个规定,各邦的国家权力和教会权力都集中到诸侯一人手中,从而大大加强了他们的实力。

——摘编自李艳军《论近代德国长期分裂的历史渊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新教的改革”首先在德意志开展的原因。奥格斯堡和约的规定反映了新教的哪一主张得到了认同。

材料二   1871年,德帝国建立,随之国家相继统一税制、统一货币、统一行业法规、统一度量衡制度。德国大资产阶级满足于这些措施给资本主义发展创造的良好条件,致力于技术革新和创造,以便发财致富。……德帝国把技术革命的重心引向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至19世纪末,这种强有力的工业扩张因素急剧增长。随着帝国军事装备的增强,普鲁士军国主义日益扩展成为德意志帝国的咄咄逼人的军国主义,成了德国上下影响广泛的巨大力量。这样带来了双重性的后果:经济繁荣,军力膨胀。因此,可以说科学技术一旦涂上军事色彩,即“科学穿上了军装”,对于世界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来临的信号。

——摘编自丁平《第二次技术革命在德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末德国“经济繁荣”的原因。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条件,说明“科学穿上了军装”,对于世界而言便是一场灾难来临的信号。

材料三   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出发点是通过市场达到利益的自然和谐。而在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家们看来,这一点是不能接受,因为社会上的每个人及团体之间都努力要求得到更多的自由或更多的社会保障,社会内部的冲突是具有现实性的。通过纯粹的市场分配所引起的社会问题,是自由的市场经济无法克服的。社会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是一种有序的竞争,是一种辅之以必要的国家干预的竞争。社会市场经济政策思想的基本要义正是处理好经济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的关系。

——李光玉《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研究》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与“古典的经济自由放任”模式相比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优点。结合所学,说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如何处理经济自由和政府管制之间关系的。
2021-05-1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