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成为“胜利者的蠢事”。正确的理解是(     
A.一战后国际关系矛盾尖锐B.殖民体系崩溃
C.协约国遭到了严重的削弱D.同盟国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所示内容为漫画《争吵与签约》,该漫画从根本上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A.列强之间的实力发生根本变化B.列强之间国家利益的争夺激烈
C.列强之间的妥协与合作交织在一起D.列强对当时国际关系比较满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这个体系的实质在于巩固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护它们之间的均势,反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镇压各国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该体系指
A.维也纳体系B.凡尔赛体系C.雅尔塔体系D.世界殖民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下图为1921年新西兰画家大卫•洛所作。画中的马代表德国,马车上的货物写着“无尽的赔偿”,马车前,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手持马鞭的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该漫画意在揭示凡尔赛体系(     
A.违背了英法两国意志B.对德国制裁过于严厉
C.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D.让德国承担了战争的全部罪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维也纳体系始于1815年维也纳会议的召开,终于1914年一战的爆发,期间维持了“百年和平”。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国主宰的欧洲领土体系,以补偿原则实现;二是欧洲“正统”王朝即封建王朝的政治统治体系,以正统主义原则实现。“19世纪的人们把他们所处的时代看成是一个骚乱动荡的时代;但是在国际事务方面,它却出奇地稳定,不但同20世纪的混乱相比是如此,就是同在它之前的若干世纪相比也是如此。”

——摘编自费艳红《从“均势”结构初探维也纳体系》

材料二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正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胜国为维护其既得利益而制定的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自然具有先天的缺陷。资本主义列强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及压迫的现状没有改变,列强与殖民地人民间的矛盾反而与日俱增。此后的分赃不均又加强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相互矛盾,这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充满了动荡和不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自身的弊端是其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十月革命使广大被压迫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各地区解放运动不断兴起,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不对等的发展等都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解体的原因。

——摘编自孙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相似之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解体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凡尔赛条约》和随后签订的各项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列宁曾说“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这表明凡尔赛体系(     
A.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B.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
C.内部矛盾重重势必崩溃D.确定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格局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初叶,法国政论家圣皮埃尔首次提出要在欧洲实现永恒的和平,除了建立一个欧洲“邦联政府”之外别无他途。19世纪,法国哲学家比舍主张应在基督教思想的指导下创建”欧洲联邦”;圣西门认为欧洲应该成为一个议会制的共同体,各国仍旧独立,但必须拼弃极端民族主义。

——郭华格徐天新《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人强调欧洲的共同根源:古希腊、罗马帝国和初期的基督教,他们还指出欧洲国家后来的历史上有许多相似点。考登霍夫一卡莱基创建了泛欧洲运动,参加者的人数可观。1930年,法国外长白里安建议成立欧洲联邦同盟,但由于相当多的政府犹豫不决,这个计划流产。

——据【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三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自1950年起,欧洲经济合作组织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取得飞跃发展,该组织于1960年成为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

——据【法】J.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指出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共同主题,并根据的理解重构这一主题的历史进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将按照1898年3月6日与中国所订条约,及关于山东省之其他文件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名义及特权,其中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

——据《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坚持了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的方略,在强调自身在远东国际均势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主动参与缔结国际条约体系,基本上达到了以国际法制衡列强在华势力、维护国家权益的与会目标。1922年2月4日,中、日正式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并被载入华盛顿会议记录,规定日本将胶州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日军撤出山东;日本同意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原来旨在把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第五号,并放弃了某些特惠权利。

——据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山东问题在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上的不同结局。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基本达到了“与会目标”的原因。
9 . 一战结束以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至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一系列国际条约,建立起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这些国际公约包括
A.《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B.《凡尔赛条约》《东京条约》
C.《巴黎和约》《华盛顿公约》
D.《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协约》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务卿休斯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可以把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通过没有政治利益考量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来解决国家间的纠纷,而重组国际关系的首要工作是发展一套调解国家间纠纷的机制。共和党领导人把国际关系视为利益之争,认为一战的根源在于欧洲大国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如果各国在一个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内可以分享原料和市场,实现繁荣,战争就可以避免。而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是把美国门户开放原则国际化,促进主要工业国在获取原料和开发欠发达地区等方面实现合作。但是,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家间的安全困境,可能导致一战那样的战争,而且大量资金用于军备而不是生产也会损害各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繁荣,从而削弱和平的基础。《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稳定与和平,欧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欧洲的经济复兴;二是欧洲的安全和稳定。没有欧洲经济的复兴,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无法解决,稳定与和平也就无从谈起;而安全问题不解决会带来欧洲局势不稳定,势必又会妨碍美国资本的流入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经济的长期萧条还会影响美欧之间贸易,拖累美国经济,并可能带来欧洲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布尔什维主义向中欧和西欧传播。

——摘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