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20年代,美国国务卿休斯认为,在国际关系中可以把法律问题与政治问题分开,通过没有政治利益考量的、公正无私的法官来解决国家间的纠纷,而重组国际关系的首要工作是发展一套调解国家间纠纷的机制。共和党领导人把国际关系视为利益之争,认为一战的根源在于欧洲大国对原料和市场的争夺,如果各国在一个有序的国际关系框架内可以分享原料和市场,实现繁荣,战争就可以避免。而实现经济繁荣的途径是把美国门户开放原则国际化,促进主要工业国在获取原料和开发欠发达地区等方面实现合作。但是,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家间的安全困境,可能导致一战那样的战争,而且大量资金用于军备而不是生产也会损害各国经济和世界贸易,增加各国的财政负担,不利于经济繁荣,从而削弱和平的基础。《凡尔赛条约》并没有给欧洲带来稳定与和平,欧洲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欧洲的经济复兴;二是欧洲的安全和稳定。没有欧洲经济的复兴,赔款和战债问题就无法解决,稳定与和平也就无从谈起;而安全问题不解决会带来欧洲局势不稳定,势必又会妨碍美国资本的流入和欧洲经济的复兴。欧洲经济的长期萧条还会影响美欧之间贸易,拖累美国经济,并可能带来欧洲各国严重的社会动荡,导致布尔什维主义向中欧和西欧传播。

——摘编自王立新《超越凡尔赛:美国共和党政府的国际秩序思想及其对欧洲稳定与安全的追求(1921—192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后美国关于国际秩序的主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国际旧秩序的崩溃,促使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末期提出了威尔逊主义。威尔逊主义集中体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后期对美国新的“国家身份)“国际角色”和“国际秩序”的追求,但威尔逊主义充满悖论。威尔逊试图通过“民族自决原则”来解决列强与殖民地的矛盾冲突问题,同时又不得不依靠英、法、日、意等列强的支持来实现他的国际联盟计划。由此导致威尔逊主义与列强的利益形成冲突与合作的矛盾关系。这种矛盾关系表现在山东问题的处置上,就是威尔逊无法在民族自决的道德原则与列强奉行的强权政治原则之间求得平衡。为了实现国际联盟,威尔逊必须在“道德”与“政治”之间作出艰难的抉择。结果,威尔逊的内心世界陷入分裂状态,并造成极度痛苦的自我认同危机。在山东问题的处置上,威尔逊为了国联计划的实现而放弃对中国的道义承诺,这对威尔逊而言是一个“受难时刻”的抉择。

——摘编自马建标《“受难时刻”:巴黎和会山东问题的裁决与威尔逊的认同危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主义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威尔逊主义。
3 . “一战”后初期,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争霸斗争中矛盾最突出的国家是
A.美日B.英日C.美英D.英法
2020-07-07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5月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在美国倡议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提出了指导东亚行为的新原则,这些新原则包括:第一,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第二,尊重中国主权与独立及领土行政之完整,不再谋求新的在华特权和势力范围,使中国获得发展机会和必要的援助;第三,开放原则的国际化和制度化。经过两个多月,三十多轮的艰难谈判,中国利用较为有利的国际形势及列强之间的矛盾,在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下,迫使日本在山东问题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中日双方终于在1922年1月31日达成协议。2月4日,中日双方正式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至此,华盛顿会议围绕中国主权问题争执的“边缘”谈判宣告结束。

——《世界近现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大家总希望和平以后万事复原,还有一种所谓永远和平的理想。如今战事停了,兵是撤了,和约是签了。元气恢复,却是遥遥无期。永远的和平,更没有一个人能够保险。试就国际上情形而论,各民族情感上的仇恨,愈结愈深。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评价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亚洲情况分别举出战后各民族情感上的仇恨加深的表现,并分析这种矛盾加深带来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 你占的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儿吧。

材料二 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 1921 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一一列宁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前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第五句话很可能发生在哪几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这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
(2)材料二中的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
(3)材料三中列宁指的两个大国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
2020-01-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战胜国对战败国再次处置和掠夺
B.进一步协调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
C.平衡了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2018-07-26更新 | 417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表现在
①取得与英国相同的制海权
②抑制了日本势力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③使美国又回复到支配中国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18-06-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分别是:
A.对德和约和对日和约
B.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和中国问题
C.对苏联进行武装干涉和对日和约
D.对德和约和中国问题
2018-06-0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得胜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省,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受了削弱。在远东,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承认了太平洋和远东地区的领土现状,并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所遗留的难题,现在都可以通过国际联盟来解决,尽管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仍定期地在日内瓦举行会议。

——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出兵山东。1917年1月,日本外相召见英国驻日大使时,提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请求,英国复函同意。1919年6月,巴黎和会满足了日本这一要求。

——《山东问题的由来及解决》(1914~1922年)

材料二在1921年11月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英国为了自身利益不再支持日本。《四国条约》签订后,在美英斡旋下,1922年2月中日两国签署《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约》,规定胶州湾租借地由中国收回,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

——《20世纪世界外交资料汇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山东问题的由来。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日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