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为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的主要条约及内容(部分)。据此可知,华盛顿会议
条约名称条约内容(部分)
《四国条约》1.缔约国“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3……根据第4条,从条约生效之日起,英日同盟即宣布解散
《限制海军军备力量条约》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肯定了美国提出的在中国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并赋予了它以国际协定的性质
A.确立了美国的世界勅主地位B.构筑了亚太地区新秩序
C.强化了欧洲国家的海洋权益D.满足了中国的利益诉求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巴黎,顾维钧做了一番英勇的努力,想把协议改得有利于中方,但是没能成功。北京政府拿不定主意,所以没有发出指令。巴黎的中国留学生也包围了鲁特西亚酒店,不让任何代表出来。中国最后在19199月与德国议和。从其他方面来看,日本还要为山东问题上的胜利付出更大代价。此外,日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也受到了损害。英国开始认真考虑英日海军同盟的未来。日本是“黄种人中的普鲁士”这一提法在西方人的心里扎下了根。日本政府以前从来遭受过这么强烈的反对。它开始考虑应该遵守自己在巴黎做出的承诺,把山东租界还给中国。

最后,在华盛顿的海军裁军大会上,在英美担任调停的情况下,中国同意了一份解决方案。按照该方案,中国收回了山东的全部主权。1922年时,日本在华盛顿还与其他国家签署了一份条约,保证中国主权与领土独立。1937年,日本入侵中国大陆,山东连同从北到南的所有沿海省份都落入了日本的控制之中,这份保证变成了一张废纸。

——摘编自【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等著《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山东问题的由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收回山东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中国仍被定位为列强的角逐场所但此时的中国外交已开始告别传统的“羁縻相安”、“以夷制夷”方略,转而谋求以国际法制衡列强的侵略。巴黎和会期间,中国就山东问题据理力争,将“以夷制夷”为基础的既定方略转变为诉诸国际法进行抗争中国的外交方略,从“赖美为助”、“倚仗各国”主持公道,转向依据国际法独自抗争维权,其结局“不仅是一起国际性事件,而且成为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先例”。华盛顿会议期间,中国又通过主动参与国际条约体系、运用国际法准则制街列强的方略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利益。华盛顿会议并未从根本上废除列强在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也没有获得真正平等的国际地位,但自鸦片战争失败以来,中国第一次据理争回了部分权益,“无论从技术观点看,还是从国家威望看,我们从日方获得的已达最大限度”,表明中国参与国际均势的外交方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奏效的。

——摘编自金卫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外交方略的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一战后作为战胜国仍然遭到侵略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中国使“外交方略转变是奏效”所作的努力。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中国人来说,1922年到1925年长达三年多的时间里,标榜给中国带来福音的华盛顿方案实际带来的根本不是稳定与和平,而是内乱和衰败。华盛顿体系在其建立伊始就遭到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反对。美国等列强否认中国的贫弱和动乱是西方侵略的结果,但中国民族主义者鲜明地提出中国苦难的根源即在于外来势力的压迫,所谓的以国际合作代替国际竞争不过是"各帝国主义互竞的侵略,变为协同的侵略","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只是一场骗局。拒绝美国提出的渐进改革的自由主义道路,提出对不平等条约必须采取"革命性的"手段,进行"根本的解决"。中国民族主义者从华盛顿会议得出的一个重要"觉悟"是"现在世界任何国家,无容许弱小民族及国家申述不平之余地,中国国民欲希望解除种种束缚,惟有杀出一条血路,死中求生";而对于国内政治,也必须进行"根本的改造"。所谓"根本改造"就是打倒军阀,所谓"死中求生"就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打倒帝国主义。与美国的初衷相反,华盛顿方案不仅没有使中国走上美国为它设计的道路,相反,在列宁理论和苏俄革命模式传入后"成为中国抛弃西方列强",转向国民革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摘编自王立新《华盛顿体系与中国国民革命∶二十年代中美关系新探》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民族主义者对华盛顿方案的看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方案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各项条约,对20世纪20年代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①英国丧失了海上绝对优势   ②利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进一步扩张
③中国收回了山东的主权   ④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06-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师范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材料   一战爆发前,日本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是独霸和排他性的,而美国则坚持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不承认日本所谓的特殊利益和特殊地位。一战爆发后,日本趁列强忙于欧战的机会,攫取了德国的在华权益,并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美国对日本疯狂的在华扩张行为早已不能容忍。一战结束后,美国势力重返东亚。1922 年,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在以美国为首的列强联合进攻面前,日本开始实行与列强保持一致的所谓“协调外交”。30年代经济危机的爆发,改变了日美经济关系赖以生存的国际环境。此时的日本将魔爪伸向中国,随着日本军事行动的步步升级,不可调和的日美矛盾最终引发太平洋战争。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日美安保条约》等,把日本牢牢地拴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摘编自武寅《两次世界大战与日美关系》


(1)根据材料,概括日美关系的演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关系的演变对中国的影响。
7 . 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是
①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③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④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战胜国对战败国再次处置和掠夺
B.进一步协调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关系
C.平衡了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
D.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2018-07-26更新 | 416次组卷 | 1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他的“十四点”计划中,就提到了军备控制——国家之间团结起来共同限制他们的军备。但是这项政策在巴黎和会上很难得到采纳。英国反对这项提案,美国自身并不想裁减自己的海军。巴黎和会之后,英国比美国更不情愿商讨裁军问题。但是劳合·乔治遭到了国会大量工党反战议员的反对。同时,国内民众厌战情绪高涨,要求裁军的声音此起彼伏。劳合·乔治只得放弃自己原来的意愿。在所有兵种中,海军是最为花费一个国家国力的兵种。对裁军持消极态度的美国民主党总统威尔逊在1920年的大选中失利。

1921年,新总统哈定采纳了参议员威廉·波拉提出的让美国政府主持裁军会议的建议。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各国政要在海军顾问的协同下展开了对海军军备控制的讨论。各国都同意将吨位作为海军军备的单位,并确定了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并重新明确了各国之间在远东地区的势力分配。作为世界现代史上第一个裁军协定,它的签订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周种《英国与1930年伦敦海军会议》


(1)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两国对军备控制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海军军备控制协议达成的影响。
10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A.帝国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D.法西斯专政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