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会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读以下漫画(如图),漫画反映了(     
   
A.华盛顿会议的结果B.甲午战争直接影响
C.“门户开放”政策D.八国联军侵华形势
2023-08-08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考历史试题(7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8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正式发出会议邀请。邀请书的第—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在奠定全球经济生产和贸易迅速增长的基础方面,美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美国政府为国际贸易和贷款机构提供资金,世界经济从战争破坏中恢复。美国经济的巨大财富,使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它是欧洲和亚洲各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二战后不久,美元成为主要国际货币,它有着稳定的固定价值。直到1971年,美国政府一直保证每盎司黄金兑换30美元的币值,以黄金为基准维持着美元价值的稳定。

——选自丹尼尔·R.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此次会议就裁减军备问题达成的协议。结合《九国公约》分析会议在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上是否达到了美国宣称的尊重友谊、去除争端?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美国在促进世界“贸易迅速增长”方面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如何认识美国所扮演的角色?
2022-0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条约有如下条款:“(3)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4)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该条约的签订在国际关系上产生的影响是
A.限制了日本海军的扩张B.迫使日本归还山东主权
C.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D.导致英日同盟宣告失效
2021-12-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关于一百年前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毛泽东发出了“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精辟评论,下列条约最能支撑毛泽东同志观点的是
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五国条约》D.《九国公约》
2021-05-18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选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某条约规定:“各缔约国保证不取得、不建造和不定造在主力舰和航空母舰以外、标准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斗舰。”对该条约评述正确的是
①条约使日本第一次处于同欧美列强平等的地位
②条约对巡洋舰、潜水艇等舰只的规模和数量未做任何限制
③条约既反映了世界霸权的争夺,也体现了地缘政治中相互制衡的诉求
④条约暂缓了列强在海军军备竞赛上的争夺,但在妥协的背后孕育着新的冲突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一战前后,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一直存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7年到1907年,德国通过了两次海军扩大法案,疯狂扩张海军,这激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多次向德国提议,通过谈判限制军备。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限制军备的谈判)志在通过外交抹煞伟大的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认为是“遇制德国向世界进军的策略”。事实上,德国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德国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生死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德国的手段。

——据王陶陶《百年一战一致命的大国误判》整理

材料二   1919年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巴黎和会上,美国提出航海自由、公开外交、民族自决以及建立国际联盟等主张。……但这些主张遭到了英国的坚决抵制。巴黎和会使英法获益甚多,而美国几乎一无所获。所以,美国国会最终否决了《凡尔赛和约》。

——梁军《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通过一系列条约,在承认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基础上,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条约中的一些条款,从而建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的新的国际关系结构。

——整理自吴于廑《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简析英国提议谈判限制军备的原因,概述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实施“向世界进军”的史实及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英国坚决抵制美国主张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的“一系列条约”承认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占有相对优势的表现。综合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2021-05-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代表无可奈何地对英国代表说:“不管怎样,你们毕竟给同盟安排了一场盛大的葬礼。”与这场“盛大的葬礼”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B.《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
C.《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D.《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是1922年《五国条约》规定的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这一规定的达成意味着
主力舰52.552.531.517.517.5
航空母舰13.513.58.166

A.英国继续维持其海上霸主的地位B.列强在限制海军军备上暂时妥协
C.日本全面丧失在亚太地区的优势D.美国成为这一协定的最大受益国
2021-04-15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共美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1年采取的新经济政策一直实行到1927年。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基本问题是要恢复城乡之间的贸易……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城市商业阶级和农村大农场主或富农的产生。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战争和革命带来的严重破坏得到恢复。但实际上经济并没有真正的进展。

——摘引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巴黎和会仅仅暂时解决了欧洲列强战后的和平问题,却没有解决日、美、英等列强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192111月,华盛顿会议正式举行,会后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华盛顿体系。美国作为该体系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遏制日本方面取得了成功。

——摘引自金卫星《中美关系史纲(1784~2010)》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经济政策”作简要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是如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遏制日本的,并指出打破这个体系的事件。
2021-03-05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百校2021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21年的中国和世界都不平静,所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对历史发展进程有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而日本利用一次大战的天赐良机,扩充了它在这一地区的实力,对美英构成威胁。限制日本扩张,成为美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美、英、日三国也希望限制海军军备竞赛。……面对这些问题,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

——摘编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人民教育出版社)

条约规定:“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缔约国之间发生有关太平洋某一问题的争端”,应召开缔约国会议解决.缔约国在太平洋区域的权利遭受任何国家威胁时,缔约国应协商采取有效措施。

还规定:“1911年7月13日英国和日本在伦敦烯结的协定应予终止。”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19211215日,根据中典湖南支部和毛泽东的指示,黄爱、庞人铨以湖南劳工会的名义,在长沙召开了各界群众1万多人参加的反对华盛顿会议的集会和游行示威,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提出了严重抗议。

——摘编自唐春元(死得其所:毛泽东妙释生死价值观)(《党史博览》)

材料三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从这里生产的。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

——摘编自《列宁选集)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的主要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条约的具体名称,并阐释该条约给美、日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毛泽东的政治身份及其工作职能。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对中国山东问题的处理结果,并予以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苏俄1921年所形成的“政治形势”的直接因素,简述列宁解决“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及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