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在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时,有人指出:“这两次战争(一战和二战)之间还有更加深刻的联系。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地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该观点认为(     
A.德国不应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负主要责任
B.《凡尔赛和约》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C.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D.德国为完成国家统一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2 . 《德国通史》写道,德国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这种挫折逆反成为一种民族复仇主义。而纳粹分子又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不仅要求改得本民族“原有地位”,还要把“生存空间”作“无限的扩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条件是
A.自由主义思潮的膨胀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D.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
3 . 慕尼黑会议后,首相张伯伦宣称为欧洲“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此时英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是
A.门户开放政策B.绥靖政策C.集体安全政策D.遏制政策

4 . 材料一   1889年英国政府通过《海军防御法案》,正式确立海军“两强标准”,即英国海军不弱于其他两个最强海军国家的海军加起来的规模。事实上,在此前的两百年间,这一标准已成为英国海军的战略传统。

材料二1919年8月15日,英国内阁通过了“十年规则”作为国家战略的指导性原则,即设想未来十年内不会有大规模战争,无需为此组建欧陆远征军。在当时的一些人看来,这意味着英国将会放弃传统的海上霸权。1920年3月17日,海军大臣沃尔特・朗代表内阁在议会下院正式宣布:“我们的海军在力量上不应弱于其他任何‘一国’的海军。”英国就此正式放弃了传统的海军“两强标准”而实行“一强标准”。

……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召开,英、美、日、法、意签订《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确定了主力舰5∶5∶3∶1.75∶1.75的吨位比例。这是英国在国际场合正式确认放弃传统的海军“两强标准”的会议。

……

随着20世纪30年代初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逐渐形成,1935年11月21日,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简称DRC)出台了第三份报告,建议从长远考虑,海军应恢复实施“两强标准”,这实际是扩大了的“一强标准”,并未达到“两强标准”,因此被称为“DRC标准”。

1937年4月29日,时任海军大臣塞缪尔・霍尔正式就新“两强标准”向内阁提交了一份全面细致的分析报告。但是直到1939年,英国海军离“DRC标准”尚有距离,新“两强标准”更是因战争而最终不了了之。

——据耿志《两次大战之间英国海军重拾“两强标准”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战界大战前后英国海军政策的不同及其原因。
(2)三十年代,英国海军谋求重建“两强标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重建“两强标准”的失败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问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
A.1929年大危机的影响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
D.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七七”事变后,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特别是进攻上海、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直接损害和严重威胁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在华的经济利益和地位。面对日本的严重挑战,美国有一部分人主张对日本采取强硬态度,进行反击;另一部分人,由于同日本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并受孤立主义影响,竭力反对制裁日本。虽然英日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不断加深,但因受日益紧张的欧洲局势的牵制,英国在远东的实力和地位不断下降,在处理对日关系中,不得不更多地仰仗美国。英国首相张伯伦宣布,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英国绝不对日本进行制裁,法国则因国内政局动荡,又忙于西班牙内战,无力顾及远东,因此它的对华政策是跟随英美。在上述背景之下,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继续采取利己主义的两面手法。

——摘编自张怀德《国家关系史•第五卷》

(1)依据材料,指出美、英、法三国的对日政策及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方对日政策的影响。

7 . 有人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年)称为“焦虑的时代”。不确定性、创伤、悲观等情绪充斥着科学领域、政治领域及当时的各个方面。下列论据属于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有(   
①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法西斯势力猖獗
③创立狭义相对论
④荒诞派戏剧诞生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