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5 道试题
1 . 在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时,有人指出:“这两次战争(一战和二战)之间还有更加深刻的联系。在第二次战争中,德国明确地为推倒第一次战争的裁决而战,为摧毁随它而来的清算安排而战。”该观点认为(     
A.德国不应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负主要责任
B.《凡尔赛和约》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C.英法采取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D.德国为完成国家统一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2 . 1936年,法国和英国互换照会,缔结了“不干涉协定”;截至当年9月初,有27国加入该协定,包括德国、意大利等。同年9月9日,监督协定执行的“不干涉委员会”在伦敦成立。这一协定(       
A.促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是对法西斯侵略的姑息纵容
C.表明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D.意在弱化国际联盟的影响力
3 . 1939年9月,毛泽东认为当时的国际形势是“德意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由此可以判断(     
A.当时中国尚未加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B.当时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严重有误
C.毛泽东认识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D.毛泽东的观点着眼于二战初期绥靖政策的延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3~1935年,苏联同美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是继1924年以后同资本主义国家建交的新高潮。1935年5月,苏联还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互助条约,规定“遇有危险时应彼此磋商……相互援助”。苏联采取这些举措旨在(       
A.促使英法改变绥靖政策B.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C.加快国内的工业化建设D.防范法西斯维护国家安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法西斯势力猖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出现的时代现象,其理论基础是“种族论”“国家至上论”“领袖权威论”等;其目的在于打着“灭绝低级人种”旗号与人类为敌和打着“夺取生存空间”旗号称霸世界。该现象
①以极端民族主义为基本特征
②始终是爱好自由与和平人民的敌人
③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发展迅速
④体现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 . 《德国通史》写道,德国法西斯产生于民族感情受到挫折的土壤上,这种挫折逆反成为一种民族复仇主义。而纳粹分子又认为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因此,不仅要求改得本民族“原有地位”,还要把“生存空间”作“无限的扩大”。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德国法西斯上台的条件是
A.自由主义思潮的膨胀B.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D.极端民族主义的滋长
7 . 毛泽东主席说:“以妥协求和平,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和平存。”纵观历史,面对威胁人类的邪恶势力,必须同仇敌忾,若一味地忍让,换来的只是短暂的和平,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下列事件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珍珠港事件B.慕尼黑会议的召开
C.德国闪击苏联D.德国闪击波兰
8 . 下图是英国人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谁害怕大坏熊?》。漫画中的法兰西女士在抚摸、讨好代表苏联的大熊:“它是只好好熊——乖乖熊——善良熊!我们必须给它一个我们的日内瓦小圆面包!”树背后的人物是希特勒。对该漫画的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绥靖政策威胁了欧洲和平B.法西斯势力是欧洲安全的潜在威胁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建构成功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纵容法西斯
9 . 丘吉尔在他的《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这句话的意思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没有必然性
B.二战的发生绥靖政策有重大责任
C.小国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法西斯
2022-01-10更新 | 868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一〇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慕尼黑会议后,首相张伯伦宣称为欧洲“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此时英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是
A.门户开放政策B.绥靖政策C.集体安全政策D.遏制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