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中国积极推动苏联与英、法之间订立集体安全条约的谈判。国民政府认为,苏联与英、法结盟将使欧洲安定,使英、法、苏有余力关注远东问题。1939年4月,中方约见苏联驻华代办,希望在英、法、苏讨论欧洲集体保障时,请苏联同时提出“共同制止远东侵者”的议题。国民政府对苏联与英法间的谈判有着比较乐观的判断,然而事态并没有向国民政府期望的方向发展。苏联在与英法谋求集体安全的保障一时难以达成协议,担心英法“祸水东引”,转而与德国妥协,于8月2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此举不仅令西方国家大为震惊,也使中国政府深感意外和紧张。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积极推动订立欧洲集体安全条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推动订立欧洲集体安全条约失败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针对以英国、法国为主导的国际联盟采取绥靖政策,力图将祸水引向苏联,193611月,德日签署了《反共产国际协定》,一年后,意大利也加入。主要内容有:缔约国相约互通关于共产国际活动的情报,并紧密合作,协商和采取必要的防止措施;对“受共产国际威胁的第三国”采取防止措施,或共同邀请其加入本协定;设置常设委员会,协议反共事宜。秘密附件规定:当缔约国一方遭到苏联进攻或进攻威胁时,另一方不得采取任何有利于苏联的行动并立即商讨“保护共同利益”的措施;未经双方同意,不得与苏联缔结违背本协定精神的任何政治条约。该协定的签订是德、日、意法西斯为扩大对外侵略相互借重力量的产物,标志着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初步形成。

——据《反共产国际协定》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的影响。
2021-08-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高考前模拟(一)文综历史试题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4年6月法国共产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当前任务是团结一切民主力量,保卫人民民主权利,争取建立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1935年7月14日,法国举行了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等六十九个党派、团体参加的“和平和自由大会”,宣布成立人民阵线全国委员会。1936年1月,公布了《人民阵线纲领》,纲领要求解散法西斯组织,保障工会权利和人民受教育与信仰自由,反对失业,保卫世界和平等。4月,人民阵线在国民议会选举中取得胜利,组建了以莱昂勃鲁姆为首的人民阵线政府。勃鲁姆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将《人民阵线纲领》宣布的政策措施以法令形式确定下来。1938年10月,达拉第政府公然同人民阵线决裂,迫害共产党人,镇压罢工运动,人民阵线终遭破坏。虽然如此,人民阵线推行的措施许多都具有历史意义,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所采用并沿用至今。

——摘编自陶樾《论法国人民阵线的形成及政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人民阵线纲领》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人民阵线运动的历史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特勒宣布毁约扩军后,准备重新武装莱茵区,以消除对外扩张的后顾之忧。1936227日,法国众议院批准《法苏互助条约》。希特勒抓住机会,于37日采取行动,下令德军3万余人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英国自20年代以来一直推行“扶德抑法”的均势外交,此时仍延续这一政策。1933316日,首相麦克唐纳在裁军会议上提出一项被称为“麦克唐纳方案”的裁军公约草案,要求法、波、意三国各自把陆军从现有水平裁减到20万,允许德国陆军在5年内从10万扩充到20万。法国勉强接受该方案的原则。19331014日,德国政府致电裁军会议主席,决定退出裁军会议。1019日,德国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19351月,萨尔区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举行公民投票,结果归属德国。同年3月,希特勒大受鼓舞,决定趁机迈出毁约扩军的第二步。航空部长宣布德国已经重建空军。316日德国颁布《国防法),宣布国防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平时期拥有12个军36个师,共约50万人。此举使得德国扩军备战公开化和合法化。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德国扩军备战呈现出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后德国敢于破坏凡尔赛体系的原因。
2022-04-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都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德、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还有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替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集团相信了这一点……

——《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英法纵容法西斯的原因有哪些?
(2)绥靖政策的影响如何?依据材料,谈谈你对绥靖政策的认识。
2021-07-2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人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忘记的沉痛记忆。和平主义迅速蔓延并汇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和平主义者相信自己的理想主义是抵消法西斯主义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整个(20世纪)30年代,英法两国始终处于经济危机与萧条的泥沼之中。十月革命的发生,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统天下开始被打破。英法决策者认为法西斯能够在本国阻止革命发生,在国际上成为遇制共产主义的屏障。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官员的大多数充满失败主义情绪,他们认为没有力量同时对付德,意、日三个敌人;法国人也一直觉得,德国作为自己的宿敌,在人口与经济潜力上大大超过了自己。同时,英法并不希望英国的影响深入欧洲,在东方,英法又害怕日本的强硬而企图把美国顶到最前面去。但美国受国内孤立主义的影响,并不肯把责任都承揽过来。

——据张继平、胡德坤等编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绥精政策"的后果。
2021-04-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3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而纳粹德国的崛起更是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国防安全。故此,西方、德国与苏联三方之间的博弈与斗争便开始了。

1939年3月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后继而把目标对准波兰,国际局势骤然紧张起来。为维护自身安全,英国的“反绥靖派”强烈要求政府与苏联携手,双方经过相互试探并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马拉松谈判,却没有会谈成功,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的》。

——摘编自百度百科及孙旗红《苏联与绥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9年英苏谈判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9年英苏谈判的实质及谈判失败的影响。
2020-07-03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材料   捷克斯洛伐克位于欧洲中心,工业发达、资源丰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了侵吞捷克,希特勒在1938年先后制造了五月危机和九月危机。面对严峻局势,英法两国政府一致决定要求捷克政府接受希特勒的领土要求。捷政府既不愿意依靠广大的爱国群众,又把接受苏联的援助看成一种“极端自杀的手段”,最终选择了屈服。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在德国暮尼黑举行会议。30日,四国签署了《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上述地区的军事设施、厂矿企业、运输工具等必须无偿地交给德国;在日耳曼人是否占居民多数尚不能确定的地区,由四国代表组成的国际机构占领,再通过公民投票以确定其归属,并划定最后边界。协定使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将近五分之一的领土,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和二分之一的重工业实力。《慕尼黑协定)改变了欧洲的战略形势,大大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它们发动世界战争的步伐。《慕尼黑协定》远远没有满足希特勒的贪欲。协定签订之后不久,希特勒就制订了一项绝密计划,决定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3月15日,德国.军队侵入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并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慕尼黑协定》能够签署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慕尼黑协定》的影响。
2020-03-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五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朝野孤立主义盛行,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不干涉的态度,而在亚太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军事上以日本为假想敌。随着希特勒上台,经过慕尼黑会议,美国认识到德国已经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平衡;法国沦陷让美国不得不再次发挥“离岸平衡手”的角色,调整“太平洋弟一”为“大西洋第一”的战略,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英国和苏联支持赞赏这一战略方针,而中国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反对“德国优先”,希望美国“先打日本”;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全局的高度考虑,则认可美国的这一战略“先欧后亚”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决策,是引领美国加入和实施战争的战时战略,也是带领美国走出西半球,问鼎世界霸权的大战略。它不仅抓住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枢纽,而且凝聚了主要盟国的战争意志,更为重要的是,它使美国顺利接手了英国世界霸主的接力棒。

——摘编自任珊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先欧后亚”战略评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施“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先欧后亚”战略的影响。
10 . 阅读下列材料;

H米歇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出,“对于日本真正战败的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意见不一。负责进行(一般性空中)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负责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但是有两个不变的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有美国的15%,……但是美国——这是第二个决定的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中关于战胜日本“决定性因素”的观点。(要求: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2)如果站在“美国决定论——美国对战胜德意日法西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立场,你将用哪几个方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
(3)请结合史实从几个角度证明“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