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苏联军队入侵波兰时波兰政府要求英国政府按照英波互助条约对波兰提供援助对此英国政府的反应是英波互助条约并不适用于苏联侵略波兰的情况……1939918英国内阁决定与苏联接触用英国的机器换回英国急需的木材。10 11日,英苏签订了关于木材和橡胶等物资交换的协定恢复了双边贸易关系。此后,双方还计划就发展两国贸易关系继续谈判。对英国来说,加强英苏贸易关系除了经济上的利益之外还可以以此作为改善英苏关系的切入点,从而为加强英苏政治联系、防止苏德进一步合作奠定基础。

——摘编自檀跃宇《二战初期英国张伯伦政府对苏联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苏联政策的转变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苏联政策转变的影响。

2 . 材料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5日,英国宣布用武力实行海陆封锁,切断外国对德国的物资供应,争取积聚和扩大力量的机会,达到与德国力量平衡甚至超过德国的目的。直到1939年12月,英国远征军只有四个师抵达法、比边界,建立了立足点。1940年3月仅派六个师增援,而且英法盟军领导内部存在着矛盾。直至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之前,在长达八个月的时间里,整个西线盟军在欧洲大陆上未与德军交战,出现了所谓“西线无战事”的局面。

——摘编自张继平《“奇怪战争”不奇怪——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西线无战事”说质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初期“西线无战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西线无战事”的影响。
2020-06-19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联盟体2020届高三第四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材料   希特勒在西线发动攻击的第二个目标是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国军队在长达800多公里的西部战线上发动规模庞大的闪电式的进攻,卢森堡当天就被全部占领,荷兰抵抗了5天,于5月15日向德国军队投降,比利时坚持到5月28日,最后放下武器。德国军队的主力很快从卢森堡和比利时南端挺进,越过阿登山脉,从北面迂回法国重兵把守的马奇诺防线,占领色当,沿着法国北部平原直扑英吉利海峡。5月20日坦克部队到达英吉利海峡,将盟军切分成相互孤立的两块。5月24日德国主力进攻被围困在敦刻尔克的英法盟军,英国军方下达渡海撤军的命令,大约34万盟军安全撤退,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撤退。

——摘编自杨泽伟《20世纪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刻尔克撤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敦刻尔克撤退的意义。

4 . 材料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政府多次召集议员、财界、舆论界的会议,要求其与政府合作。《朝日新闻》《日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大报,都开辟国民“国防捐款”专栏,每天更新捐款人姓名、捐款数额等信息,并配以煽动性语言,以增强示范效果。1937年8月,日本内阁通过《国民精神总动员计划实施纲要》,要求国民“增强举国一致,尽忠报国的精神”。9月11日,在东京召的国民精神总动员大会,要求国民做到尽忠报国,坚忍持久,支持战争。10月成立了米官半民性质的国民精神总动员联盟,在全国各地成立相应的组织,各级行政长官兼任会长。1938年4月,日本政府颁布《国民总动员法》,以立法的形式将国民卷入战争体制。

—摘编自史桂芳《日本国内战争狂热的形成及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全面侵华初期战争动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初期战争动员的影响。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刚刚揭开,局部战争渐次显露时,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始终占有绝对的优势,但是分成英法、美国、苏联和世界各国人民几股力量,没有形成拳头。德、意、日法西斯虽处劣势,但流瀣一气,狼狈为奸。他们以有限战争方式,实行各个击破,以取得有限目标,先后在东非、东亚和中欧燃起了战火。

——黄安年《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 (签字国政府)深信完全战胜它们的敌国对于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对于保全其本国和其他各国的人权和正义非常重要,同时,它们现在正对力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的力量从事共同的斗争,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联合国家宣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占有绝对优势的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未能遏制法西斯侵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联合国家宣言》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评述《联合国家宣言》。
2020-04-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中人教版统编历史新教材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七事变爆发后,英国便邀请美国共同“斡旋”,替日本转达所谓的“和平条件”,即要蒋介石政府投降。1937年9月12日,中国就日本全面侵华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诉,要求世界各国制裁日本。然而,当时把持国联的英国对此百般拖延和阻挠,敷衍了事,企图把中国的申诉推出国联之外。1939年4月,英国驻华大使往返于日本和蒋介石政府之间,积极策动“中日议和”。与此同时,日本则在中国的沦陷区内进行反英活动,并寻找借口封锁了天津的英国租界。日方声称,若“英国不同日本全面合作”,日本将不解除对英租界的封锁。在日本的强大压力下,英国决定向日本让步。1939年7月2日,英国政府发表声明,表示“承认中国的现状和在华日军的特殊需要”。7月17日,英国政府又同意关闭滇缅公路3个月,切断了所有通过香港援华物资的运输。据日本官方统计,仅1937年上半年,日本就从美国进口钢铁130万吨;七七事变后的一年内,美国运往日本的军事战略物资竟占日本全部消耗的92%。英国不仅供给日本大批军用器材,还租船帮助日本进行军事运输。

——摘编自《抗日战争史》

材料二   1943年10月,美、英、苏3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会议准备就成立战后国际组织问题发表一个《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除美、英、苏3国外,还应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但英国方面对此持冷淡态度,苏联方面则认为,中国外长没有参加会议,不能将中国作为宣言的签字国。赫尔强调:“如果将在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国排除在外,则对联合国家的统一将产生极为有害的心理效应”;而且“我国政府认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由美、英、苏三国将中国摒弃,那就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两个方面,都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最后,英国和苏联方面同意。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正式签署了4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第一次正式宣告4大国一致赞成战后成立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傅秉常日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七七事变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英美对日政策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并简析《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签订的影响。

7 . 材料   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也是日本海军由盛而衰、由主动转为被动的转折点。此次作战,日本海军主力几乎倾巢而出,但是实际进行较量的只有机动部队的4艘航母及其舰载飞机,而其他水面舰艇部队均成为旁观者,以主队自居的战列舰部队甚至一炮未发,就在美军航空兵面前仓皇败退。而开战前,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掌握了日军联合舰队的所有计划细节,并做出针对性的部署。战败投降后,日本海军高层人士承认:中途岛一战,损失了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和大部分最有经验的飞行员,“此后,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实力再也没能恢复到原来的水准”。事实上,中途岛海战刚一结束,日本海军就开始反省,此后几十年里,各国海军也在不断总结其中的教训

——摘编自(美)戈登·普兰奇:《中途岛奇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海战日本失败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海战的影响?
2020-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材料   九一八事变时期,英国政府在分析日本动向时认为,日本军方不可能控制政府,日本最终会清除好战的将军们,转向自由派官员,从而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当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继而染指华北时,张伯伦竟安抚日本,“我们不想作任何有损于你们对华贸易的事。”英国总参谋长米勒指出:“日本对满洲,控制的扩大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种结果——苏维埃影响的扩大对英帝国的危害要小。”英国艾什尔爵士在上院公开表示,英国必须使日本的扩张不是向南而是向北。美国军事参谋部一直认为日苏之间的冲突大于日美之间的冲突,寄希望日本“北进”,这种“错觉”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延续到珍珠港事件前夕。七七事变期间,苏联曾呼吁西方国家一道制裁日本,亦遭到英美的冷遇。日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步一步实施侵略步骤。直到1938年日本攻占海南岛时,英美都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抗战的地位问题。

——据赵东喜《试论英美决策失误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远东集体安全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初期英美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
2020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材料   我们在1941年就宣布给予叙利亚独立。只是由于我们仍是托管国.还有防务和维护秩序的责任。敌人的蹂躏及其后果,使精疲力竭的法国丧失了昔日的力量。而英国依靠封锁、海上霸权和对运榆的垄断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完全控制了东方国家的贸易。早在雅尔塔的交易中,丘吉尔就从罗斯福和斯大林那里得到在大马士革为所欲为的自由。1945年5月28日。我们在大马士革的所有部队驻地都受到了暴动群众和由叙利亚宪兵组成的部队的攻击,他们配备有英国制的冲锋枪,机枪和手榴弹。我在6月2日公开提出,叙利亚问题必项全部提到法、英.美.苏、中五”大国”会议上解决。我们的提议无疑地遭到了英美两国的断然拒绝。至于将来。我毫不怀疑,我们的老”盟友”在地中海东岸国家所支持的骚动,将在整个近东发展成反对这些笨拙的魔术家的浪潮。

一摘编自【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


(1)根据材料分析1945年叙利亚危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叙利亚问题形成悬案的影响。
2020-01-18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1月第01期(考点15-21)

10 . 材料   在德国发动侵苏战争后,日本于1941年6月24日制定《关于促进南方施策的方案》,在吞下大半个中国之后,又派兵“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英、美等帝国主义当然不能容忍这种被全部逐出亚太地区状况的出现,为此,英美立即废除了一系列与日通的条约,同时下令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禁止一切货物运往日本。至8月中旬,日美之间一切金融、商业活动完全停止。这时的日本最担心的是在进攻南方时,遭到来自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侧击。所以,日本经过精心策划和长期准备,于1941年12月7日成功袭击了珍珠港。

——摘编自张贵锁、李兴凯《浅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历史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设明太平洋战争爆发对二战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