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白宫于翌年元旦就向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说:“可告知蒋先生,我们欢迎中国为‘四强’之一。”其时中国依旧山河破碎,大半国土为日本人所占领。突然而成“四强”,即令胡适亦不大相信,他在当日的日记中记述此事,特意在“四强”上加了引号。美国此举(     
A.是中国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B.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C.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推动D.是美国积极参与二战的表现
2023-03-03更新 | 551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列史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华民国。”
②“(八日)彼得格勒戍军与劳动社会己推翻克伦斯基政府(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③“(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来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④“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将被责成履行撤退……德国军队将分阶段占领德意志人(在数量上)占优势的领土。”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④③D.④②③①
3 . 1943年的《开罗宣言》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为基础,由美方代表草拟,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中国代表据理力争),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的完全肯定,最终公布于世。由此可见,《开罗宣言》的发表
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B.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
C.遏制了日本侵略活动D.维护了中国独立地位
2022-05-18更新 | 645次组卷 | 1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学程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4 . 1941年6月22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下,都已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丘吉尔这段演讲的背景是
A.共产主义在英国的影响扩大B.德军主力大举入侵苏联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D.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所示为二战中(1940年)的一幅作战示意图。经此战役后
A.英法联军组织敦刻尔克撤退B.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C.法西斯轴心国开始出现裂缝D.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走向高潮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42年初,美国便考虑开辟第二战场,但直到1944年苏联在东线连连大捷,已经逼近中欧,这时美国才说服英国一起开辟第二战场,这说明美英开辟第二战场的主要原因是
A.担心德国单独和苏联讲和B.东西夹击加快德国投降
C.加快与苏联争夺欧洲的步伐D.执行德黑兰会议的决定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为切断中国与西方联系的陆上交通线,并建立西攻印度的前进基地而入侵缅甸。应英国政府的要求,中国军区出师缅甸,开辟了连接中国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滇缅战场。1942年春,10万中国远征军由云南西部首次入缅援英抗日。在战争中,远征军浴血奋战。给日军迎头痛击,援救了7000多名英军,还解救了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记者等。但由于盟军指挥不协调,远征军撤出。19445月,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再次入缅作战,滇西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遥相呼应,对缅甸日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1944年底,中、英、美、印军队和缅甸游击队配合收复缅北大部分地区。到了19455月,日军向缅泰、缅马和缅越边境退却,缅甸全境解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滇缅战场开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滇缅战场获得胜利的意义。
8 . 阅读下列材料

——摘编自王帆《当前影响国际安全的因素》


在材料中提取2条或2条以上信息,自拟题目,结合17世纪至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论证充分)
9 . 1941年3月1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并颁布了《租借法案》。该法案规定:“美国无偿或以租借的形式向英国、法国、中国以及后来的苏联等同盟国提供战略物资。”这一法案的主要目的是
A.支援反法西斯的斗争B.为参战提供法律保障
C.维护美国的自身利益D.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沦陷之后,希特勒想当然地认为英国也会识时务地投降。起初他试图同英国人达成协议,当他的提议被置之不理时他便调动了空军,他确信只需通过空袭,而无须采用危险的渡海方法,便能征服英国。此后的空袭演变成了关键性的不列颠战役,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较大的转折点之一。在这一大规模的空战中,纳粹德国空军拥有的飞机数量远远超过了英国皇家空军——2670架对1475架。但是,皇家空军的喷火式战斗机和飓风式战斗机更先进,因为英国人比德国人晚几年才开始大量生产飞机。而且英国人还使用了雷达,雷达是一种新发明,它能使敌机在距离其目标还有50100英里时就被“发现”。在这些优势的帮助下,英国和英联郑自治领的几千名战斗机飞行员同少数波兰、捷克、法国和比利时飞行员一起,成功地击退了纳粹德国空军,也使希特勒进攻英国的机会彻底落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不列颠战役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取得不列颠战役胜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