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欧陆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逐步削弱英国对地中海的控制,英国海军部考虑英军在地中海的兵力处于弱势,提出放弃东地中海、集中兵力固守直布罗陀海峡的建议,丘吉尔坚决反对放弃东非、埃及等地。1940年6月,法国投降,英国本土直接遭到战争威胁,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仍不断将武器、装备和兵力调配到地中海各据点,进行争夺地中海制海权的战斗。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7月,英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垮台。丘吉尔主张以地中海地区为依托,从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北上进攻德国本土,以确保英国“战后在中欧建立有利的力量对比",造到美苏激烈反对,直至战争结束,-英国的地中海战略计划仍未得到全部实施.

——节编自《二战时期英国实施地中海战略的原因探究》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英国推行地中海战略的主要意图。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地中海战略未能得到全部实施的原因。
2023-02-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当大洋彼岸的丘吉尔得知此事件后,高兴得老泪往下淌,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战争要胜利了!”并且还特意打电话给罗斯福,装着糊涂揣着明白的问这位老兄到底发生什么事了。材料中“此事件”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B.《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C.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D.诺曼底登陆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930日,日本御前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战争指导大纲,提出的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东亚的团结。

大纲的要点还有:(一)排除万难,大致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对付美英进攻的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力量。为遂行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将应绝对确保的重要区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作为圈域。战争期间,自始至终要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二)努力避免日苏战争,积极改善日苏邦交,同时抓住机会调解德苏关系。(三)继续不断地对重庆施加压力,特别要扼制从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或对海上交通的妨碍,并伺机迅速解决中国问题。

——据《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指导大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政府颁行“战争指导大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相互关系。
2022-08-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读漫画《步调一致》,判断激发作者创作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德军突袭苏联
C.日本发动七七事变D.盟国确立“先欧后亚”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陷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迅造集结部队进攻缅甸。蒋介石随即向英美明确表示,一旦条件允许就将出兵协助英国防卫缅甸。而英国始终不忘防范中国势力深入缅甸,力围对中国军队入插作战尽可能加以限制。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署(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协定签署后,英国仍未对联合作战问题作认真考虑和充分准备,不同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分批入缅,并在同古、仁安羌等战斗中屡次局部控败准备与兵力均占优势的日军。1944年 11月,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展开局部反攻,重创日军,收复龙陵。年底再战腾冲、芒市,并于次年1月攻破碗町。至此我澳西沧陷之地全部收复。随着这一胜利,中印公路全线打通,大批援华物资运到中国。1945年4月,远征军全部胜利回国。

——据张力、陈廷海《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与豆国战略的复杂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英国对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莫斯科保卫战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战事包括苏军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和进攻战。战役开始后,作为最高统帅和国家象征的斯大林拒绝撤退。他坚持在红场举行大阅兵,并表示将与莫斯科共存亡。与此同时,朱可夫成功重建了莫斯科的防御体系,致使苏德两军陷入了僵持的局面中,而战争也被拖入了冬季。由于苏军执行了坚壁清野的战术,德军根本无法在莫斯科近郊找到任何可供取暖的资源。再加上希特勒本来计划在冬季到来之前攻陷莫斯科,德军的棉衣等取暖物件严重不足。最终,苏军取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战无不胜”的神话的破灭,使得苏联军队士气大振。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的意义。
7 . 1941年7月,日本入侵法属印度支那南部(橡胶和石油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日本的这一行为严重触碰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利益,美国立即宣布对日本实施石油禁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一切资产。美国的这一做法
A.加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B.使日本在战略上转攻为守
C.有效阻止了日军的南进D.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美国国务卿赫尔发表声明,要求中日双方保持克制,“维持和平”。1937827日,美国驻日大使给赫尔密电说美国对中日的政策是“避免卷入,极力保护美国人的生命财产和权利,在保持完全中立的同时,维持我们对交战双方的传统友谊”。从1937~1939年,美国对日出口总额为7.41亿美元,占其对亚洲出口总额46%以上193712月,停泊在长江口的美国军舰“帕奈号”被日本击沉,引起美国震惊,罗斯福亲自口授抗议书,向日本天皇抗议。美国驻华使馆人员被日本人殴伤、传教士被日本人杀害的消息不时传出,日本还通过海关封锁、限制航运等来排挤英美的在华势力。美国在19387月对日“道义禁运”,停止向日本提供飞机及其主要部件。19381229日,美国向中国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

——摘编自唐贤兴主编《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在中国全面抗战之初“避免卷入”中日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中日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2020-07-09更新 | 3926次组卷 | 29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金成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材料   二战爆发后,美国担心德国会将矛头指向西半球,宣布将西半球建立中立区。为保证在中立区的海军力量,1940年国会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授权海军部建造1万架飞机用于新航母,48艘硬式飞艇用于“中立巡逻队”的反潜艇。到1941年,美国中立区扩大到大西洋彼岸的亚述尔岛、格陵兰岛和冰岛。1940年法国投降后,美国会高票通过了“两洋海军法案”,打造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舰队。为保证《租借法案》的顺利实施,在1941年5月德国击沉美国商船后,罗斯福正式下令海军保护从美国到冰岛的跨大西洋航道,并将英国、加拿大的商船纳入护航体系。1942年春,228艘装备有雷达系统和平面位置显示器的新型潜艇建成并投入使用。参战后的美国与德、日展开了激烈的海权争夺战。大战结束时,海军较参战时人数增长20倍,舰船增长60倍,飞行器增长24倍。

——据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海军在二战期间快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海军快速发展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