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共中央认为,只有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才能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侵略者。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表示支持苏联反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战争,并提出争取英美加入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年10月26日,印尼、菲律宾、缅甸等国代表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代表大会”,并建立了“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同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与英美等国建立反日统一战线的策略。中国共产党不仅在下层,同时也与英美上层人士加强军事和情报方面的合作。为了统一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的领导,1942年8月,在延安还成立了华北日本人反战同盟联合会。中国共产党关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理论,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摘编自姜廷玉《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广泛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背景。
2 . 《波茨坦公告》宣布:“欺骗与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权威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日本后参加国际贸易关系当被允许”。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盟军重视彻底根除日本封建主义遗毒B.盟军允许日本在民主原则下生存与发展
C.埋下了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隐患D.确定了战后由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原则
2020-08-05更新 | 179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3 . 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A.①B.②C.③D.④
2020-07-11更新 | 4317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1年12月7日,日本凭借其周密细致的情报工作成功偷袭珍珠港。然而就在半年之后,美国人几乎用同样的方式在中途岛战役中重创庞大的日本舰队。从此,太平洋战场攻守异势。毫无疑问,美军在中途岛战役中的胜利是一场“情报的胜利”,“AF” 密码的破译使其提前获悉日本的攻击计划,成为获胜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因素。反观日方,不仅保密工作松懈,在情报搜集和分析方面也存在诸多失误。事实上,日本的失误远非这些,其情报工作的薄弱早在美军空袭日本本土时就已显现。即使是被日本人奉为经典的珍珠港行动,从战略情报的角度而言也是不成功的。

——罗卫萍《从珍珠港到中途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途岛战役日本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途岛战役美国胜利的影响。
2020-07-0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4年爆发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后,双方于1905年9月5日签署《朴茨茅斯条约》,将萨哈林岛北纬五十度以南部分划归日本,十月革命后,日本趁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占领了北萨哈林岛。1925年1月日苏签订了《关于规定两国关系基本原则的条约》,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日本从北库页岛撤兵。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举行会议,秘密达成《雅尔塔协定》,规定萨哈林岛南部及附近一切岛屿必须交还苏联。1946年2月,苏联采取单方面措施将萨哈林岛、千岛群岛,包括从齿舞、色丹、国后、择捉起至占守岛止原千岛群岛的全部纳入苏联版图。

——摘编于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上卷)》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日俄领土变更的因素。
(2)结合自己理解,谈谈你对解决国与国矛盾纠纷的认识。
2020-07-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0届高三仿真模拟(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6 . 据表,苏联农业生产状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局势恶化B.集体农庄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D.世界市场粮食需求量逐渐减少
2020-07-03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2020届高三仿真模拟(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指英美,下同)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他们相信,世界上所有国家,为了现实的和精神上的自由,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所以他们相信,在一个更普遍和更持久的全面安全体系建立之前,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同样,他们会协助和鼓励一切其他可行的措施,来减轻爱好和平的人民在军备上的沉重负担。

——摘编自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西洋宪章》发表的背景和所体现的指导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发表的历史影响。
2020-06-2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临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1943年美英苏三国外长会议在莫斯科召开。在美国的坚持下,中国作为四强之一签署了《四国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该宣言的基本精神是四大国合作将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宣布要建立一种世界普遍安全的制度,并成立一个国际组织进行监督。这说明
A.中共对抗战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B.战后秩序安排利于改变中国的国际社会角色
C.美国的支持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决定因素
D.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完全消失

9 . 材料   德军在1943年初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惨重,希特勒制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消灭库尔斯克地区的苏军,以振奋军心,但苏联计划以坚强的防御消耗掉德军进攻能量,摧毁其装甲兵力,然后再发动反攻。在1943年7月5日至8月23日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和德国共投入了超过268万名士兵和6045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此战役是德军最后一次对苏联发动的战略性进攻,企图重夺战略主动权,但由于苏军准备充分,德军进攻步调缓慢且损失惨重,最后因为南线意大利被盟军登陆了西西里岛,被迫撤退。此后,苏军将德军赶出苏联领土。正如斯大林所说:“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顶示着德国法西斯的衰落,那么库尔斯克会战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

——摘编自【美】戴维.M.格兰茨、乔纳森.M.豪斯《库尔斯克会战》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库尔斯克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库尔斯克战役的意义。
2020-06-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卷(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材料   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位于澳大利亚东北角,扼西南太平洋海上要冲。日军据此,可切断美澳联系,进逼澳大利亚;美军占此,可遏制日军南下,确保西南太平洋的反攻基地澳大利亚。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几乎同步,1942年8月——1943年2月,美军与日军全力以赴,围绕争夺瓜岛的控制权,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血战。这是一场国力的消耗战,美国物资力量雄厚,而日本资源缺乏。最后,日本只得把弹尽粮绝,濒临饿死的残余部队撤离瓜岛。这是日本陆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惨败。经过瓜岛战役,盟军在西南太平洋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局势转折的完成。从此,盟军转守为攻。在这场战役中,为将作战重点放在南太平洋战场,日军被迫停止了旨在攻取四川的“重庆作战”,这也避免了中国在1943年可能遭遇的更大困难。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瓜岛战役日军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瓜岛战役的影响。
2020-06-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