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等盟国向苏联提供了大规模物资援助。在数条运输线路中,经由波斯湾、伊朗抵达苏联的“波斯湾走廊”通道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盟国援苏物资中的四分之一左右经此运往苏联,对苏德战争及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挥了积极影响。美英苏三国在开辟和利用“波斯湾走廊”运输通道过程中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美英苏因“波斯湾走廊”的开辟和利用同时出现在伊朗并因此与其产生交集,伊朗作为美英苏“合作平台”深陷大国矛盾之中。各方“合作”尽管伴有异议歧见和矛盾相向的情况,但在反法西斯战争大背景下最终做到了殊途同致合作共赢——“波斯湾走廊”运输通道在纵横捭阖的大国关系变化中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马德义《二战期间围绕波斯湾走廊援苏物资运输通道的国际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湾走廊”开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波斯湾走廊”开辟的影响。
2 .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A.具有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B.体现了美苏争霸的性质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3 . 1941年8月以来,苏联在197个城市居民点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将居民分为四类按不同的标准配给粮食。其中,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航空、化工、坦克、煤炭、石油等部门工人在分配链中处于最高位。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B.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C.保障优先发展重工.业D.确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4 . 英国学者彼得.哈格特为阐明引发国家间冲突的各类地理因素编绘了一张假想国地图。如图所示为其中的四类因素。1938年,法西斯德国制造了苏台德问题,进而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这一事件的起因可以归类于

A.①B.②C.③D.④
2020-07-11更新 | 4199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23-2024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
珍珠港事件美军日军
参战兵力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7艘,驱逐舰28艘,潜水艇5艘6艘航空母舰、441架飞机、2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
损失20艘舰船、188架军机被击沉炸毁,2403人丧生、1178人受伤29架飞机、1艘潜艇、5艘袖珍潜艇被击沉,55名飞行员丧生

材料二     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1942年6月4日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
中途岛海战美军日军
参战兵力230架飞机,3艘航母,8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450架飞机,,8艘航母,11艘战列舰、23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
损失1艘航空母舰、1艘驱逐舰和147架飞机,阵亡307人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110名飞行员和3700名航员阵亡

                                        ——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
(1)根据以上材料比较两次海战的异同点。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

6 .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2017-06-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一中2017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战略地位开始逐渐受到美国决策者的重视。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中国的抗日与美国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在大规模援华的同时,从长远利益出发,确定了战后对华政策的长远目标,即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而亲美的中国以发挥多种作用,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主要据点,抵制苏联的影响,为美国提供巨大的市场和原料基地,在国际事务中提供坚定支持美国的一票。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

——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重视中国战略地位的原因。
(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中国全面抗战初期,日本一直叫嚣北进,迷惑美国,美国政府认为曲“也许一年之内,国民党就会被一个日本傀儡政权所取代,那时全国就会变成一个大满州国了”美国人民认为中国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基本乱槽糟的,并不重要的外国1937年在日本全部进口的军事原料和物资中,美国的钢铁占到92%,汽车及零件占到91%,石油及石油产品占到60%,美国国务卿史汀生在1937年坦率指出:“日本的侵略得到了我国的大力支持。”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1900-2000)》

材料二:1944牟,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美国志愿人员组成了志愿航空队,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同年,罗斯福签署一系列论告,宣布对日本实行部分禁运。在日本进兵印度支那南部后,美国断绝了对日石油的供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对日实施经济制裁达到高峰1941年11月,为了拖延于日本开战时间,罗斯福政府考虑对日妥协的“临时协定草案”,美国民众和一些美国官员不赞成对日妥协,呼吁不要牺牲中国。在各方反对和中国所持坚决态度的影响下,美国政府打消了与日本达成临时妥协的念头。

——摘编由韩水利《中国抗日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国抗战初期美国对日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