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德军席卷西欧,震撼美国人心,置身事外的孤立主义势力受到打击,英国的处境获得美国人民日益广泛的同情,美国逐渐偏向英法。罗斯福等人认为:打破《中立法》的限制,扩大对英国的援助,把美国的安全线建立在英吉利海峡,是保卫美国的上策。由此,美国在二战中的外交政策逐渐从中立转向援助英法。他在《炉边谈话》中指出:如果美国现在竭尽全力支援保卫自己、反对轴心国进攻的国家,美国卷入战争的机会要少得多。事实上将可能延续至美国的战火拦截在欧洲。1941年1月,《租借法草案》提交国会。经过激烈辩论,先后在众议院、参议院获得通过。其主要内容是,总统有权向“对于美国防务至关重要”并且能“给美国带来好处”的国家“出售、交换、租给、借予或转让任何军需产品”,“现款购买”的原则被废除。《租借法》的通过,标志美国中立政策的结束,奠定美英同盟的基础,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阶梯。

——摘编自王中文《从<中立法>到<租借法>-二战时期美国军火贸易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租借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美国的《租借法》。

2 . 材料   19407月,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包括伦敦在内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遭到重创。数万民众无处躲避,只能自发前往地铁站、教堂、地下室等地寻求庇护。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和传染病风险,数量庞大的工人缺少安全的休息场所,也为战时生产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在英国共产党的呼吁和《工人日报》等舆论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开始主导民众防空设施的建设,并在地方机构和志愿组织的协助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民众防空体系,为伦敦市民提供了伙食、医疗等基础保障,维护了伦敦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防空洞生活的有序开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协作和全民参与,其过程不仅表现出英国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也改善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摘编自赵媛春《二战时期伦敦民众防空体系及防空洞生活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原因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意义。
2022-01-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美、苏、英、中等同盟国家协同作战,相继打败意大利、德国和日本,是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下列文件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的是
A.《慕尼黑协定》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宪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欧洲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73日,斯大林在他那著名的演说中,发出了要与欧美各国人民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庄严声明。丘吉尔和罗斯福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对同苏联合作采取了积极态度。但英美军事当局对苏德战场普遍作出悲观估计,认为苏联的抵抗难以持久。当时,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急于摸清苏联的真实情况,以协调对苏政策并考虑与苏结盟,否则美英正在筹划的会晤也将受影响。在这种急迫形势下,正在伦敦安排会晤事宜的美国总统顾问霍普金斯主动提出赴苏访问。他在征得罗斯福同意后,于7月底飞往莫斯科拜会斯大林,了解苏联的实际情况,准备为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会晤提供第一手材料。89日至13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了二战爆发后的第一次会晤,史称大西洋会议,双方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摘编自李铁城《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西洋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西洋会议召开的主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史上,第二战场问题一直是英美苏三大盟国外交的主线。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要求尽早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红军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但英国表现出少有的疑虑和拖延。英国想通过控制北非、地中海和中东地区维护其海上运输线,保卫大不列颠的安全。二战初期德军显示出强大战斗力,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溃败成为笼罩在英国人心头的阴影。英国利用其作为第二战场后方基地的有利战略位置,从大英帝国的利弊和机遇出发,与美苏周旋,最后在1944年才投入第二战场开辟。正如国际关系学者华尔兹所言:

“国家总是按照自己的私利行事,不会为其他国家的利益出卖自己的国家利益,也不会为了所谓的国际共同体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倪学德《英国与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推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推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影响及其实质。
2021-02-02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6 . 从1940年5月至1945年4月,英、美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英、美等西方国家一方面坚持道义上的优越性,强调他们信奉现代自由民主理念,坚决反对军国主义和腐败政治;另一方面又罔顾国际法,为了取得胜利而不计手段,策划并实施了一场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战略轰炸使纳粹德国遭到重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战略轰炸也导致数十万德国平民死亡,摧毁了大量历史文化遗产和建筑精品。二战中的战胜国应当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勇敢诚实面对历史真相,认真对待并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反思战争过失。

——摘编自孙立新《二战期间英美空军对德“战略轰炸”刍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实施“战略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英美的“战略轰炸”。
2020-05-0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年5月21日纳粹德国在英吉利海峡,把近40万英法联军围遏在法国北部狭小地带,只剩下敦刻尔克这个仪有万名居民的小港作为海上退路。德国军队在距离这个港口仅10英里的地方,却接到停止前进的命令。这一命令后来引起了的争论,被很多军事历史学家认为是希特勒独断专行、干涉军事指挥的一个愚蠢的命令。央际上,希特勒的这一命令是有他的考虑,而且不能完全归结为他一人的责任。首先是在法国北部的战事明朗后,德军需要为下一步作战行动保存装甲部队实力:其次敦刻尔克地势遍地沼泽和低洼,担心装甲部队受因于敦刻尔克外围的河道纵横的地带而陷入阵地战,无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队的撤退。英国政府就是利用这样一个时间段,动员人民营救军队。短短10天内,这支前所未有的“敦刻尔克舰队”把34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为盟军日后的反攻保存了大量的有生力量,创造了二战史上的一个奇迹。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刻尔克奇迹”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敦刻尔克奇迹”的影响。
2020-01-1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8 . 材料   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拒绝了。当1942年7月英美暂时搁置登陆西欧的“痛击”计划时,斯大林迫于苏德战场的紧急形势和对盟军军备物资的需求,只好接受这个既成事实。当1943年5月“三叉戟”会议上和8月魁北克会议上,英美决定进攻西西里,斯大林为第二战场的再次延迟而愤怒了。本来就不太好的英美与苏联的关系现在变得更加恶化,于是,斯大林把驻华盛顿大使李维诺夫和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分别召回了苏联国内。这时候,盟国关系中出现了一种恐慌的局面。英美与苏之间是一种非零和的共生互利关系,美英武装部队最终于1944年6月6日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三大国的结盟也维持到击败法西斯德国和日本。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与英美在1941-1943年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在1944年急于在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2019-05-0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芜湖市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1: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37年2月,纳粹德国开始执行了“铀计划”。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纳粹德国宣战。一些美国科学家提议要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美国陆军部于1942年6月开始实施利用核裂变反应来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亦称曼哈顿计划(ManhattanProject)。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在顶峰时期曾经起用了53.9万人,总耗资高达25亿美元,这是在此之前任何一次武器实验所无法比拟的。在工程执行过程中,负责人L.R.格罗夫斯和R.奥本海默应用了系统工程的思路和方法,大大缩短了工程所耗时间这一工程的成功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系系统工程的发展。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随后,日本天皇于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

——摘编自百度百科《曼哈顿原子弹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曼哈顿计划实施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曼哈顿计划的影响。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武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其多数常备与A级后备师团,均已投入前线,犹未能摧毁我军主力,且虽然精华区业已损失大半,重庆当局仍不准备接受日本的和谈条件,日本人发现他们陷入了他们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日军认为……进攻宜昌,可给第五战区以沉重打击。而且,宜昌距中国战时军事、政治领导中枢重庆只有480公里,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攻克宜昌,可给重庆及西南大后方以巨大威胁,有利于推进政治谋略……938年……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进攻宜昌的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进行宜昌大撤退的目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