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德累斯顿大轰炸”指的是1945年2月13—15日英美空军对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进行的四轮空袭,大约2.5万人在空袭中死亡。对于“德累斯顿大轰炸”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认识主体认识内容
参与轰炸的英美军人多多少少地都倾向于把德累斯顿人定位于“受害者”
纳粹政府盟军制造了“有计划的大屠杀”
民主德国政府大轰炸是“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战争准备”
联邦德国及统一后政府强调纳粹政权才是悲剧的始作俑者
极右翼政党反复渲染“轰炸大屠杀”的悲情表达

根据以上关于“德累斯顿大轰炸”的认识,能得出的结论是
A.不同来源的史料难以互证B.国际格局变化加剧
C.主体的立场影响历史解释D.强权政治色彩显著
2 . 下图是发表于 1941年 12月 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画家将罗斯福和丘吉尔同框,用漫画的形式提前祝福反法西斯战争中新的世界组织和安全机制的诞生。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B.《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
C.《开罗宣言》草签D.《雅尔塔协定》签订
3 . 1941年12月,美国《时代》杂志上详细地教给美国人如何区分中国人和日本人:中国人说话一般友好、平和、坦率,而日本人则独断、顽固、傲慢。《时代》杂志的这一主观认识缘于
A.《联合国家宣言》签署B.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C.二战规模扩大D.开罗会议召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读下表,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
主要供应类别
类别武器和军舰机器设备和材料粮食石油产品
金额(亿美元)221976123
主要对象国
国家英联邦国家苏联法国中国
金额(亿美元)303108146
备注:同输出租借物资相联系,战时美国出口实物量增长近2倍,进口仅增加20%,1945年资本输出比1939年增长34.1%。
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
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
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
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6-15更新 | 2929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期间的某个外交文件指出:“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该文件是
A.《雅尔塔协定》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会晤,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宣称“不希望看见发生任何与有关人民自由表达的意志不相符合的领土变更;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并保障所有地方的所有人在免于恐惧和不虞匮乏的自由中,安度他们的一生。”表示了反对纳粹暴政的决心。1942年元旦,26国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   柏林墙遗址纪念公园沿着先前的东西柏林分界线伸展开来。以下是柏林墙大事记:

1948年6月24日:苏联军队构筑封锁线把柏林一分为二,使柏林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抗的最前沿。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达165千米,通称柏林墙

1989年11月9日下午6时: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放边境。聚集在柏林墙附近的德国人很快就拆除了这个横在德国人中间的高墙,史称柏林墙倒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西洋宪章》和《联合国家宣言》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柏林墙的构筑与倒塌”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
2020-04-2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枣庄市高三二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利益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追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对此,台湾人民进行了顽强抗争。《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宣布饷银不准运出,制造局不准停工,台湾税收要全部留作抗日之用。一批台湾爱国官绅也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1895年5月至10月,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黑骑军一起,展开了一波又一波反抗日军占领的武装斗争,重挫了日本占领军。

——摘编自李艾丽《从反割台斗争看台湾同胞的爱国主义传统》

材料二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纪念日这一天,红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斯大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红军和红海军的战士、指挥员和政工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的主要力量。处在法西斯奴役下的欧洲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他们的解放者。伟大的使命已经落在你们的肩上。你们不要辜负这个使命!你们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解放战争。”

——摘编自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特点及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红场阅兵的背景和意义。
8 . 1941年9月,罗斯福在演讲中说道:“我们就好像预备队,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着。”推动美国“进去做最后的一着”的原因主要是(  )
A.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
B.法西斯侵略触犯美国国家利益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D.中苏两国无力抵抗法西斯进攻
2020-03-02更新 | 427次组卷 | 14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网课检测历史试题
9 . 英国著名史学家惠勒·贝内特在论述二战期间某一政策时说:“在用和平变革与和平解决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争端方面,有它合理、适当的地方,但是在对待侵略的时候,是不能允许的。”惠勒·贝内特论述的是
A.德、日签订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B.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
C.英、法、美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D.美国通过的“租借法案”
10 . 下图所示是二战中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中
A.双方都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对决
B.日军舰队任务单一战术新颖
C.美军兵力有限但作战准备充分
D.美军已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
2018-09-18更新 | 255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