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下表是美国广播剧《白宫厨房》和《明天》的梗概。据此可知,两部广播剧(     
创作时间梗概
《白宫厨房》1941年以参议员格雷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与德国和平共处,把法西斯侵略战争看作商业机会;以总统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牺牲一点国家利益,换取一个没有仇恨的安全世界。国会最后通过了总统的主张。
《明天》1944年杰克从北非战场刚回到家。其父就说“既然美国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子上,我们就必须要掌控一切,把分支机构开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杰免反对这种思想,愤怒出走。
A.主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B.显示出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严重对立
C.宣扬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D.反映出作者对美国所面临形势的思考
2023-03-09更新 | 108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学者指出,德黑兰会议似乎预示着,美苏协调将决定战后秩序的走向,而丘吉尔及其代表的英国似乎要在对德作战的隆隆炮声中耗尽帝国的血液,不得不从国际舞台的中央“体面地”退场。这反映出(     
A.三国协调对德日法西斯作战B.英国在战争中付出的牺牲最大
C.二战改变了国际力量的对比D.美苏合作确立战后国际新秩序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攻陷马来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等国,迅造集结部队进攻缅甸。蒋介石随即向英美明确表示,一旦条件允许就将出兵协助英国防卫缅甸。而英国始终不忘防范中国势力深入缅甸,力围对中国军队入插作战尽可能加以限制。1941年12月23日,中英签署(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协定签署后,英国仍未对联合作战问题作认真考虑和充分准备,不同意中国军队进入缅甸布防。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分批入缅,并在同古、仁安羌等战斗中屡次局部控败准备与兵力均占优势的日军。1944年 11月,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展开局部反攻,重创日军,收复龙陵。年底再战腾冲、芒市,并于次年1月攻破碗町。至此我澳西沧陷之地全部收复。随着这一胜利,中印公路全线打通,大批援华物资运到中国。1945年4月,远征军全部胜利回国。

——据张力、陈廷海《中国军队入缅作战与豆国战略的复杂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与英国对于中国军队入缅作战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的影响。
2022-01-08更新 | 30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下图所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该战役是
A.莫斯科战役B.斯大林格勒战役
C.库尔斯克会战D.柏林战役
2021-04-18更新 | 530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二战前德国秘密发展了装甲车和战斗机,提出了闪电作战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第一次发展了坦克——飞机协同作战战术,真正具备了打机械化战争的技术、理论和战术。因此战争初期德军能在17天内消灭波兰,15天内去败英法联军、打到英吉利海峡,仅用三个星期便迫使法国投降。后来同盟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迅速发展以内燃机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术群,并大力研究与之相应的作战理论和战术。到1943年,优势开始转向同盟国一方。雷达、声呐及其他电子通信器材的改进与应用在抗击德军对英国本土的空中轰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指挥控制系统的改进为美英军空地协同以及反空袭、空降和两栖登陆作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飞弹的出现虽没有改变战争的进程,但它表明一种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空间的产生。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的爆炸并没有改变战争的结局。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加快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作用。

——摘编自李元奎等《科学技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及形态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盟国发展军事技术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同盟国发展军事技术的影响。
2019-10-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940年8月日本政府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建立以“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独立”为号召的“东亚新秩序”。这一计划旨在
A.谋求亚洲各国共同繁荣幸福
B.帮助亚洲摆脱欧美列强控制
C.实现反西方殖民侵略的联合
D.建立日本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2019-05-30更新 | 542次组卷 | 1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0年5月11日到1945年4月16日。反法西斯同盟国空军对德国本土及其占领地区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战略轰炸,共出动轰炸机708416架次,投弹160万吨,堪称世界军事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空中战争。而在具体实施这一政策的过程中,除了军事目标,英美空军,特别是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部队也对德国131个大城市进行了轰炸,炸毁烧毁410多万户住宅(占总数的20%),炸死、烧死465000余人,其中平民410000余人,其他为士兵、外国强迫劳工和战俘。还有大量防御工事、飞机场、工厂以及历史文化遣迹和建筑精品,如音乐厅、剧院、博物馆、艺术馆和图书馆等被永久摧毁。

——孙立新、陈瑜《二战期间同盟国空军对德国城市的大轰炸及其历史书写与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英空军轰炸德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认识同盟空军对德国的轰炸?
8 .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到1940年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又不违背美国形式中立的方法,并提交给国会讨论。美国国会经过长时间辩论,于1941年3月10日通过了租借法案。租借法的正式名称为《加强美国防务法》,该法案规定:授权总统可以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军事物资,给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政府。

对于租借法案,美国总统杜鲁门曾有高度的评价:“毫无疑问,《租借法》所花费的钱拯救了许多美国人的生命。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个俄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租借法案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历史作用。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欧洲方面,德意志帝国主义集团和英法帝国主义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对殖民地人民统治权的帝国主义大战,是迫在眉睫了。在战争中,为了欺骗人民,为了动员舆论,战争的双方都将不顾羞耻地宣称自己是正义的,而称对方是非正义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1939年9月)

材料二这一太平洋战争,是日本法西斯为了侵略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而发动的非正义的掠夺的战争,而在美国英国及其他各国起而抵抗的一方面,则是为了保卫独立自由与民主的正义的解放的战争……全世界一切国家一切民族划分为举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举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地明朗化了。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1941年12月)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

2018-06-09更新 | 3690次组卷 | 2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莱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1943年10月,美、苏、英三国开会讨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并计划发表共同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利当时指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由此可知,中国
A.在反侵略战争中提高了国际地位
B.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战后国际秩序
C.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负的关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