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了鼓舞中国抗战和促进中美合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建立战争信息署(简称“美新处”)。美新处相继在中国建立了多个地方办事处,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在国统区和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对日心理战。20世纪40年代,美新处制定了详细的对华宣传划,短期内旨在推动对日战争进程、促进中美合作,长期内向中国灌输美式理念与制度。美新处不光使用正面材料,偶尔也会将美国人批评时政的文章投给中文报社,展现美国的言论“自由”。为了避免中国人对美国产生负面看法,美新处对华宣传刻意掩盖了国内社会弊端,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贫富分化等,只将黑人、妇女、少数族裔等弱势群体光鲜亮丽的一面纳入镜头,制造了一个“完美社会”的假象。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进行简要评价。
2022-01-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美国开国之父乔治.华盛顿在离开白宫时曾告诫美国人民:“避免把美国的命运同欧洲的任何一个部分交织在一起。”1941年,美国国会通过《租借法案》:“向与美国安全有重大意义的国家用出售、转让、交换或租借等方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这一转变反映了来
A.法西斯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利益B.欧美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心理
C.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宣布参战D.美苏消除了意识形态的差异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共产党机关报《赤旗》发表了《告全国工人、农民、士兵书》,号召日本人民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派的一切军事活动”。在中国战场上,仅日本宪兵记录的在思想系统内的日本共产党就有123人。觉醒联盟是抗战期间在华日本人创立的第一个反战团体,也是敌后战场上的第一个日本人反战组织,是觉悟后的日本士兵和日本俘虏主动要求成立的。当时,以延安为中心成立了日本工农学校和反战同盟延安支部,积极开展各种以宣传形式为主的反战活动,并通过渗透的方式进行军事、政治情报的搜集。毛泽东在1937年同英国记者贝特兰谈话时曾说过:“我们的胜利不单是靠我军的作战,而且依靠敌军的瓦解。”

——摘编自曹金娜《抗战中的在华日本人反战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部分日本人开展反战活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部分日本人开展反战活动的影响。

4 . 材料   在军队官僚体系的痛疾促使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决定在缺乏1/3作战航母与舰载机的情况下强行发动中途岛战役。美军拦截日本情报,完全了解了日军的作战计划。1942年5月27日,美军确定简洁有力的战术规划让中途岛与各舰队指挥官有着充足的指挥权与自主权,航母和作战飞机的行踪都让日军很难抓住规律。日本人本来为侦察美军舰队制定了多项计划,但却全都成了摆设,最终日本舰队为了躲避轰炸而不得不反复规避,队形混乱,导致三艘航母最终躲闪不及。美国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中获得毫无争议的大胜。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自以为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中途岛海战终结了其疯狂的攻击行为,向世人证明了日军已经后继乏力。此战之后,美军掌握了战场主动权。

——摘编自周渝等《决战中途岛》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海战的影响。
2020-06-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5月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材料   1941年元旦,日本军部成立了一个日本陆军情报小组,任务是完成一份包含与日本入侵东南亚有关的所有信息的报告。7月,情报小组呈递了名为《南方作战手册》的研究成果。手册使用了简洁、直白的语言,所有官兵人手一份,不仅指导如何在热带区采取军事行动,而且还解释了作为“神选之民”的日本人为什么必须在那里作战,另外还借助古代经典阐述“对天皇忠孝的美德”,借用古老诗歌赞美对国家的“牺牲”。与此同时,日本文部省亦向公众发布了一份重要的思想意识宣言,名为“臣民之道”,其目的是告诉日本人他们是谁,或者说应当渴望成为什么样的民众、国家和种族。这份文件还对现代西方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批判分析,并特别警告说,西方扩张主义者的重拳并非仅仅落在了亚洲人的身上,而是有着几百年血腥的战争与压迫历史,并让当今世界面临危机。在此前后,日本陆军大将东条英机发布了训令,后改编为《战阵训》(沿用了1882年天皇发布的《军人敕谕》的基本模式)的小册子,为民众规定了十分具体的“神圣职责”,号召日本民众响应使命召唤,奋起捍卫自己的国家,遢制欧美列强主宰全世界的趋势,稳定亚洲和解放亚洲人民,从而率先建立起以道德原则为本的国际新秩序。12月7日凌晨,日本陆军登陆英属马来西亚的哥打巴鲁,接着是海军袭击了位于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

——摘编自(美)约翰·W·道尔《无情之战:太平洋战争中的种族与强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战争思想动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日本的战争思想动员。
2020-04-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6 . 材料1938年以后,随着德意法西斯在欧洲连连得手,其征服世界的面目暴露无遗。希特勒不仅获得了欧洲巨大的军事、地理优势,威胁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利益,甚至还将手伸进了美国的“后院”——拉美,成了美国的直接竞争对手。……截至1941年,美国在欧洲的直接和间接投资总计达200600万美元,在亚洲和大洋洲的投资仅为85300万美元。

1939年11月,罗斯福签署的“新中立法”中将取消武器禁运条款改为“现金购货运输自理”,由于英国的海军运输发达,又有强大的海军,故此法对英国极为有利。1941年3月,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授权以租借或贷款形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及其他物资。从此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苏德战争爆发后,该法案又扩大到苏联。根据“先欧后亚”战略,美国的战略物资和军事力量源源不断地进入欧洲。罗斯福最终彻底战胜了孤立主义,“先欧后亚”战略得以坚定地贯彻执行。

——摘编自黄光耀《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之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美国奉行“先欧后亚”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二战中美国奉行的“先欧后亚”战略。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一开始,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与希特勒为敌,但这些国家并没有插手战争初期事态的发展……1940年,希特勒迅猛善战的陆军和技术娴熟的空军可以继续东征西讨了。希特勒的空军擅长闪击,水平一流。巴黎的高层信心十足,他们根本不认为希特勒的军队会占领法国的土地,法国的大多数领导人认为,此次战争将是一战的重演,打的是防守和封锁,他们寄希望于面向德国的一条长长的防御工事……由于英国迟迟没有派兵支援,法国一开始只得孤军作战……1940年6月14日,正是撤离敦刻尔克的十天后,第一批德国士兵已被准备好挺进法国,法国的政府高层,不等他们驱车离开巴黎,他们的心便早已飞走。倘若法国善于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抓住德国供给线漫长薄弱的软肋,再调动起爱国精神,法国便可以在崎岖的山脉里重整旗鼓,继续作战。然而,失败的情绪还是占了上风。6月17日,一位美国记者到达被德军占领的巴黎,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氛围:“我感到,眼前的法国社会陷入了彻底的崩溃。”五天之后,法国已经准备正式签署投降书。6月22日下午稍晚时分,在法国的一片森林里,法国代表签署了停战协定,成了战争中第一个崩溃的民主国家……信心满满的希特勒独自作出决定,在1941年进攻苏联,他自信的认为用不上半年就能征服苏联……东京的日本领袖意识到,他们有了打败宿敌的大好机会,寒冬将近,打消了日本袭击苏联的念头……英美对日本的敌意越来越浓,这些都促使日本做出攻击赤道附近地区的决定。

——杰弗里·布莱内《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分析法国沦陷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请分析法国沦陷后给二战带来的影响。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0年10月,英国本土已经度过最危急的时期。英国决定重开滇缅路,其对华政策转向积极。1940年10月14日,英国大使卡尔在与蒋介石会谈时表示“英国国策今已改变”,建议中国向英国提供武器弹药和飞机等军事装备的要求,中国还可以要求英国对华贷款100万英镑。作为回报,中国可以考虑派遣壮丁三四十万人协助英国作战,或在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及新加坡时,以大军攻击广州地区,牵制日军南下。1941年2月,丹尼斯少将将出任英国驻华武官后,中英展开了有关军事合作问题的实质性讨论,其主要内容有英国训练和指挥中国游击部队及英国空军的援华问题。1941年7—8月,中英连续举行了4次关于联合军事行动的具体问题的商谈。8月中旬,双方就组训15连游击部队,协防香港、缅甸等问题达成初步协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华政策转趋积极的背景与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联合军事行动达成初步协议的意义。

9 . 材料   1942年1月下旬,德军将领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从布鲁加港开始了进攻,6月突破英军加查拉防线,攻占托布鲁克。7月,越过埃及边境直通英军北非最后一道防线——阿拉曼防线。英国和美国早在隆美尔出击时,就打算将原定用于缅甸战场的现有的和根据《租借法案》提供的坦克、重炮和飞机全部调往北非。6月份开始,美国的装备调动现出成效,英国空军出动架数猛增。战场形势很快发生逆转,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的相持阶段英国马耳他岛的空军基地重新活跃,英国空军迅速掌握了北非战场的战略和战术制空权,几乎完全切断了轴心国地中海航线。隆美尔同英军在阿拉曼一线展开决战,丧失制空权的德意军队遭到惨败……于1943年5月向英美军队投降。

1943年7月,也就在北非德意军队全军覆没不到两个月,英美军队以北非为跳板,发动西西里岛登陆,使希特勒惊慌失措,最终导致了德国战略主动权的彻底丧失。

——摘编自《原来如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阿拉曼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阿拉曼战役胜利的重大意义。
2019-04-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名校2019届高三(下)第四次质检历史试卷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进攻波兰的战争中,德国使用内击战战略,以每大30—50公里的速度实施钳形究去围歼破军,波军伤亡20万,被俘42万。9月27日攻陷华沙,波兰被迫停止抵扰。德国攻陷波兰后,一面作出和平姿态,一面将主力调往西线,伺机进政西欧国家。英法虽然向德宣战,实际上是宣而不战,从宣战日起到1940年5月德国进攻西欧前,双方在法德边境集结大量军队互相对峙,没有发生过一次真正的战斗。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网史纲》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就波兰政府问题展开激烈争论。罗斯福提议另起炉灶,组织新的政府;在古尔极力为流亡政府辩护,争取让它在新政府中占据更多的份额;苏联则力主以临时政府为核心,吸收部分流亡政府的成员。最后苏联的主张占了上风。西方国家在不能控制波兰政府的情况下,力图限制其疆界西移的幅度,只同意以奥德河为其西界,但苏联坚持要进一步西移到奥德一西尼斯河一线,取得成功。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波兰在二战前、后期面临的不同国际局势。
(2)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英法筇西方国家对波兰采取不同政策的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