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是美国广播剧《白宫厨房》和《明天》的梗概。据此可知,两部广播剧(     
创作时间梗概
《白宫厨房》1941年以参议员格雷为代表的一派主张与德国和平共处,把法西斯侵略战争看作商业机会;以总统为代表的一派主张牺牲一点国家利益,换取一个没有仇恨的安全世界。国会最后通过了总统的主张。
《明天》1944年杰克从北非战场刚回到家。其父就说“既然美国已经坐在驾驶员的位子上,我们就必须要掌控一切,把分支机构开到世界的角角落落!”杰免反对这种思想,愤怒出走。
A.主张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B.显示出美国社会不同阶层的严重对立
C.宣扬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D.反映出作者对美国所面临形势的思考
2023-03-09更新 | 1102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下图漫画名为《援助之手与自由火炬》。左面的漫画上方有一个人,他正在用力摇动闸门的卷轴,升起的闸门上写着:美国对英国的援助。右面的漫画中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的带有镣铐的巨手象征着苏联。该漫画的寓意是
A.美英两个大国操纵了世界局势B.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C.美国援英实则遏制苏联D.反法西斯国家同仇敌忾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前后,日本曾一度以为北进时机到来,想集结兵力对苏开战,但此计划终未实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70%的陆军和近1/3的海军深陷于中国战场而不能自拔,兵力难以抽调……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也有力支援了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作苏德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就发出《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的决定》的指示,指出目前时期中共的任务就是要“同英美及其他国家一切反对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的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

美国总统罗斯福多次表达他对中国的敬佩之情,称“中国军队对贵国遭受野蛮侵略所进行的英勇抵抗已经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赞誉”;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英国遭受德国空军狂轰滥炸的危急之中发表演说,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盛赞“中国人民之奇异实力”;斯大林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为鼓舞苏联人民的士气,同样提出“效法中国”的口号。

——据姜廷玉《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王真<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整理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除了提供金钱与物资援助,1941年夏美国空军志愿人员组成“飞虎队”,与中国空军共同对日作战,并取得了显赫战果;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共同开辟“驼峰航线”,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向中国运送了85吨战略物资和战斗人员3.3万余……各国还派遣医疗队来华工作,其中以美国医疗队(包括白求恩医生),印度援华医疗队(包括柯棣华、爱德华、巴苏华医生)最为有……美.国记者斯诺用自己朴实的文字和大量真实的照片,向全世界人民深刻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介绍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革命斗争实况……许多中外读者正是读了斯诺的书和报道,才终于弄明白了国共两党的本质区别,有些人因此而走上了中国共产党所指引的道路。

——据王跃如《战时美国对中国空军的援助》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各国支援中国抗战的方式,并分析其对中国抗战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坚决要在其军事力量所能控制的东欧的势力范围内建立对苏联友好的政府,从而把东欧这条入侵苏联的危险走廊变成保卫苏联的安全地带。这表明雅尔塔体系
A.具有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B.体现了美苏争霸的性质
C.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发展D.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2020-07-09更新 | 3958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材料 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爆发。9月,德第6集团军从城北突入市区,与苏第62集团军展开激烈的巷战。在城区,曾任驻华武官的苏第62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将军根据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巷战经验,决定在斯大林格勒因地制宜予以运用。他琢磨出一套轻便灵活的强击队战术,然后将部队分散到每一个街区,每一座楼房,每一个楼层,甚至每一个房间里,为“一块砖一寸土而激战”。巷战期间,苏军还通过渗透行动和发动夜袭战频繁偷袭、增援、调动,占据战场主动性。德军空地步坦火炮的立体化协同作战优势逐渐丧失,只能依靠步兵与顽强固守的苏军进行武器装备对称、以逐巷逐楼反复争夺为特征的城市作战。德国将军保卢斯所率领的第6集团军精锐,就这样被巷战绊住了腿脚,最终走向覆灭。此战为后来的城市防御作战,在扬地利之长、避实力之短,开展不对称作战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意义。
8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就斯大林提出的战后要削弱德国的想法如此回答:“英王陛下政府还没有做出任何关于肢解德国的决议。但是原则上不反对肢解德国。”1943年,艾登提出了四种不同的重新划分德国版图的政策。1944年英国战时内阁副首相艾德礼提出:“我们想要德国能够支付战争赔款,我们想要尽量减轻占领军的负担,而且我们认为德经济的复兴对于欧洲的经济繁荣是非常重要的。”艾登认为赔款和肢解问题确实要放在一起考虑,而且肢解问题要慎重考虑。在对德占领初期,英国与法国在对德政策上有着微妙的关系。1946年到1947年,英国着眼于加速西方占领区的合并和统一;排除苏联插手西方占领区事务,特别是排除苏联加入对鲁尔的国际共管的可能性。

——摘编自鞠维伟《英国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处置德国的政策研究(1943—1949)》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及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德政策变化的原因。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美国、英国与苏联在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划分问题上,开始打起各自的算盘。在中国抗战问题上,美英认为:已经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达六年之久并做出巨大栖牲的中国,无论是对日作战还是战后有效地遏制苏联的势力,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样扑朔迷离的国际政治背景下,围绕中国是否加入同盟,以美英为一方与苏联之间不断进行讨价还价。1943年10月,美、英、苏、中在莫斯科签署了《普遍安全宣言》,声明:四国将采取联合行动,誓将这场反抗各自敌人的战争进行到底。四国认为,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有必要在国家不分大小、主权平等的原则基础上,在适当的时候尽早建立一个公认的国际组织。

——摘编自叶永坚《傅秉常与美英苏中<普遍安全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普遍安全宣言》签订时“扑朔迷离的国际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普遍安全宣言》签订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