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美英三国于194524日至11日,在雅尔塔召开了首脑会议。会议的议题包括战后处置德国问题、波兰问题、远东问题及成立联合国等议题,其中远东问题主要指苏联对日作战问题。三国以中国主权为代价,满足了苏联提出战后在中国东北有特权的要价,也保证了美国和英国在中国的政治利益,苏联则同意对德战争胜利后两至三月内参加对日作战。会议签订了《苏美英三国关于远东问题的协定》,因担心引起中国强烈反对,以及世界舆论的影响,苏美英三国将该协定作为机密不予公布,而是等待合适的时机迫使中国同意,因此这一协定也称《雅尔塔秘密协定》。该协定是二战后苏美英瓜分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张少冬《雅尔塔秘密协定对战后中国的秩序安排研究》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签订《雅尔塔秘密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会议产生的主要影响。
2021-05-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927日,德国与意大利、日本正式签署《三国同盟条约》,希特勒期望凭借公开缔约的政治姿态威慑美国。1941年初,为促使日本牵制美国,配合德国的欧洲战略,希特勒开始调整对日政策,要求日本进攻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以此转移美国对欧洲的注意力。尽管日本始终未就参战时间给出明确答复,但希特勒坚信“德国可更好地引诱日本去攻取新加坡。”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为适应战争形势变化,德国要求日本向北进攻苏联。面对德国一再施加的外交压力,日本以“正在进行军事准备”、“避免过早引起苏联注意”等借口敷衍,并不断强调美国对日本的威胁,实则不打算对苏作战。与此同时,美国趁德国无暇西顾,加大对英国的支持,使得美德海上摩擦日渐升级。德国只得再次调整对日政策,鼓动日本对美国开战。127日,日军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11日,希特勒在帝国议会演说中正式对美国宣战。至此,德国在尚未征服英国与苏联之际就开始了与美国的战争。

——摘编自李朋、罗一焜《1941年纳粹德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纳粹德国对日政策调整内容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纳粹德国对日政策调整造成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战后,美国总统威尔逊希望建立国联,美国可以藉此确立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主导地位,而英国最为关注的是保持自身霸权和海上霸权。巴黎和会开幕前,威尔逊会见了英国外交官员德比尔,德比尔向威尔逊指出:英美在殖民地问题和海上自由问题上存在分歧。威尔逊将国联放在第一位,和约内容居于次要地位,英国也愿意在不涉及它的要害利益的前提下与美国合作。在殖民地问题上,威尔逊表示他愿意在未来国联的监督下由英国控制前德国的殖民地,另外,他建议两国海军“在世界海上警察"方面进行合作。

——摘编自韩莉《竞争与妥协:巴黎和会上的美英关系》

材料二   在雅尔塔会议上,苏、美、英三大盟国领袖就一系列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达成协议,该协议受到苏、美、英三国及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的普遍欢迎。丘吉尔为雅尔塔会议的成功向斯大林说:“战火烧掉了过去的误解。”但雅尔塔会议结束两周后,驻罗马尼亚的苏军就解除了向示威群众开枪的旧罗马尼亚军队武装,建立起罗共领导的民族民主阵线政府。在波兰,美国将其当作依靠雅尔塔协议打入东欧的试验田,但18名政府成员中只吸收了前流亡政府的三名成员,无法影响波兰政府的政策。美国还背弃雅尔塔协议,公然走上分裂德国、分裂欧洲的道路。

——摘编自王贵正《雅尔塔会议的大国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后英美关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雅尔塔会议。

4 . 材料一   1999324日至1999610日,北约以“保护人权”之名,对南联盟发动了代号为“盟军”的空袭行动。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北约指挥机构向一线部队下达命令只需3分钟,配合由GPS制导的巡航导弹、激光制导炸弹和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实现了信息与火力一体化,基本做到了“发现即摧毁”。

北约共出动飞机32000架次,使用了大量杀伤性能极强的新式武器,造成南联盟2400多名平民伤亡,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大批医院、学校、工厂、商店、发电厂、桥梁被毁,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南斯拉夫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的损失。

——摘编自《科索沃战争启示录》

材料二   北约1999年春对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发动的战争可能会成为欧洲觉醒的一个起点,它使欧洲意识到如果想要在国际舞台上特别是在自己所在的大陆上维护自己的政治存在的话,那它就必须拥有自己的防务。

——法国前国防部长米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索沃战争体现了哪些新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索沃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521日,德军到达英吉利海峡沿岸,分割了英法盟军的战略正面,并封锁了加来海峡,阻止英军的增援。英法盟军约40个师被包围在比、法边境的敦刻尔克地区,三面受敌,一面濒海,处境极为危急。正当盟军危在旦夕时,希特勒却突然下令坦克部队停止追击。

希特勒这一命令为盟军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5月26日18时57分,英国海军开始执行从敦刻尔克撤退的“发电机计划”。8500艘各类船只,从巡洋舰到小帆船,涌向敦刻尔克海岸。盟军在空军掩护下,乘船向英国撤退了33.8万多人,撤退时武器装备丢失殆尽,接运撤退的舰船损失很大,还有302架英国飞机被击毁。6月4日,德军占领敦刻尔克,俘虏法军4万余人。这就是被西方称之为“战争史上一大奇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摘编自段苏权《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刻尔克大撤退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敦刻尔克大撤退得以成功的条件及意义。
2021-05-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