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5 道试题
1 . 二战期间,丘吉尔就把某战役看作是大英帝国“命运的关键”,因为其不仅与“战争血液”—— 石油有关,而且是大英帝国得以维系的生命线和“腰带扣”。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不列颠空战B.阿拉曼战役C.中途岛海战D.诺曼底登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

三、铁路与公路交通。西有平汉铁路,南有陇海铁路,东有津浦铁路,有菏泽经濮县虽公路有破坏,因平原关系,无大妨碍,仍可通车。

四、……(辖区)共18个县城,大小市镇200余个,村庄万余个,人口有300万。

五、……在粮食方面能自给有余,村庄相距有二三里,村村有沟道,便于开展游击战争。

……

七、群众组织,有自卫队、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

八、群众武装,一般每县有个独立团,县长兼团长;有的有个基干大队;根据地内有游击小组。

——摘自《冀鲁豫边区的概况》(1940年4月)

材料二   你们在去年一年打了大小几千次的仗,打死五万以上的敌伪军,打退了常常几倍几十倍的敌人进攻……收复了许多的失地,许多抗日根据地的面积和人口是扩大了……你们的大功劳,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各国人民也已明白。

——摘自《中共中央向敌后军民致贺电》(1944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日根据地对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贡献。
2020-07-09更新 | 3954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铁路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年11月,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德黑兰会议上商定,1944年5月由美英盟军在法国北部地区登陆。此时,在苏德战场,苏军已发动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法西斯德军一再溃退,希特勒只好把大量预备队和西线兵力东调。盟军在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前,对敌情作了广泛而周密的侦察,对希特勒的部署方案了如指掌。盟军在拟定登陆作战计划时认为,可供登陆的方向有法国北部和南部,根据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迅速指向德国腹地的战略意图,盟军以法国北部为主要登陆方向。德军西线的防御作业进展非常缓慢,主要防御工事迟迟未能完成。在对盟军登陆地点的判断、抗登陆作战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指挥的协调上,德军最高统帅犯了重大的致命错误。诺曼底登陆战役,对于加速纳粹德国的崩溃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彭训厚《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登陆战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历史意义。
4 . 如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太平洋战场上的一次重要战役。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由于美国对日本本土轰炸导致此役
B.此战役美国以少胜多取得巨大战果
C.日本开始失去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D.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5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针对不同的国家分别制定了侵略计划。根据如图判断,德军该次行动实施是计划名称是
A.施里芬计划B.曼斯坦因方案C.巴巴罗萨计划D.黄色方案
2020-02-11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七县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时间:历史学是时间的科学,某些年份是承载着深刻的历史意义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一切似乎都已经水到渠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层得到了管理国家的领导权……启动了一场思想解放的运动,改革的思想取得了主导权;出访日本及一连串的外资谈判,让沉重的国门一点一点地打开……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材料二:英国史学家伊恩·克肖在其著作《命运攸关的抉择》中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美、德、日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政治决策。前三章的目录如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年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有何突破。
(2)根据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选择其中一个国家,用相关史实阐述这个国家在1940年是如何进行抉择的。
2020-01-17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在中国设立分部,全面负责对华宣传。为促进美国战争目标和对华政策目标的实现,战争信息署中国分部通过一系列对华宣传项目,将中国描绘成一个正在崛起的抗日英雄国度。随着美国对日反攻路线出现变化,在美国决策者的战略构想中,将中国塑造成负责任的国际大国是美国对华宣传的重要工作。此外,战争信息署从西方文明优越论视角,把中国看成是一个贫困落后、亟待用西方制度和技术进行“改造”的典型。……在战争信息署看来,它不但要通过话语力量给予中国人战斗勇气,促进中美合作,还要改变中国人“陈旧”的思想,为国民政府的“改革”引入美国的观念和制度,为战后缔造远东和平培养中国人的大国意识和合作理念。应该指出的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国家利益,战争信息署构建的中国形象经过特殊剪裁,没有完全反映中国现实,它体现了美国对中国想象与认知的局限性。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中的中国形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战争信息署宣传的中国形象及其目的。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战争信息署所宣传的中国形象。
8 . 二战中,各国政府颁布战时经济法令,建立战时经济体制,改组工业结构,采取更多的直接干预经济手段,动员全部人力、物力、财力和生产能力,为战争服务,实行强制的经济政策。这说明二战
A.促使政府机构开始改变职能
B.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
C.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
D.使各国都采用统制经济政策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戴维雷诺兹指出,“战时的英美关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婚姻,伴随合作旋律的持久音调是竞争。在维护两国作为公认大国的合作框架内,英美却在设法夺取优势和有利地位,这的确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戴维·雷诺兹《霸权与冲突的世界》

材料二   斯大林曾指出:“在我们的时代想不顾各种条约,一下子就挑起战争,并不是那么容易的。”1941年5月,希特勒副手鲁道夫赫斯私自公开飞往英格兰之后,苏联更加怀疑来自英国的情报。苏联对各方提供的德国即将入侵的情报持怀疑态度,自然地影响到其他方面,比如迟迟没有动员导致兵员不足。……大批富有经验的将领在肃反中遭清洗,随之而来的就是对闪电战、新技术装备等没有重视。……入侵邻国建立“东方战线”后,沿新国境线构筑新防线的进度“迟缓得令人不能容忍”。战争爆发几天之后,苏军统帅部发现错误地判断了德军的主攻方向,匆忙改正。不久更惊讶的发现这些“东方战线”地域的居民把德军当作“解放者”看待,对苏联抱着冷淡和不合作态度。

——摘编自《试析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严重失利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39—1942年英美“实用主义婚姻”形成的主要步骤,并分析“婚姻”形成的影响。
(2)阅读材料一,概括苏联在二战初期失利的原因。
10 . 【历史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到1940年12月中旬,英国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资金购买武器。这一情况使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种既可以帮助英国继续战斗,又不违背美国形式中立的方法,并提交给国会讨论。美国国会经过长时间辩论,于1941年3月10日通过了租借法案。租借法的正式名称为《加强美国防务法》,该法案规定:授权总统可以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军事物资,给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重要关系的国家政府。

对于租借法案,美国总统杜鲁门曾有高度的评价:“毫无疑问,《租借法》所花费的钱拯救了许多美国人的生命。通过《租借法》而装备起来的每个俄园、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士兵,当他们投入战斗的时候,就会大大减少我国青年在争取战争胜利中所面临的危险。”

——摘编自郝健《二战期间美国对华和对苏租借援助的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制定租借法案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历史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