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8年4月,当捷克斯洛伐克面临德国侵略威胁之际,苏联通过了援助捷克的决议,还建议苏、法、捷三国就采取军事措施援捷一事进行谈判。与捷克签订了互助条约的法国政府认为,它只能在英国也声明援助捷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履行援捷义务。但是,英国根本不打算援助捷克。它们的这种立场,使得苏联试图根据国联原则和英、法达成协议来阻止德国扩张的集体安全政策再次严重受挫。同年9月底,英国牺牲捷克主权利益的杰作,即一纸《慕尼黑协定》,实际,上断送了1935年的《苏法互助条约》,使苏联在国际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地位,同时使它更感到帝国主义联合反苏的危险性。

——摘编自罗志刚《英国和战前苏联欧洲集体安全政策》

材料二   二战爆发后,希特勒采取出奇制胜的战略进攻法国。在法国和比利时之间集中的大量英法军队全部陷入德国的包围,造成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年6月,德军攻陷巴黎,之后,积极准备进攻英国。1940年8月,德军向英国进行狂轰滥炸。面对法西斯德国的进攻,丘吉尔极力寻找对策。此时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发动了苏德战争。苏德战争的初期,苏联实力引起美国极大的关注,为了摸清情况,罗斯福派人访问莫斯科,并就美国援助苏联武器交换了意见。斯大林在1941年7月发表演说时说:“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的自由、民主进行战争,将同欧洲、美洲各国人民结成统一战线”。

1941年12月,美国倡议,由所有对轴心国家作战的同盟国家签署一项共同宣言即{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杨春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前欧洲集体安全术能构建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021-02-05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30年代的世界局势并来像美国所希望的那样向前发展,反而出现了越来越不利于美国的变化,最终迫使美国走上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道路。德国的扩张和法国的投降、英国的削弱对于美国推行的“欧洲均势"政策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对美国继续在欧洲事务中施加影响极为不利。东南亚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战略资源历来是美国的必争之地,日本的南下侵略行动势必同美国的利益发生冲突,日本不仅大谈其所谓的“大东亚新秩序”,拒绝美国“共网合作维持太平洋地区现状”的要求,而且悍然出兵侵占印度支那。1941年12月7日史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活动基地珍珠港实施了突然袭击,公然以报复手段肃清英、美想掌握东亚霸权的“惯技”。日本炸弹在美国人头上爆炸后,笼罩美国的一切孤立主义、和平主义、经济利益和军事力量的顾虑统统被一扫而光。

——摘编自刘国玲(论二战中美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原因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美国从中立到参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中美国参战的影响。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二战爆发后,英国的战时宣传立即启动。1939年9月7日,新闻部正式形成,专门设有对美国的宣传部门。英国对外宣传的媒体主要是广播……英国驻美国的宣传机构有英国信息图书馆、英国新闻社和英国驻美大使馆。为了获得美国人民对英国的支持,英国在美国组织了一些规模大小不一的亲英团体,多次开展演讲和聚会等活动。

1939年9月至1940年4月“奇怪战争”期间,英国的宣传并没有大张旗鼓,影响有限。这一时期,英国政府试图改变弥漫美国的孤立主义舆论气焰,使美国人相信,德国胜利将会损害美国的利益和安全。1940年8月“不列颠之战”开始,英国宣传的目标十分清晰,即向美国显示英国在获得美国进一步的援助和支持下,一定会夺取最后的胜利,同时,对美国宣扬一种英美共同建立世界美好未来的思想。1941年下半年,英国宣传致力于进一步在美国扩大影响。英国信息部与英国驻美大使馆、信息图书馆和新闻社组成联系紧密的宣传网络。

——摘编自张瑾《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初期英国对美国宣传的影响。

4 . 材料1941~1945年,美国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数量惊人……这些物资总价值约为102亿美元。加上各种劳务费,如美国船只的运费,为苏联修理船只的费用,以及为苏联培训飞行员和海员以驾驶飞机和船舰等需要的费用,这些费用约为7亿美元。因此,美国对苏联的租借援助的总价值达到了109亿美元。……根据美国历史学家德怀特·杜蒙德估计,美国全部援助截止1945年底达到490.96125亿美元,其中对英联邦援助约307.53亿美元、苏联约111.41亿美元、法国23.77亿美元、中国13.35亿美元。

——摘编自丛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苏联援助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美国对苏联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苏援助政策的作用。
5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美国日益受到纳粹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德国入侵西欧后,罗斯福政府决定加强对外处境困难、财政拮据的英国的援助。1940年12月17日,罗斯福总统发表讲话,提出美国可以借出军火,并用生动的比喻加以说明:假设邻居失火,我只能把浇园的水龙带借给他去灭火,而不应让他事先付钱买这条水龙带,待火灭后邻居原物送还即可。他还说:"美国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 1941年3月11日,参、众两院通过的《租借法案》经罗斯福签署后正式生效。法案授权总统可以以出售、交换、转让和租借的形式向被认为其防御对美国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资、粮食等任何军需品。该法案的通过埋葬了中立法,是美国由孤立主义走向参战的决定性重要步骤。据此,美国共向英、苏、法、中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500多亿美元的物资。到日本投降前夕为止,英国受援最多,为270亿美元。美国对苏联的援助, 在排除了国内孤立主义势力的反对以后从1941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到1945年9月20日止,美国实际运抵苏联的物资总值为102亿美元, 加上其他费用, 共计109亿美元。1941年5月6日,罗斯福正式宣布,《租借法案》亦适用于中国,到1945年9月3日止,美国给予中国的援助为8.45亿美元。
——摘编自刘子靖《罗斯福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实施租借法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租借法案的特点及其影响。
6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成功地使《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中还包括了一项条约,规定签字国不得增加在西太平洋的基地设施和防御工事。英国保证在香港及东经110。以东区域均不建立或扩建海军基地。……一旦战争爆发,日本所处的天时地利便可以占据优势,可以迅速将兵力投送到西太平洋的任何角落。《四国条约》规定,日本、美国、法国和英国不得干涉彼此在太平洋的属地。《九国公约》规定:所有对中国提出特权要求的国家必须尊重中国政治和领土的完整。这种虚幻的保证使日本大受其利,在东亚确立了海上霸权。摘编自主元连《美国海军争霸史》材料二1940年秋季,日军参谋长杉山元认为:“从窘境看,想独立的解决中国事变几乎没有希望了,中国事变的解决,只有作为综合欧亚国际大变化的一环,才有解决的希望。”7月2日,御前会议基本上按陆、海军上报的原案通过了《帝国国策纲要》。《纲要》确定:“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帝国均将以建设‘大东亚共荣圈’……为方针”,“帝国依然向处理中国事变目标前进,并为确立自存自卫基础,跨出南进的步伐”。为此,日本决心“不辞对英美一战”。张继平、胡德坤《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日本也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日本决心向英美开战的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