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材料   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只有苏联一国给中国以巨大援助,英美一个大搞远东慕尼黑,另一个大做军火生意。中国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1939年以后美国对华援助有所增加,从当年9月到194112月这段期间,美国援华贷款总计1.7亿美元,但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战场的巨大需要。而美国的对日经济制裁,首先是仅有象征意义的“道义禁运”,到19407月,仍未把日本所需要的石油和废铁包括在内。194112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美国对华援助持续增加。中国抗战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英美得以渡过了最困难的一段时间,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摘编自齐世荣《中国抗日战争与国际关系(1931~194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对华政策转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2 . 材料   19407月,纳粹德国对英国本土实施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包括伦敦在内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遭到重创。数万民众无处躲避,只能自发前往地铁站、教堂、地下室等地寻求庇护。大规模的人口聚集带来公共安全隐患和传染病风险,数量庞大的工人缺少安全的休息场所,也为战时生产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因此,在英国共产党的呼吁和《工人日报》等舆论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开始主导民众防空设施的建设,并在地方机构和志愿组织的协助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民众防空体系,为伦敦市民提供了伙食、医疗等基础保障,维护了伦敦民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水平。防空洞生活的有序开展得益于社会各界协作和全民参与,其过程不仅表现出英国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乐观精神,也改善了政府与民众的关系。

——摘编自赵媛春《二战时期伦敦民众防空体系及防空洞生活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原因及其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时期伦敦民众建设防控体系的意义。
2022-01-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硫磺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间爆发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945年2月19日至3月26日。硫磺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之一,日本军坚守该岛,并利用其松软的土质与天然的洞穴修筑工事,包括永久性防御工事、火炮伪装、地道等,还驻守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部队,美军历时一个月、付出相当重的伤亡才占领日军防守的硫磺岛,最终美军伤亡共计28686,日军只有1083人生还。

材料二   20世纪是人类战争历史运动大趋势出现转折的世纪。其总趋势是从向上发展达到无限化总体战争的顶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下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有限战争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摘自李巨廉《战争历史运动座标上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硫磺岛战役爆发时亚欧战场的主要形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二战后人类战争“下降而进入到一个新的有限战争时代”。
2021-08-1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苏联已经在卫国战争中取得了优势,反攻已是必然,所以英美都要首先考虑到阻止苏联进一步在欧洲扩大自己的优势。英美盟军为履行美、英、苏首脑在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上达成的关于在西线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协议,决定在法国诺曼底地区登陆,向纳粹德国的军队发起反击。7月24日战役结束时,盟军共投入288万人,5300多艘战舰和近1.4万架战机。德军投入的兵力达51万人。战役中,盟军共消灭德军11.4万人,击毁坦克2117辆,飞机245架。盟军方面约有12.2万将士牺牲。艾森豪威尔在诺曼底登陆后说:“毫无疑问,诺曼底战场是战争领域所曾出现过的最大屠宰场之一,那一带的通道、公路和田野上,到处塞满了毁弃的武器装备以及人和牲畜的尸体。我所见到的那幅景象,只有但丁能够加以描述。一口气走上几百码,而脚步全是踩在死人和腐烂的尸体上。”此后,盟军继续向欧洲腹地推进,在3个月的时间里相继解放了法国和比利时等国,并攻入德国本土。

——摘编自《硝烟诺曼底》


(1)根据材料,指出美英开展诺曼底登陆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诺曼底战役的特征及其影响。
2021-08-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6届高三一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材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绥靖主义泛滥是促使二战迅速爆发的催化剂。面对日本发动并不断扩大侵华战争,英美等国企图以牺牲中国来维护自身利益,并未对日采取任何实质性制裁措施。美国驻日和驻华大使都认为,美国对于中日战争的发展无能为力,“应该告诉中国官员,不要指望美国会有重大的经济、政治或军事援助。”193710月,张伯伦在内阁会议上表示,中国抗战“已经濒于崩溃。”然而中国最终并未成为亚洲的捷克斯洛伐克,这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揭露和不懈斗争息息相关。“远东慕尼黑”的破产,更深刻地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

——摘编自王斯德等《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主要大国的战略演变(1931~1941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等国推行绥靖主义的实质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远东慕尼黑”最终破产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8月,美英两国联合发表《大西洋宪章》,表达了两国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但在其适用范围上,两国产生了分歧,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我深信如果我们要达成稳定和平,就必须让落后国家开发起来。我不相信我们能够一方面作战,反抗法西斯奴役,同时却不去努力,让全世界人民自落后的殖民政策中解放出来。”英国内阁则认为“大西洋宪章是针对我们希望救离纳粹暴政的欧洲国家而发,不是用以处理大英帝国的内政事务,也不是用以处理美国与其殖民地,例如同菲律宾之间的关系。”面对分歧,美国进一步明确其反对殖民主义的立场,美国助理国务卿威尔斯说:“如果这场大战事实上是为解放人民而战,他就必须使得全世界以及美洲世界的人民的主权平等,我们的胜利必须带进全体人民解放的列车里,帝国主义时代已经完结。”这一主张得到苏联、中国等国的支持,二战后得以实践。

——摘编自【美】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大外交》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适用范围上的分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英两国分歧,评价美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立场。
2021-05-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他们(指美国和英国——下同)尊重所有民族选择他们愿意生活于其下的政府形式之权利;他们希望看到曾经被武力剥夺其主权及自治权的民族,重新获得主权与自治;

第四,……所有国家,不分大小,战胜者或战败者,都有机会在同等条件下,……参加世界贸易和获得世界的原料;

第五,他们希望促成所有国家在经济领域内最充分的合作,以促进所有国家的劳动水平、经济进步和社会保障;

第六,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

第八,……如果那些在国境外从事或可能以侵略相威胁的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武器装备,则未来的和平将无法维持;解除这些国家的武装是必要的…..

——节选自《大西洋宪章》(19418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福共同签署)


(1)依据材料,概括《大西洋宪章》提出的基本主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西洋宪章》的影响。
2021-04-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对英国来说,尽管到19416月,随着德军东进入侵苏联而大大减轻了对其本土的威胁,事关帝国生存的地中海和中东局势依然严峻,更有甚者,日本在确立了南进战略后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决策层认为,仅靠美国援助而不参战,英国将无力打赢这场战争。受困于国内形势,罗斯福在二战爆发后采取了以物质援助而非直接参战的策略来帮助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抵抗德意志的侵略。于是两国首脑于19418月举行大西洋会议关,并签署了《大西洋宪章》。该文件宣布对德战争的目的和战后和平的处置,同时表明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承认法西斯通过侵略造成的领土变更,摧毁纳粹暴政后重建和平等。对此,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这项联合宣言的影响深远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美国在名义上仍属中立,却同一个交战国发表这样的宣言,仅就这一件事而论,就是惊人的。”

——摘编自《<大西洋宪章>与罗斯福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两国举行大西洋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西洋宪章》签署的积极作用。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欧洲和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73日,斯大林在他那著名的演说中,发出了要与欧美各国人民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庄严声明。丘吉尔和罗斯福从各自国家利益出发,对同苏联合作采取了积极态度。但英美军事当局对苏德战场普遍作出悲观估计,认为苏联的抵抗难以持久。当时,罗斯福和丘吉尔都急于摸清苏联的真实情况,以协调对苏政策并考虑与苏结盟,否则美英正在筹划的会晤也将受影响。在这种急迫形势下,正在伦敦安排会晤事宜的美国总统顾问霍普金斯主动提出赴苏访问。他在征得罗斯福同意后,于7月底飞往莫斯科拜会斯大林,了解苏联的实际情况,准备为罗斯福和丘吉尔的会晤提供第一手材料。89日至13日,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了二战爆发后的第一次会晤,史称大西洋会议,双方签署了大西洋宪章。

——摘编自李铁城《大西洋会议和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西洋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西洋会议召开的主要影响。

10 . 材料日俄战争以后,日美矛盾成了远东太平洋地区的主要矛盾。此后美国主导的华盛顿会议进一步加深了日美在亚太地区的矛盾,美国作为日本战略敌国的形象日益清晰。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扩张严重侵犯美、英、法等西方大国的利益,进而日本开始实施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亚太目标,美国被迫改变传统的孤立主义和“先欧后亚”的外交政策,对日本采取以经济制裁为主的措施,意图遏制日本的扩张,使日美之间的矛盾趋于激化。二战爆发和1941年《日苏中立条约》的签订,更加有利于日本南下东南亚和太平洋区域的扩张。随着东条英机上台组阁,日美之间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当日本军事准备完成后,东条首相立即召开联席会议,决定对美国立即开战,这一决定在121日得到了天皇的批准。194112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摘编自王储、邓永发《珍珠港事件之前的日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珍珠港事件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