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两次世界大战】

材料   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下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相关漫画。



提取一幅或两幅漫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妥协”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 . 【知识应用与核心素养】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材料   战争动员,是指国家为了进行战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将军事、经济、科技、政治、外交等社会生活领域由平时状态转入战时状态,统一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战争服务的活动。舆论动员作为战前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备受关注。战前舆论动员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舆论引导、心理影响和法理争夺,使己方“师出有名”,获得使用武力的正义性、合法性,并进行最广泛的战前动员,凝聚军心民意,鼓舞部队士气,调动军民参战、支战的热情,创造国内同仇敌忾的氛围;同时揭露和攻击敌方发动战争,使用武力的非正义性和非法性,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和其他方面的支援,创造有利于己方军事斗争的国际环境。

——摘录自曾凡解陈金琳《战前舆论动员略论》


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内某国领袖的身份发表战前动员讲话。(要求:明确表明身份,中心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不超过300字)
2022-09-08更新 | 21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恩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三十年度国立、中大、武大、浙大、西南联大招生“中外地理试题”(非理工组试题)

1)四川为中国民族复兴根据地,其故安在?试就地理、地形、物产、人口诸端,分别说明之。

2)试由广州乘火车赴胪滨(今满洲里市,内蒙古),列举沿途所经重要城邑十处。

3)日本在贸易经济方面,依赖于美国者甚多,试略述之。

4)目前在德国控制下欧洲国家有几个?试列举其名。

——徐咏平编著《到大学之路》


研读材料后,你必然会有一些启发,谈谈这些启发对提高你的学科素养的作用并予以阐述。(要求:作用要具体明确,阐述要史论结合。)
2022-03-01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难点05 开放性试题的答题思路与注意事项-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现代著名战争摘选

世界近现代著名战争摘选
时间名称交战国结果影响
公元1815滑铁卢战役法国一英、普鲁士法国失败拿破仑帝国彻底覆灭,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
公元1916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德国一英法各有胜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
公元1942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一苏联苏联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胜利的转折点
公元1942中途岛海战美国一日本美国胜利日本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为盟军反攻奠定了基础
公元1980~1988两伊战争伊朗一伊拉克均损失惨重死亡约100万人,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极大削弱,最终停战

——摘录自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


根据表中相关信息,选择一场或者几场战争并围绕战争与人类安危、战争与国家存亡、战争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题,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图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反映该漫画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1-05-0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苏开通了西北国际通道。该通道从苏联萨雷奥泽克到中国境内的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925公里。据统计,1937年到1941年,中国向苏联购买飞机997架,坦克82辆,火炮1000余门,机枪5万余挺,冷车1000余辆。这些物资90%以上是通过西北国际通道运抵中国。

1937—1944年,中国运交苏联的产品有钙砂、纯铸、锡、铅等矿产,还有大量的茶叶、桐油、生丝、羊毛、驼毛及羊绒、皮张等,这些物资大部分在星星峡、哈密等处交货。西北国际通道是中国境内延伸距离最长、运行时间最长、也是最安全的国际交通线。

——摘编自尚季芳《论西北抗战大后方的地位》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苏西北国际通道”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021-04-25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为20世纪3040年代中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事年表。

时间空间事件
1931918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抗战开始。
193777北平“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开始全面抗战。
19399波兰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开始。
19408中国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中国抗战胜利的信心。
1941622苏联边境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扩大。
1941127美国夏威夷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
194545德国苏军攻占柏林,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194592东京湾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194599南京中国战区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宏观解读材料信息,得出一条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8 . 阅读下列材料

——摘编自王帆《当前影响国际安全的因素》


在材料中提取2条或2条以上信息,自拟题目,结合17世纪至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论证。(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论证充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如果海浪冲掉了一块岩石,大陆就减少。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朋友或者自己失去家园。每个人的死亡都是我的哀伤,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所以,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这是英国玄学派大诗人约翰·多恩《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中最著名的一段话。

在1623年的伦敦大瘟疫中,时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的约翰·多恩罹染重病,凶多吉少。生死攸关的紧急时刻,凭藉纯金般的信仰,恪守“尽心、尽性、尽意爱主”及“爱人如己”的诫命,写下本书。全书共有23章(篇),每一章又分为三个部分,其中,“思考”部分是对由病引发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深思和反省;“自我勉励”是作者与上帝的对话,其中既有娓娓的倾诉、也有约伯式的质问,更有痛彻心扉的忏悔;“祷告”主要是向上帝感恩和祈祷。《沉思录》是一部宗教祈祷文集,该书也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摘编自朱黎航《生命与信仰的叩问——评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生死边缘的沉思录>》


从材料中能得到多个历史认识或启示,任选其一,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逻辑合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10 . 《开罗宣言》
2013年12月1日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中国社科院等许多团体举行各种庆祝和纪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12月1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之际,中、美、英三国在埃及首都共同发表《开罗宣言》,确立了对日本的侵略罪行以及战后对日本的处理。1945年7月26日,三国首脑又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再次明确宣告《开罗宣言》所规定的条款必须实施。

材料二   


《宣言》原文:罗斯福总统、蒋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目标相一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材料   三战后的日本一直存在否定历史、否定《开罗宣言》精神的思想。近年来,其国内右翼势力更是动作频频,不断公开挑战《开罗宣言》的法律地位,政府中的右翼势力的公然纵容,使得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抬头,不仅继续否定历史,还试图通过修宪等方式竭力摆脱《开罗宣言》的束缚,突破战后国际秩序。因此,《开罗宣言》在日本各界遭受刻意冷落,甚至狡辩《开罗宣言》无非就是三个国家领导人的一个宣言,不能等同于国际法。还有日本右翼学者一再声称,日本并未在《开罗宣言》上签字,不具备法律效力。”


阅读材料,回答:
(1)“中国之领土,例如台湾、澎湖群岛”是怎样被日本窃取的?
(2)结合材料,批驳日本右翼的言行。
2020-04-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