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3930日,日本御前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战争指导大纲,提出的方针

(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东亚的团结。

大纲的要点还有:(一)排除万难,大致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对付美英进攻的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力量。为遂行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将应绝对确保的重要区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作为圈域。战争期间,自始至终要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二)努力避免日苏战争,积极改善日苏邦交,同时抓住机会调解德苏关系。(三)继续不断地对重庆施加压力,特别要扼制从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或对海上交通的妨碍,并伺机迅速解决中国问题。

——据《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指导大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政府颁行“战争指导大纲”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相互关系。
2022-08-2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波兰政府已经崩清且已无生命的迹象,这就是说实际上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于无效……。波兰已经成为可能对苏联造成威胁的种种偶然和意外事件的方使场所。苏联政府迄今为止一直是保持中立的,但它不能再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局势了”。“苏联政府对居住在波兰境内的同胞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些同胞被抛弃,任人摆布而毫无保障”,“鉴于这种局势,苏联政府命令红军总司令部所属部队越过国界,去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民的生命财产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苏联政府向波兰驻苏大使递交的声明(1939917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政府声明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政府声明的背景。
2022-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瓜岛(瓜达尔卡纳尔岛)是澳大利亚的门户,邻近日本。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失败后,决定继续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计划先在瓜岛修建航空基地。19428月美军在无意中发现了正在修建中的机场,便决定攻占瓜岛,作为反攻日本的一个起点。194287日上午,美军三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开始炮击瓜岛,并几乎未遇抵抗地登上了瓜岛。从19428月到19431月,日美双方起初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机场的争夺开始,最后发展成为双方的海陆空大战。最终,日本因无力进行消耗作战,而选择撤军。这次瓜岛大战是日本陆海军协同作战的第一次大败,也是盟军在南太平洋诸岛登陆作战的首次告捷。

——摘编自《血战太平洋之瓜岛争夺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军发动瓜岛战役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瓜岛战役对太平洋战争的影响。
2022-04-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大西洋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联名签发了一份电报给斯大林,他们在电报中答应提供尽可能多的军需品,并建议在莫斯科举行一次会议,拟订较为长期的计划。斯大林同意了这个建议。1941929日,英美联合代表团在莫斯科开始商谈。苏联提出他们需要的物资清单,西方国家的代表则说明他们可以答应提供每种产品的数量。议定书中列出美英两国提供的军需品,预定有效期为九个月,从1941101日起至1942630日止。这份议定书后来一般被称为《对俄国供应第一号议定书》。它并不包括任何现金费用的计算。就美国来说,这方面的交涉,随后将通过罗斯福和斯大林的一次交换信件来加以处理。114日,斯大林接受了这个建议。三天以后,罗斯福公布了交换的信件,并宣布苏联已取得租借援助的资格了。

——摘编自阿诺德·托因比[英]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联合代表团在莫斯科商谈援助苏联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宣布苏联取得租借援助资格的意义。
2022-07-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材料   一战进行到1918年时,美国参战,大批士兵和作战物资运往欧洲。德军统帅兴登堡意识到德国战败已经无法避免,决定在美军抵达前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即使无法打败英法联军,也能促成较为有利的和约签署局面。这年春天,德军发起了“春季攻势”,但功亏一篑。19187月,东线局势缓和,得到了适当补给的西线德军打算再一次进攻,试图席卷马恩河地区,继而进取巴黎。战役开始后,德军在初期占据了一些优势,但很快法军进行反攻。到了7月底,美军加入战局,本就伤亡惨重的德军无力再抵御。第二次马恩河战役彻底解除了针对巴黎一马恩地区的所有威胁,简而言之,此战是德国一系列胜利的终点,是协约国一系列胜利的开始。3个月后,协约国的胜利达到了顶峰。

——摘编自鸿渐《第二次马恩河之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意义。
2022-04-2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历史一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 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了战时第一次首脑会晤,史称德黑兰会议。会议的中心内容是研究并制订对德国作战的战略方针,即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关于远东问题,罗斯福谨慎地试探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斯大林提出,苏联在远东没有一个不冻港。罗斯福暗示有可能把大连变为自由港,并且指出,如果大连的地位获得国际保障,中国人不会反对。斯大林允诺:“一旦德国最后被打败,那时就有可能把必要的增援部队调到西伯利亚,然后我们将能联合起来打击日本。’

——摘编自方连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美芡三次首脑会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黑兰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德黑兰会议。
2022-04-21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北名校大联考2022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8月9日至1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停泊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规上举行大西洋会议。会后于8月14日发表了联合申明,即有名的“大西洋宪章”,主要内容有:反对强加于人的或不民主的领土易手:待纳粹暴政消灭后,重建世界和平等等。在讨论中,罗斯福嘲讽英国的殖民政策是“18世纪的方法”,要求废除大英帝国的特惠决定,开放市场。丘吉尔则反驳说,“他当英国首相的目的并不是来主持 大英帝国解体的”,但还是不得不同意把美国坚持的“贸易自由”“航海自由”“机会均等”等原则写进宪章。会议期间,美英两国还商定援助苏联抗击德国。9月24日,苏联政府宣布同意宪章的基本原则。

——据齐世荣 《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西洋会议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大西洋会议。

8 . 材料   1943年底,丘吉尔就对苏联红军在东线的节节胜利又喜又忧。他担心红军的西进将同时造成苏联势力在东欧的渗透,进而影响到英国的安全和利益。为此,丘吉尔希望和斯大林就双方的势力范围的划分达成协议,他们于194410月秘密达成“百分比协定”,双方瓜分了东南欧各国。但是,丘吉尔知道靠“百分比协定”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两国的利益冲突,他希望能建立“美英联盟”,一旦发生国际争端,保证美国与英国步调一致,共同与苏联抗衡。战争后期,每当英苏利益发生冲突,丘吉尔就会求助于罗斯福,鼓动后者采取对苏强硬态度。

——摘编自黄亚红《试论英国冷战政策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与斯大林达成“百分比协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丘吉尔与斯大林达成的“百分比协定”。
2022-05-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中毕业班考前定位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12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1942年初,日本攻占马来西亚后,开始攻打缅甸,日本用于进攻缅甸的军队大约有6万人,大大超过英国在缅甸的防务力量。3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府仰光,企图切断滇缅公路。此时,在英国的求助下,中国方面以杜聿明为代理司令长官,集合中国精锐力量的中国远征军约10万人向缅甸进发。

日军在占领仰光后,分兵三路北进,右翼英缅军一师放弃马格威北撤,改守仁安羌,日军以七千之众迅速包围英缅军一师。英缅军总司令急电中国远征军,请求支援被包围在仁安羌的英军。419日,新38师以1121人的兵力,击败七倍于我国的日军,收复了仁安羌油田,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消息传出,轰动了中、英、美三国,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得到西方社会的赞誉。

——摘编自张家德《中国抗日远征史》


(1)根据材料概括仁安羌战役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仁安羌战役的历史意义。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大规模运用。193991日德国闪击波兰,很快就致使波兰的空军力量几近瘫痪,这使人类意识到空军的强大威力。值得关注的是,英国的皇家飞行队在战争中保卫了英国,也对盟军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美国的“野马”飞机具有速度快、航程里数远的优点,在战争中也为美国夺取制空权作出了贡献。日本的“零”式战斗机是日本海军克敌制胜的决胜武器,还是第一种能够攻击陆上目标的舰载战斗机。它要比美国的“野猫”战斗机设备更精致,速度更快,航程也很惊人。美军对一架坠落的“零”式战斗机进行研究后,“地狱猫”战斗机产生了,从而结束了“零”式战斗机的不败神话。

——摘编自任广旭《科技对二战中通讯和武器装备进步的推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飞机在二战中得到大规模运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飞机在二战中的大规模运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