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9408月,为减轻经济封锁造成的困难,丘吉尔承诺英国政府将承担战后欧洲的经济工作,并建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尽量买进各种剩余物资以供将来救济分配之用。1941年,随着美俄参战成的形势恶化,显然要求对善后救济问题作新的探讨。19435月,美、美、俄三个主要国及中国达成联总(联合国善后数济总署)章程协议。其规定:设立一个负责战后救济物资分配的国际性管理机构;召开解决资金问题的联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4311月,有48个国家代表出席在美国大西洋城举行的联总会议并通过决议。它规定:各国应把本国国民收入的1%左右以外江形式供联总采用救济物资之用,美国是主要的资金供应国。受惠国对救济物资的的分配不受个人财力、宗教、种族或政治信仰影响。无力支付外汇的国家可同样接受救济物资而不使负责。之后,联总进行了一系列实际性的老生常谈工作,中国曾是最主要的受助国家。该机构于1948年解散。

——摘编自W·H,麦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合作与冲突(1941-1946))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联合国善后老生常谈总署的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成立的历史背景。
2021-08-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当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广播演说:“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这一切,在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对照之下,都已黯然失色了”,“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6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声明,美国将尽一切可能援助苏联。斯大林同志在73日的广播演说中指出:“我们为了保卫我们祖国的自由而进行的战争,将同欧洲和美洲各国人民为争取他们的独立、民主、自由的斗争江合在一起。这将是各国人民争取自由、反对希特勒法西斯军队的奴役和奴役威胁而结成的统一战线。”1941712日,苏联和英国在英斯科签订两国在对德作战中共同行动的协定。726日,美国和英国宣布冻结日本资产。

——摘编自段苏权《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苏三国领导人发表演说与声明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苏三国领导人演说与声明的作用。
3 . 论及某一历史性文件的作用,学者评价道:它提出的对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目的和进步民主的重建战后和平的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般原则,对于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打败德、日侵略者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这一历史性文献发表的背景不包括
①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
②日本占领缅甸、荷属东印度
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④苏美英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联合行动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5-12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远东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为履行在雅尔塔会议上的承诺,于19458-9月间对法西斯日本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协同苏军作战的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和外蒙古(今蒙古国)军队。作战地区主要在中国东北境内,同时在朝鲜北部、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也采取了军事行动。远东战役的战场辽阔,地形复杂。为实现大纵深和快速度的进攻,苏军以压倒优势的兵力对日本关东军发动了突然袭击,实施重点突破,东西夹击,并在第一梯队集中大量坦克和机械化兵团迅猛推进,在短短的10多天里歼灭了号称百万大军的日本关东军,从而迫使日本最终接受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后,苏联将东北境内的工业企业直接作为其战利品

——据彭训厚《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远东战役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远东战役。
2021-05-0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021·全国·一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实现侵略扩张的野心,决定先吃掉波兰,解除其东方威胁,为尔后西攻英法、东侵苏联创造条件。波兰也视德国为主要威胁,结盟英法。1939年4月,德国制订“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集中主要兵力迅速突破和分割波军防线,尽快结束战争,将主力调至西线对付英法。波兰制订“西方计划”,其战略意图是在边境地区遏制德军攻势,待英法在西线参战后,向柏林和东普鲁士方向发动攻势,将战争推入德国境内,最后争取胜利。1939年9月1日凌晨,法西斯德国以与波兰的领土争议为借口,集中50多个师的兵力,从西里西亚、东普鲁士两个主要方向进行猛烈进攻,同时使用千余架飞机打击波兰主要战略目标。德军迅速突破波军在边境地区的防御,向纵深发展。波兰迅速崩溃,国家覆亡。

            ——摘编自安田《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稳定战局的努力及其失败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德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德战争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大西洋的军舰上举行会议,就当时国际形势、安排战后部署、确定对德对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签署共同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宣言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凡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改变,两国不愿其实现”;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遭到剥夺者,两国将努力设法予以恢复;保证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经济合作;赞同摧毁德国纳粹暴政后可以重建和平。还宣称,两国对世界美好未来的希望将以上述政策原则为依据。

同年9月,苏联政府发表声明,同意《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其他国家也表示支持《大西洋宪章》。中共中央也发表声明,宣称它表示了“英美打倒法西斯主义的决心,这种决心是完全有利于苏联,有利于英美,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的”。《大西洋宪章》成为后来《联合国宪章》的基础。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美大西洋会议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西洋宪章》的历史影响。
2021-03-29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九市(眉山、广安、遂宁、资阳、雅安、乐山、内江、自贡、广元)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综合题 | 适中(0.65) |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底,日军突袭美国夏威夷军事基地,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在亚太地区有着重要利益的中英美三国多次协商,希望实现对日联合作战。英国希望借中国抗日力量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但为维护其在缅甸和印度的殖民统治,迟迟不同意中国军队入缅作战。蒋介石认为,派遣军队入缅作战,保卫滇缅地区的交通畅通,守卫中国的大后方更为重要。美国希望集中中国的人力、物力钳制南进的日本。三国在合作抗日、共守缅甸的问题上争论不休,冲突不断。在战争形势的逼迫下,中英美不得不相互妥协退让。1943年底,中英美军队展开了协同作战的缅北反攻战。经过盟军一年多的征战,于19453月成功解放了缅甸。

——摘编自王伟《二战期间缅甸战场大国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英美对缅甸战场持不同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缅北反攻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2024-05-10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雅安市高三下学期三诊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26月的中途岛海战中,情报因素贯穿着战局的始终。早在1924年,美国海军所建立的无线电侦察机构就将日本海军作为主要侦察对象。1937年,美国海军首先在太平洋海域建立了无线电测向站,美国海军在战前对日军M25B密码的破译也对其后来顺利夺取海战的主动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42年,美国在确定日军进攻中途岛的情报后,就巧妙地给日军造成一种其仍在西南太平洋海域保持军事存在的假象,中途岛海战爆发后,美军情报机构还不间断地将准确的情报传递给各舰指挥员。当美国“海军事先知道日本将要发动进攻的计划”这一消息被公开后,罗斯福总统和幕僚们所采取的装糊涂的态度,却极大地淡化了日军对此事的重视。

——摘编自刘丽《浅析中途岛海战中的美日情报战》

(1)根据材料,从情报战的角度简析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立特空袭是二战期间美军首次轰炸日本本土,以作为对日军突袭珍珠港的报复。19424月,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秘密从接近日本本土的“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以低空飞行的方式成功躲避了日军雷达侦测,前往东京等城市执行轰炸任务。B-25在日本上空扔下炸弹时,日军还以为是军事演习,当意识到遭受袭击进行反击时,轰炸机却按计划撤离了。整个轰炸过程仅历时30秒钟,但它的战略意义远超空袭本身。日军遂下定决心,集中力量攻击中途岛。轰炸结束后,杜立特中队除了8号机降落在苏联海参崴外,其余15架飞机都坠毁于浙江沿海和衢州机场附近。降落中国的75名杜立特队员中,共有64人被成功救起,中国百姓创造了二战史上的救援奇迹。美国成功轰炸东京、中国积极营救美军飞行员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反响。

——摘编自郑伟勇《降落中国:杜立特突袭东京》

(1)根据材料,分析美军“杜立特空袭”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军“杜立特空袭”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9年3月,中国政府要求美国“绝对禁止军用材料与器具与日本,尤以钢铁、煤油为最”,停止进口日本的重要物产。美国国务院中国科科长范宣德认为采取经济措施虽然不可能将日本赶出中国,但它可以“阻止日本在中国加强其地位,以免它从那里抽出足够的力量在其他地区进一步发动攻击。那将严重地侵害我们的利益,并可能使我们卷入战争”。范宣德提出:“我们可以而且应当乘目前与日本发生冲突风险最小的机会,到已提出的预期目标’’,通过采取非军事的经济手段,“我们将毫无风险地以目前较小的代价去实现符合我国本身利益的目标”。1939年春夏,美国的民意测验表明,绝大多数人赞成对日本实行武器禁运并抵制日货。1939年6月16日公布的一份民意测验结果显示,同情中国者为74%,同情日本者为2%;赞同不买日货者为66%,反对者为34%;赞同对日禁运军用品者达72%,反对者为28%。7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赫尔通知日本驻美大使,要求中止美日商约,根据该约所规定的程序,宣布该约将自即日起6个月后失效。

——摘编自王建朗、曾景忠著《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抗日战争(1937-1945)》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中止美日商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止美日商约的影响。
2023-04-09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