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的教训,警惕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

材料一:纳粹党历次选举结果

日期百万票席位
1928年5月20日0.812.6%
1930年9月14日6.4118.3%
1932年7月31日13.737.3%
1933年3月5日17.2843.9%

希特勒被认为是江湖骗子,他的追随者被认为是精神错乱的偏激分子。……然而在1929年,大萧条到来了。希特勒在历史上本来可能是湮没无闻的,却被伴随着德国的萧条而来的形势造成为拿破仑式的人物。

——(美)R.R.帕尔默《两次世界大战——西方的没落》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并非必然的战争,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制止的了。”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三 胡锦涛主席在一次与美国布什总统会谈中曾指出:“……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


(1)根据材料一,概括德国法西斯的上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试析希特勒成为拿破仑式人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30年代的反法西斯战争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3)二战中世界人民是怎样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挑战的?它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法国在法德边界采取消极态度,又在其他地区开展一些徒劳的行动,这一切都正中希特勒的下怀。他突然开始入侵法国,这大大挫败了盟国的士气,也使他的将军们瞠目拜伏,对于希特勒从阿登利用装甲部队突袭的想法无人表示反对。就在法国还在为挪威战败晕头转向时,就在盟国军事后勤工作还是一团糟时,他动手了。

这次进攻法国的军事赌博是完全胜利了。战争在1940年5月10日打响,六个星期以后,法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希特勒得到了他所要的一切。双方悬殊的伤亡人数展示了德国的巨大军事胜利。6月10日,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参战,6月24日签署的法国与墨索里尼的停战协定中包括了法国在战后从各殖民地撤军。

——摘编自【英】保罗·约翰逊主编《现代:从1919年到2000年的世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败亡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美国参战后,苏美英三国政府多次商讨这个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首要战略问题,它们之间意见分歧,矛盾选起。一是在苏联和英美之间,主要表现为在什么时间开辟;另一是在英美之间,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什么地点开辟,有时两者又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争论激烈,甚至因难于协调而有动摇反法西斯联盟的危险。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从日军偷珍珠港到巴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与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美】萨尔·纽兰德

材料三 1942年10月23日,蒙哥马利向全军发布了临战的日令:“即将开始的战斗将是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战斗之ー。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必将瞩目于我们,渴望地注视着战局的变化发展每一位官兵,应该怀着贯彻始终的——去战斗去杀敌——最后,去获胜的决心投入战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苏联最初“要求”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与美英最终同意的时间,并指出在哪次会议上达成共识。结合所学简析苏联与美英在时间上存在分歧的原因。
(2)结合所学指出德军在诺曼底战役中失利的自身原因,并结合上述材料简述该战役的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即将开始战斗”是指二战中的哪一战役?请分析造成战争胜负原因?

2019-09-06更新 | 16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7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战场上,中国伤亡的总数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还多。对此,日本也不得不承认:“在对美英开战后,日本陆军的主力仍然被死死钉在中国战场上,寸步难移”。英国首相丘吉尔说:“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腾出手来”。

——摘自编《论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材料二 有些国外历史学家,或者由于对中国情况的不了解,或者囿于“欧洲中心论”和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的束缚,不能也不愿承认中国抗战的应有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学者忽视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大陆学者只讲解放区的抗日战争,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否定多肯定少;台湾学者虽然对国民党正面战场作了不少研究,但诬蔑共产党游而不击。

——摘编自赵文亮《20余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抗战在二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的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国外历史学家这种态度的原因。
2019-05-0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清北铭师精英2019届高三文综历史试题
5 . 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
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
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
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
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日13年11个月16天
苏联对日作战1945年8月9日1945年9月2日25天

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世界各国人民协同作战的结果 ③中国人民最早开始了反法西斯战争 ④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A.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期间,中国与新西兰成为同盟国,共同抗敌。战争期间,新西兰成为太平洋美军的重要基地,华人出产的蔬菜在政府订购中占据了重要份额。为确保食品供应,新西兰华侨农业总会成立,一些华裔也入伍新西兰军队,如陈达枝的孙子就曾服役于空军。1937年,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以惠林顿为中心号召华侨购买爱国公债,为救亡中国筹集捐款。虽然异国谋生实属不易,但统计数字显示,抗战期间新西兰华人人均捐款竟位列所有海外华人的榜首。由于上述种种原因,新西兰政府对于华人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华人地位不断提高。日军南下后,广东侨乡面临巨大危机。自1939年起,新西兰开始接收华侨难民。在战火中,千余名华人妇女和儿童得以辗转来到新西兰,与侨居新西兰的丈夫和父亲团聚,他们的到来也彻底改变了新西兰华人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李海蓉《阳荡“新金山”的中国人》


(1)根据材料,说明二战期间新西兰政府对华人态度改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西兰华侨行动的意义。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20世纪30年代以来,随着法西斯势力不断增长,国际和平反战运动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国际反对帝国主义大同盟于1927年,由共产党人巴塞、作家罗曼·罗兰和高尔基、宋庆龄等国内外爱好和平人士发起。1932年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一次题为《经济抵制》的讲话中呼吁,美、英、德、法四国政府应当联合起来,对日本进行经济制裁英国的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甚至发起了组建志愿军的活动,他们意图在中日军队之间构筑人墙,从而制止日军的侵略。

1929年7月,在宋庆龄女士的努力下,上海的反帝大同盟首先成立,随后又相继成立了河北省反帝大同盟和哈尔滨反帝大同盟。绥远的反帝大同盟在1932年建立。同盟在成立后,出版《血腥》油印刊物,宣传抗日救亡思想。1933年建立了“抗日救亡会”,它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赞扬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等。1933年初,成立归绥中心县委,主要活动有“一、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二、抓住时机开展兵运;三、在农村建立革命武装。同盟的一部分成员成立了文艺同人团体“塞原社”,塞原社在《塞原》《新绥远》等刊物上,刊登有关介绍新诗歌运动的文章,同时也积极地呼吁人们抗日救亡、反帝反战。


(1)根据材料,概括绥远反帝大同盟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绥远反帝大同盟成立的主要原因。
2019-02-26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重庆市第一中学等六校2019届高三1月联考(上学期期末)文综历史试题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4年6月6日至8月25日,艾森豪威尔指挥盟军进行了二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盟军通过海空军的卓有成效的佯动,成功运用了双重特工、电子干扰,以及在英国东南部地区伪装部队及船只的集结等一系列措施,使德军统帅部在很长时间里对盟军登陆地点、时间都做出了错误判断。盟军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投入作战的飞机达13700架,军舰9000艘,是德国飞机、军舰的数十倍。恶劣天气使德军丧失了必要的警惕,增加了登陆的突然性。盟军为确保登陆成功,进行了长达近一年的准备,登陆前盟军作战物资和装备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还进行了逼真的战前训练。诺曼底登陆的胜利,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意味着纳粹德国陷入两面作战,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美军从而把主力投入太平洋对日全力作战,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诺曼底登陆盟军取得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诺曼底登陆对二战形势的影响。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0年6月法国战败到1941年年底,英国陷入反德斗争的最危险时期,处境孤立,且国力衰微。德国实力的增强损害了美国在欧利益。1940年年底,美国两次民意测验中,多数人赞成政府给予英国更多援助。次年5月,即便军事护航会使美国卷入战争,仍有过半数的民众支持政府的军事护航措施。鉴于此,美国政府及时调整政策,通过“租借法案”和国会拨款等方式解决英国购买军火和军用物资的困难。英国以纽芬兰、百慕大和加勒比海地区的海空军8个基地获取了美国价值25万美元的50艘驱逐舰,以拱卫英吉利海峡,与德国继续对阵。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我们第一位的忧虑在于大西洋,希特勒是对西半球、大西洋文明的主要威胁。”随后双方达成协定:美军的主要力量将用于大西洋和欧洲地区,因为它是决定性的战场,其他战场上美国部队作战均应有利于这方面的战事。总之,美国及时援助,使英国熬过危险时期,牵制德军部分兵力,减轻德国对苏压力,并使德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做出贡献。

——摘编自杜明才《论1940年至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0—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0—1941年美国对英援助的措施及意义。
2019-03-05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晋冀鲁豫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缔结后,日本开始进攻越南,加速向南侵略的步伐,迫使法国殖民当局签订《日法共同防卫印支议定书》。美国罗斯福总统主张通过建立国际托管机构对越南进行统治,直到其最终独立。美国不仅拒绝和法国合作,还通过“战略情报局”向1941年5月成立的越南共产党领导的“越南独立同盟”提供援助。1943年4月,当罗斯福总统被问到如何维持战后世界和平时,他的回答是:“维持世界秩序并非难事”,美国和中国“将管辖亚洲”。1944年10月,美国承认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临时政府,罗斯福的越南政策开始由国际托管转向支持法国重返越南。1945年6月的《波茨坦协定》规定,越南北纬16度线以北由中国接收,以南由英国东南亚盟军总司令部接收。

——摘编自齐世荣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史卷》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越南外交政策转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越南外交政策转变的影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