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1941年8月以来,苏联在197个城市居民点施行食物购买证政策。将居民分为四类按不同的标准配给粮食。其中,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航空、化工、坦克、煤炭、石油等部门工人在分配链中处于最高位。这一政策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B.争取卫国战争的胜利
C.保障优先发展重工.业D.确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716日希特勒发出《关于准备在英国登陆作战的第16号指令》(即《“海狮”计划》,打算派25-40个师的兵力,在空军支持下强行登陆,包围伦敦。但因陆海军强调船只准备、后勤供应和气候方面的困难太大,乃决定先进行空袭。812日开始袭击英机场,旨在消灭英空军主力。97日起。连续76昼夜集中袭击伦敦,旨在摧垮英国的抵抗意志。1月起至次年5月,重点摧毁英国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旨在使英国经济瘫痪。然而原定1940815日登陆英伦的计划却一再推迟。1012日决定推迟到次年春。次年119日,希特勒向、墨索里尼表示:“反正已不再有在英国登陆的问题了”,这样,持续近一年的英德空战就成为英伦之战的唯一内容了,登陆计划宣告破产。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六卷(有改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登陆英伦的计划一再推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挫败德国登陆英伦计划的意义。
2021-03-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中英、美两国流行过一句话:“雷达帮我们打赢了二战。”19406月,法国向德国投降,法西斯占领了整个西欧大陆。81日,希特勒下令实施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近3个月浴血空战下来,所向披靡的德军竟遭到自战争开始以来的第一次失败。英国能克敌制胜的直接原因是其在雷达研制和使用上的领先地位。美国对雷达的重视是从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教训中获得的。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引起美军对雷达的高度重视。美国迅速建立起完善的雷达系统,各种大中型军舰都装备了多部新型雷达。19446月菲律宾海战时,美国舰队的远程雷达网在50英里外就侦察到前来偷袭的日本机群,在其尚未抵达目标之前便击落了40架,日本舰队由此大败。

——摘编自应兴国《中国科学家在二战中所作的贡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美国研制“雷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雷达”在二战中的主要作用。
4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下史实不能证明此结论的有
A.十几万中国华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承担战勤任务
B.1942年,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战绩名扬海外
C.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参与谋划和指挥
D.中国战场抗击的日军兵力超过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兵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9年5月11日,诺门坎事件爆发。它是日苏之间一场大规模武装冲突。日本方面挑起诺门坎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为侵华战争需要,目的就是针对苏联方面的援华行为,对苏联采取以攻为守,迫使其放弃援华政策。另外,日本方面挑起诺门坎事件,也是为了造成更大的反苏烟雾,以换取西方国家继续对其侵华行径采取绥靖主义政策。然而日军的损失是非常惨重的,对日本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都难以忘怀。诺门坎惨败使日本真正认识到苏军实力,对此后的日苏两国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日本不得不放弃对苏强硬政策,而且在苏德战争中也始终不敢轻易参加对苏作战,错过了“北进”的最好时机。

——据李凡《诺门坎事件爆发原因及对日苏关系的影响》编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苏诺门坎事件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军诺门坎惨败的影响。
2021-01-02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6 . 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
A.协约国集团的形成B.国际联盟的正式成立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2020-12-06更新 | 796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专门建立了官方宣传机构战争信息署。战争信息署在形成中国人的"美国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它还在重庆、西安等八个地方设办事处,通称"美国新闻处",利用报纸杂志、宣传册、海报、书籍、图片、幻灯影片、电影和广播等媒介,在国统区和沦陷区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和对日心理战。在美国新闻处翻译出版的《美国史》一书中,将美国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描述成"有关自由民主的成长之令人愉快的故事";在《美国地理述略》中,则在介绍美国的地质地貌和农业史的同时,还特意阐释了"美国梦"的含义,即"相信最卑微的人都能凭他自己的努力,为全家获得安稳无忧的生活",并坚信下一代的生活更"优裕安乐"。美新处还突出报道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的贡献,用事实证明它是"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和"世界战士"。黑人问题是严格受限的宣传主题,战争信息署一方面回避种族矛盾,另一方面通过突出黑人对战争工作和国家生活的参与,制造美国国内各个种族同心协力为国而战的宣传效果。

——摘编自王睿恒《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宣传塑造的美国形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当时美国战争信息署对华宣传的特点。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战争信息署对华宣传的目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参加二战后,在大西洋和太平洋与德、日展开激烈的海权争夺战。在大西洋战场,1942 年1月到6月,美国遭遇了其历史上最大的“海洋屠杀”,将近234万吨船只被德国潜艇击沉。到7月,美国已经拥有足够的护航驱逐舰,专门猎杀德国潜艇,而且护航舰队还得到陆军战斗机的帮助,使损失大为减少。到1944年4月,德国在大西洋的潜艇只剩50艘。二战中,羡国北大西洋的护航舰船有8233艘,共为47997艘商船进行过护航2在太平洋战场,开战之初,美国只有70艘潜艇,但关键时刻,海军部显示出强大的备战能力,到1942年春,有228艘新型潜艇投入使用。大战期间,美国击毁日本共477.9万吨的1113艘商船,以及1艘超级航母和4艘护卫航母在内的201艘战舰。这些损失都是日本在短期内无法弥补的。

——据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整理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赢得大西洋和太平洋潜艇战的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赢得海权争夺战的影响。
2020-11-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等四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杜立特轰炸东京后,在军队官僚体系的不断促使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不得已决定在缺少“瑞鹤”“翔鹤”两艘作战航母与大量舰载机的情况下强行发动中途岛战役。美国海军情报局在盟国相关单位紧密的合作下,成功破解日本海军主要通讯系统,并且因此得以完全了解日军的作战计划。19425月,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尼米兹召回了在太平洋所有可用的航空母舰以及正在珍珠港进行大修的“约克城”号,准备以三艘航空一母舰为主力,伏击前往中途岛的月本舰队。美军确定简洁有力的战术规划让中途岛与各舰队指挥官有着充足的指挥权与自主权,航母和作战飞机的行踪都让日军很难抓住规律。日本人本来为侦察美军舰队制定了多项计划,但却全都成了摆设,最终南云忠一的航母编队为了躲避美机轰炸而不得不反复规避,队形混乱,导致三艘航母最终躲闪不及,先后中弹。“飞龙”号随后的反击虽然让美军“约克城”号重创,然而自身也被美机击沉。中途岛一战日军损失四艘大型航母一,日本帝国海军疯狂的扩张势头被终结,向世人证明了日军已经后继乏力。此战之后,美军掌握了太乎洋场主动权。

——摘编自《决战中途岛》


(1)根据材料,简述美国海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海军取得中途岛海战胜利的重大意义。
2020-10-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的南进战略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利益,罗斯福政府的对日政策发生了变化。1941726日,美国冻结日本在美财产。81日,美国停止对日本全部石油输出。同时,美国没有放弃同日本达成妥协的努力,由于日美矛盾逐渐加深,谈判陷入僵局。11月中下旬,美国拒绝了日本的最后谈判方案之后,要求日本无条件从中国和印度支那全能撤军,放弃在华权利,德、意、日同盟条约不再有效。日本认为这是逼迫自己投降的最后通牒,决定以谈判为掩护,伺机发动战争。1941127日,日军对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发动了突然袭击,以微小的损失为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随后,日本向美英正式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