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一战的爆发,或多或少是欧洲领导人心血来潮的结果;与此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穷兵黩武的国家之间的侵略行为……西方民主国家和苏联的领导人都没有能够对这些挑战作出果断回应,导致轴心国的战事扩张愈演愈烈。西方国家同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尤其是民主政体对斯大林的极权政体充满怀疑,妨碍了英国、法国同苏联之间展开有效的合作,从而制约了它们对付轴心国的行动。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主国家内部存在严重分歧,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对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针对德国侵略行为的条款有争议……随着20世纪30年代的延续,一个越来越清楚的事实是,把国际安全的保证完全寄托在国际联盟的身上是毫无意义的。

——摘编自迈克·亚达斯等《喧嚣时代·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对国际局势造成的影响。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二战的所谓“大东亚圣战”中,日本人自视日本民族高于其他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认为自己是亚洲唯一的“救世主”。一些狂热分子的民族主义甚至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人是所向无敌的。而英、法、荷兰以及美国人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经过多方权衡利弊,日本人认为消灭他们在太平洋上的敌人的时机已经到来,必须对英、美开战。冈村宁次在1939年底展望中日战争的前景时则惊呼:“长期持久的战争对帝国有百弊而无一利。”德国入侵苏联后,日本统治集团最终确立了“南进”的方针。1941729日,日本出兵攻占印度支那,美国对日本的军事行动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宣布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8月,美、英、荷三国宣布对日本实行石油禁运。日本企化院总裁在96日的御前会议上说明本国的国力时着重指出:“……知今,与美、英处于全面经济断交状态,帝国的国力正日趋衰落。”海军军令部永野修身指出:“三年后……日本将一筹莫展,不战而屈服于经济封锁。”

——摘编自美国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前日美矛盾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美国开战的原因及影响。
2021-05-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战结束后,同盟国对德国进行分区占领并实行非纳粹化。俄国人从一开始就把非纳粹化等同于强迫参加共产党控制的统一社会党和其他“联合阵线”反法西斯组织;英国人从来没有很热情地搞非纳粹化,他们任用一个人的时候,只是在显然必须考虑这个人可能参加过纳粹组织时审查他的政治背景;法国人把注意力只集中于教育年轻人,最先在自己的占领区内采用一套全新的德国学校教科书,开办了一所新的大学,建立一所完全没有纳粹背景的学术机构;美国军政府颁布“德国消除民族社会主义和军国主义法”。到1948年,各个占领区的官方非纳粹化计划已接近完成,但长期效果到现在难以估计,外国人和德国人都说,这是一次巨大的失败,尽管其理由各不相同。

——摘编自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同盟国非纳粹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同盟国非纳粹化的实质并简要评价。
2021-02-1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真正对二战后欧洲联合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应该是二战中的抵抗运动和盟国中出现的联合思想及运动。各国在伦敦的流亡政府都很关心战后欧洲的安排,希望战后的欧洲有别于一战后的欧洲。于是,比利时人与荷兰人之间开始进行关税同盟的谈判。比利时流亡政府的外交大臣保罗亨利·斯巴克希望比利时、荷兰和法国,以及三国的殖民帝国进行经济、政治和军事的联合。而波兰政府总理西科尔斯基和捷克斯洛伐克、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南斯拉夫以及自由法国的政府都进行了接触,建议在地区性联邦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安定的自由的欧洲共同体。欧洲人在战争期间进行的欧洲联合的实践活动及战后又陆续在军事、外交、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尝试开展的合作,把欧洲联合运动推向了高潮,并且以建立煤钢共同体为开端,开始了欧洲一体化的漫漫征程。

——摘编自姜南《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欧洲联合运动的兴起》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欧洲各流亡政府为欧洲联合所做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推动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前夕,法国政局长期混乱动荡,爱国主义和尚武精神泯灭。法国空军只有1500架飞机,几乎比德国少一半。法国大量的后备人员没有进行过认真的战斗训练。1939年,德军进攻波兰,法国被迫从绥靖政策转变为对德宣战。此时,法国还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步兵进攻为主的军事观念中。1940年6月,法国经不起德军集群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冲击,最终战败。意大利乘法国沦亡、英国危殆之机,转移兵力于东、北非,以夺取英法殖民地。美国也确定了“先欧后亚”的政策,加速战备,对德国采取外交遏制、军事介入等强硬手段。日本加强了与德国的合作,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建立,轴心国阵营形成。日本借机确立南进政策,完成战略转移。1941年4月,日苏中立条约签订,日本南进激化日美矛盾,导致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6月,希特勒终于从西线腾的出手来,转移注意力于东方,苏德战场出现。

——摘编自周希奋、甘雨《法国战败对二战战局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法国战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法国战败的历史影响。
2020-12-1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完成了对欧洲全球霸权的破坏,而这一破坏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总的说来,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相似的影响。不过,它们在细节上存在着种种差别,这些差别对当今的国际舞台有着重要意义。两次大战战后的一个差别是1945年以后殖民地臣民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这与1918年以后帝国主义权力的加强形成鲜明对照。二战后的20年内,欧洲诸幅员广大的帝国几乎全已消失。从这一意义上说,这20年是欧洲在政治和军事上衰落的20年。但与此同时,由于全球日益统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术正以不断加快的速度传遍全球。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时期既是欧洲衰落的时期,又是欧洲胜利的时期,这一点似乎是有悖常理的。

——摘编自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大战对世界历史具有的相似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二战后20年间欧洲发生变化的认识。

7 . 材料1943年11 月22日至26日,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从防御转入进攻的关键时期,中、美、英三国举行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开罗会议,并通过了《开罗宣言》。自《开罗宣言》宣布“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时起,中国台湾附属岛屿钓鱼岛从法理上已回归中国。同样,中国南海的西沙群岛、南沙群岛,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最先发现、最先命名、最先开发、最先使用的群岛,但在1939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被日本所窃占,理所当然属于“日本获取中国之上地”。也理所当然“应归还于中国”。自开罗宣言》公布之日起,中国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从法理上已回归中国。《开罗宣言)推翻了近代以来日本殖民扩张攫取他国领土的所谓合法性,这具有国际法效力,至今还是我们处理与日本等国领土争端的国际法依据。

-----摘编自胡德坤《〈开罗宣言>的实质是惩罚侵略国日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开罗会议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开罗会议对中国的历史意义。
2020-05-1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8 . 材料   “每次现代战争都是一次革命。”再没有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更适合从这一视角来加以总结的了。这里所指的主要是世界政治发生的大变革。这场大厮杀最后所造成的世界格局大改组的局面,是交战双方的大国都完全没有料到的。德日意法西斯为争夺世界霸权而战,结果却丧失了它们的海外帝国和全部霸权。西方国家为维持与恢复战前的世界秩序而战,结果却是丘吉尔很不甘心地为大英帝国安排了葬礼。法国与荷兰也都丧失了自己的殖民帝国。西亚、南亚和东南亚都因大战乱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新改组,并在战后年代里通过不同形式纷纷取得独立。在中国,紧随抗日战争而来的是解放战争,一个日本帝国主义最为惧怕的新的革命政权在中国大陆取得了胜利。按所谓多米诺骨牌的比喻,从1945年到60年代初,几乎所有一的新老殖民主义都丧失了它们的殖民帝国。

——摘编自罗荣渠《辉煌、苦难、艰辛的胜利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若干问题的再认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每次现代战争都是一次革命”的含义,并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加以说明。
2020-03-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0届高三3月在线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以下条款摘自1945年7月美、英和中三国政府对日本发表的《波茨坦公告》:

余等:美国总统、中国国民政府主席及英国首相代表余等亿万国民,业经会商,并同意对日本应予以一机会,以结束此次战事。

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权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盖吾人坚持非将负责之穷兵黩武主义驱出世界,则和平安全及正义之新秩序势不可挡。

吾人无意奴役日本民族,或消灭其国家。但对于战罪人犯,包括虐待吾人俘虏在内,将处以法律之裁判。日本政府必将阻止日本人民民主趋势之复兴及增强之所有障碍予以消除。言论、宗教及思想自由以及对于基本人权之重视必须成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茨坦公告》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茨坦公告》发表的历史意义。

10 .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是由盟国设立的审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战争罪行的法庭。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战胜国向战败国只是要求赔款及割让领土,这也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火种。鉴于这一教训,人们考虑这一次国际审判,要在调查基础上,重在追究战争责任,如果没有这样的审判,诸如太平洋战争的全过程,日本军队实施的拷问、强奸及在南京进行的大屠杀,对俘虏的非人道的行为等等,是决不可能被公诸于世的。从这一角度看,审判是有很大意义的。日本国民原来从不知道日本军队居然犯下了如此暴行,这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由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所以对审判有绝对发言权,基于利用天皇的影响而顺利实施占领的考虑,美国与天皇的亲信及政治家合谋,以“东条等陆军军人对战争负责”为由,使昭和天皇免除了战争罪责。官僚及财阀等人的责任也未被追究。日本在《旧金山和约》中表示接受了东京判决的结果。因美国的冷战政策,审判只进行了一次便结束。此后,战犯嫌疑人被全部释放。25名A级战犯中,除了7人被判死刑外,其余的也全部被释放。A级战犯嫌疑人,曾任东条内阁工商大臣的岸信介后来还当了首相。

——摘编自中日韩三国学者编写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东京审判的历史背景。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审判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