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6年2月22日,时任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电报,主张把苏联看作政治对手,而不是伙伴;同一时间,斯大林也指责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是不可避免的。由此推知,当时(     
A.国际组织难以维护世界和平B.雅尔塔体制受到了大国的质疑
C.美苏意识形态领域分歧突出D.美苏形成了全面冷战对峙局面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民众对“一战”的战败感到沮丧,怨恨战后不公平的条约。这种糟糕的情绪成为孕育纳粹运动的温床,导致后来希特勒决定发动新的世界大战以恢复往日的强大,消灭“不洁净的种族”。这最终导致德国600万人失去生命,以及战后数百万难民移民。

——摘编自杰弗里·瓦夫罗《历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开始了新的厮杀,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起来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被打破,世界重新陷入一种无序状态。在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过程中,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考虑重建战后国际秩序的问题。在一系列会议上,盟国都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最终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雅尔塔体系。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雅尔塔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向古巴运送导弹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要求德国割地并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被迫接受和约的德国对此充满了仇恨。美国虽然实力强大,但主要关注美洲和亚太地区,不愿卷入欧洲事务,甚至没有加入国联。英、法作为凡尔赛体系的主导者,实力却已大不如前,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更加力不从心。到了20世纪30年代,面对德国对凡尔赛体系的挑战,英,法只能不断退让,最终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爆发。所以有人说,凡尔赛体系换来的根本不是和平,只是二十年休战。

——摘编自陈世阳《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下,美、苏是公认的超级大国,两国也互认对方为主要谈判对手,双方对势力范围的划分也体现了两国均势的原则。对于德国和日本,美苏没有索取过多赔款,同时还推行民主化改革,以铲除军国主义的土壤。联合国的成立给中小国家提供了一个活动舞台,中小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安全保障。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

——摘编自曹胜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无法换来和平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凡尔赛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不同,并说明罗斯福对雅尔塔体系“至少保持五十年和平抱有信心”的理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二战结束后,美国在世界各地建立和操控了一系列军事政治组织(如下表所示)。这些组织的战略意图在于
成立时间组织或条约名称主要参加国
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美国、加拿大和西欧、南欧等12个国家
1951年9月《美澳新安全条约》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
1952年4月《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美国、日本
1953年8月《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国、韩国
1955年2月东南亚条约组织美国、英国、法国、泰国、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基斯坦
1955年11月巴格达条约组织英国、土耳其、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
A.全力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B.抑制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C.与苏联争夺亚非中间地带D.遏制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
2022-06-01更新 | 375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45年,为落实《雅尔塔协定》条款,正在波茨坦出席美、苏、英首脑会议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说,“不管蒋介石是否作出让步,斯大林都将参加对日作战”,如果中国不愿作出让步,他们将不顾中国的反对满足斯大林的要求。这表明
A.美苏两国进入冷战对峙局面B.二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道路曲折
C.战胜国中国未获得任何利益D.雅尔塔体系具有强权政治色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代国际格局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条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等《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包含了哪些矛盾。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9月美英两国一致同意即使苏联不参加也要推动对日媾和谈判之后,对日媾和问题迅速高涨起来。1950年春夏之交,在杜勒斯(负责媾和的国务院顾问)和迈克阿瑟的积极活动与重新构思之下,加之日方通过“吉田口信”等主动提出希望媾和后美军继续驻留,上述三方在推动对日媾和、保证美军继续驻留等问题上趋于一致。1951129日,杜勒斯与日本首相吉田茂举行首次会谈,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正式开始。随后美国军方还向国务院提出明确界定驻日美军用途的协定案修改意见,新修正案做了五处改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第一条   中加入“这支军队,可以用于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这就是所谓“远东条款”,它明确了驻日美军的主要任务是“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其次才是保卫日本。日方翌日答复美方完全接受了修正案。最终在818日,经过多次修改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最终版本终于确定下来。

——摘编自刘树良《日美媾和谈判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的影响。
2022-04-3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10 . 美苏冷战和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峙,标志着战后国际新格局——两极格局的形成,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其真正转折点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B.巴黎和会
C.第二次世界大战D.十月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