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柏林的分区占领图

材料二   日本因为战争订货而迅速繁荣,中国因为战争而失去了统一的最佳时机,朝鲜因为战争而牺牲无数且至今分离对峙,美军因为战争而重返朝鲜,苏联因为战争而成功地把中国诱入与西方决裂的道路上。

——摘自《中俄秘档里的朝鲜战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美苏等大国在德国问题上的主要行为并归纳其历史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朝鲜战争的结束对东亚政治局势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材料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主权限于四岛及盟国决定的其它小岛。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对朝鲜以三八线进行了划分。战后美苏分别占领南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根据二战结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国占领,然而,战争结束后事实上由美国独占,并根据美国的全球利益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51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

——据《国际条约集》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2018-10-27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沙市中学2019届高三能力测试(七)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尚在殖民地时期,最早移民的清教徒们出于家教原因就提出要与旧大陆区别开来,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权。在这些清教徒看来,美国“是一块未沾染旧世界罪的圣土”。独立伊始,英国军队仍驻扎在西部地区,拒不撤军,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法国则拉创着密西西比河,同样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独立。洁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美国领土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北都是弱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其地理位置运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一种深厚文化传统》

材料二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象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分析促成美国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3)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因此,世界和平的方案,就是美国的方案;而依美国所见,这方案,这唯一可行的方案,应是这样的:1.公开的和平条约,以公开的方式缔结,嗣后国际间不得有任何类型的秘密默契,外交必须始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坦诚进行。……4.应采取充分保证措施,使各国军备减至符合国内保安所的最低限度。……14.必需根据专门公约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合组织,目的在于使大小各国同样获得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相互保证。……美国应并肩合作到底。

——摘编自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材料二

……我们时刻准备着开始一项加强自由世界的新计划。在今后几年里,我们为和平和自由的计划将侧重在四点主要行动方针上。第一,我们将继续对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给予坚决支持,并且我们将继续寻求加强其权力和提高其效率的方法。……第二,我们将继续推行我们的世界经济复兴计划。……第三,我们将支持热爱自由的国家抵御侵略的威胁。……等到我们的安全趋于明显,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民主制度的好处并享受日益富裕的生活时,我相信今天还反对我们的那些国家会抛弃他们的妄想,并同世界上的自由国家一起合理地解决国际纠纷。

——摘编自1949年杜鲁门总统就职演说时谈美国的对外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与杜鲁门的外交政策之间的主要异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杜鲁门在任期内采取的重大外交步骤。

2018-05-3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5月押题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俄罗斯外交文件显示出,随着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美、苏两国领导人从地缘政治学的角度考虑在东亚建立新的秩序。斯大林关于朝鲜的主要考虑是要确保朝鲜半岛不再成为将来对苏联远东安全和利益产生威胁的基地和跳板。……在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上,斯大林接受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明显不能实现的建议,就是对战后朝鲜实行托管,借此在美、苏两国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一个民主政府。出于苏联与美国在亚洲合作的考虑,1945年8月,斯大林同样接受了美国在最后时刻提出的关于以北纬38°线为界将朝鲜分成两分来接受日本投降的建议。一旦朝鲜半岛被分成美、苏两个占领区,朝鲜重新统一的机会就变得非常的渺茫。

—孟涛《朝鲜战争若干问题再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的历史影响。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是制约中国及亚太地区发展的主导性因素之一,其影响极其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西方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在政治上控制亚太地区的盟友,实行让步性的经济政策。

日本、南朝鲜、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因此出现高增长势头,……由于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禁运政策,使中国这个亚太地区的大国被排除在亚太经济大循环之外,这对“亚太经济合作圈”的形成和亚太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次,美国对其亚洲盟友的援助不是出于发展亚太地区经济的目的,而是深深打上了遏制中国的烙印。

——冀伯祥《试论中美关系转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材料二在邓小平的倡导下,中国共产党内逐渐形成一种共识:中国实现现代化,必须搞

改革开放,必须大胆地向西方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对外开放和引进的重点是美国,这样,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不仅仅是冷战格局中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成为保证改革开放路线的关键因素

——胡晓丽《中苏关系中的美国因素(1949—1989)》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时期美国对亚太盟友经济援助的目的和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影响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变化中有利于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变动。

(3)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外交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2017-10-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双周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51年8月,美国同菲律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紧接着,9月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了《美澳新安全条约》(即《太平洋安全保障条约》),成立美澳新理事会。同月,又同日本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在艾森豪威尔执政时期,被称之为“条约迷”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四处活动,于1953年10月和1954年12月先后同李承晚和蒋介石集团签署《共同防御条约》,最终成为“东北亚防御联盟”。此外,美国还积极策划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组成军事集团。1954年9月8日,在美国策划下,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8国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签订了《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即《马尼拉条约》,并于次年9月正式生效,成立了“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条约规定,缔约国有责任以“自助和互助”的办法,“抵抗武装进攻”,“防止和反对受外界指挥”的“颠覆活动”。条约虽然删去了美国草案中的反对“共产主义侵略”的字样,但美国代表团在条约文本所附的“谅解”中,特意强调“武装进攻”的含义仅适用于“共产党侵略”。条约议定书还公然违反日内瓦协议,把柬埔寨、老挝和南越划入该条约的“保护范围之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亚集体防御条约组织”的实质,并简要分析美国建立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影响。

2017-09-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17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日本投降后……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

——1945726中美英《波茨坦公告》


材料二:“(甲)保证使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威胁。(乙)建立尊重他国权利,支持表现了联合国宪章的理想与原则的美国之目的,和平的、负责的政府。”

——1945922日本投降后美国对日基本方针的声明


材料三:“我们不仅使日本能够自立,还必须把它培养成为坚强而安定的民主主义国家,以便起到可以防御今后在远东方面发生新的共产主义威胁的堡垒作用。”

——194816日,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的演说


(1)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政策是否恪守了《波茨坦公告》?为什么?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政策的历史背景。

10 . “概论”顾名思义为高度概括、简约论述。概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它要求我们在熟练把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在历史主题或观念的统领下,根据历史基本理论或根据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揭示历史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面是高中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部分单元、课、子目的内容,请根据其内在联系,以课为单位加以概论。任选五课加以概论,每课共计要求每课概论不超过60个字。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1课 两极格局的形成

第2课 冷战的开始

第3课 美苏争霸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第五单元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第1课 朝鲜战争

第2课 越南战争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4课 曲折的中东和平进程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第6课 海湾战争

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

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第3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

2017-05-0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