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9-20高三·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集体安全主张是在预防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产生的,而集体安全实现与否又与大国政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德国和日本不是国联集体安全体系的成员,而且它们的态度是不同的。…英国和法国的联合力量本来足以击败意大利。然而……在反对意大利…的同时,它们不能漠视曰本咄咄逼人的进攻,也不能忽视莱茵河以东正在进行的侵略准备。最后……它们不能不考虑对苏联的政策。被英国和法国看作是它们的国家利益的东西,与集体安全要求它们采取的行动相矛盾。

——摘编自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材料二 一战后德国在外交上积极寻求打破法国的东欧同盟集体安全体系。1934年1月德国同波兰签订《互不侵犯和谅解宣言》,开始动摇了法国的同盟体系。面对英国扶持德国抑制法国的欧洲均势政策,1933年秋法国外长向苏联提议蛑结法、苏互助条的的要求,苏联则提出了缔结有欧洲各国广泛参加的集体互助公约。但是由于波兰等国坚法不与苏联结盟,签订集体安全的东方公约失败。随后,苏联又和法国、捷克签订了互助协定。但《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并把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相对的苏联排斥在外,苏联认识到形势险恶,对外政策急转直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苏联集体安全努力的失败。

一一摘自廖华《两种国际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

材料三 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罗斯福总就开始构想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罗斯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集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精心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他认为,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威效能的重要前提,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蓝图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门罗主义”。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联集体安全制度施行中的困境
(2)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的原因。
(3)二战后的集体安全体系与之前存在很大不同,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指出罗斯福为代表的大国领导人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多极化趋势下,欧洲国家努力摆脱美国的新“门罗主义”,指出欧洲国家执行共同安全政策的具体措施。
2020-11-19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10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20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定都波恩。10月,阿登纳政府不惜付出承认萨尔区国际化地位的代价,加入旨在实施马歇尔计划的欧洲经济合作组织。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倡导用煤钢联营的方式与德国建立伙伴关系,阿登纳政府立即接受这一史称“舒曼计划”的方案,并于次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标志着德法关系开始解冻,也是西欧经济一体化的起步。

1952年5月,随着冷战的持续进行,联邦德国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美、英、法三国与联邦德国签订条约,结束占领制度,联邦德国在内外政策上重获主权。

1954年,欧美九个国家签订《巴黎协定》,批准联邦德国加入北约,次年,该条约正式生效,从此联邦德国恢复了完全主权。

——摘编自孟钟捷《德国简史》

(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联邦德国成立后的外交方针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邦德国得以恢复完全主权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发表了一硕带有历史性意义的声明.提出欧洲国家的煤钢资源共同规划,并确定建立欧洲联邦的目标。1951年4月18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在巴黎签订了建立欧洲煤钢联营的条约(即《巴黎条约》)。1953年,这些签约国即取消了煤、铁矿砂的关税,并实现钢铁自由贸易。此后,联邦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法国洛林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管辖转为由超国家机构监督。因为鲁尔工业区极为庞大,也曾是欧洲两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国主义的重要兵工基地。所以,这一合作也是法国和欧洲人寻求保证鲁尔的资源不再被用于军国主义的办法。煤钢共同体的形成,结束了欧洲统一运动的舆论准备阶段,为欧洲联合开辟了实践道路,欧洲从此进入新时期。

——摘编自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舒曼计划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的积极影响。

2018-04-1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G10教育联盟2018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5—1952年,美国平均每年援助外国49亿美元,1952—1961年上升至30亿美元。海外驻军费用则由1946—1949年的年均6亿上升至1954—1965年的年均25.7亿美元。与此同时,由于罗斯福新政理念的发展,国内福利计划逐步推广以缓和各种矛盾。到60年代末,随着与苏联全球竞争的加剧,美国财政赤字急速增长,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社会动荡不安,1967年爆发了全国性反战示威运动。总统尼克松被迫推行“尼克松主义”。1969年,尼克松就亚洲政策发表观点,认为美国在恪守条约义务前提下,亚洲军事防卫问题应该由亚洲国家自行负责。此后,尼克松将这一原则推广至全球。此外,他还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新的和平战略”,以此调整美国的海外“义务”及其与盟友的关系,也规定了对苏联、中国的外交指导原则。“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摘编自王斯德等《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提出的目的及对世界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丘吉尔首相和斯大林于1944年10月9日在莫斯科会晤。丘吉尔留下了以下描绘:

我说:“让我们开始处理两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事务吧。你们的军队正在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我们在那里有利益、使团和代理商。我们别在小问题上相互误解。就英国和苏联而言,你们在罗马尼亚有90%的优势,我们在希腊有90%的决定权,在南斯拉夫各一半,你看怎样?”翻译正在译这些话时,我将这种划分写在半张纸上:

我将这张纸推给斯大林。他拿起蓝色铅笔,在纸上打了一个大勾,又将它推回到我这边。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之后我说:“我们用这种非正式的方式确定了这些关系到数百万人命运的问题,这是不是有点荒谬?我们还是烧了这张纸吧。“不,你留着它吧。”斯大林说。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大同盟、冷战及其后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丘吉尔和斯大林会晤的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和斯大林达成的协议与雅尔塔协议的相似之处。

2018-03-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3年起,美国开始考虑对中国南海诸岛的处理问题,提出“将根据安全需要对此前由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岛屿进行安排”,并制定了三种方案:交还给中国,交给法国和国际托管。在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新方案,规定日本必须放弃战争期间内占领的南沙群岛等地区的领土,却没有确定由谁接收,仅仅将南沙群岛定为“非托管区域”。1947年3月,美国在“对日和约”草案中明确指出日本在南海地区应放弃的岛屿包括“东沙岛、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或者南海中的任何其他岛屿”。

1950年,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变化。1951年3月对日和约草案依然未提及南海诸岛归属问题,仅在涉及到中国领土的部分规定:“日本放弃对朝鲜、台湾和澎湖列岛的所有权利、权利根据和要求”。后在法国要求下,才决定在草案中规定:“日本放弃对南沙群岛及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最终的《旧金山对日和约》基本上沿用了这一措辞。

—摘编自栗广《美国对南海诸岛归属问题的考量与行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美国南海政策的核心内容,并简析其形成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的南海政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二战后初期美国总统民主党人杜鲁门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杜鲁门主义”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为贯彻杜鲁门主义的原则,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方面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0年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

材料二1969年共和党人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二战后两度介入战事的恶果在国内日益突显,再加上美苏争霸的态势以及世界局势的变化,迫使60年代末的美国对外战略已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地步。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出访途中提出美国在亚洲的新政策,其要点是:越战结束后,美国仍将发挥重要作用,并恪守业已承担的条约义务。但除非受到核大国的威胁,美将鼓励其亚洲盟友自己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的责任。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提交的第一篇国情咨文中,把只是针对亚洲的新政策正式发展为美国新的全球战略即“尼克松主义”,宣布要以“伙伴关系”、“实力”、“谈判”三原则作为尼克松主义的“三个支柱”。其内容是:美国从实力地位出发,通过对话和谈判稳住苏联;承认西欧、日本同美国的“伙伴关系”,来获得盟国的支持,牵制苏联,达到战略收缩的目的;同时利用中苏矛盾,制约苏联,使美国在外交上有更大的主动权。并指出,其中心点是,美国将不再承担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平安、张仲明等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杜鲁门主义”和“尼克松主义”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尼克松主义”出台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扣球”是1949年美国制定的关于核战争绝密作战计划的代号。该计划设想美军于1957年1月1日发起全面进攻,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军及其盟军退守莱茵河以西,经6个月至两年的准备后大举反攻,最后占领苏联。计划总方案是:“美国与盟军配合,通过核袭击摧毁苏联的抵抗意志和能力,并通过欧洲大陆西部实施战略进攻和在远东实施战略防御,实现美国对苏战争的目标。”计划对苏联实施每个阶段战略轰炸的次数、主要城市、重要目标的投放核弹枚数都有明确规定。由于苏联核能力发展比预计的要快得多,这项“扣球”计划遭到多方批评而搁浅了。

——摘编自李大光《锻剑一20世纪武器的进步与战争的演变》

材料二   195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就台湾海峡局势发表谈话称,一旦中共在金门、马祖扩大战争,美国将动用原子武器。1957年,美国公开在朝鲜半岛部署核武器。年底,又在台湾部署了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地对地“斗牛士”导弹,射程可及中国大陆的华东、华中和华南各省。1958年8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美国军舰开始为往返于台湾、金门之间的国民党军舰只护航,毛泽东则下达福建前线部队命令:“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切切此令!”

——摘编自谭一青《唇苦之剑:中国近代以来的军事谈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扣球”计划出台的时代背景和搁浅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全球核战略的意图和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材料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称,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我三大盟国轸念朝鲜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决定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主权限于四岛及盟国决定的其它小岛。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苏对朝鲜以三八线进行了划分。战后美苏分别占领南朝鲜并最终分别扶植了政权。根据二战结束前的商定,日本由多国占领,然而,战争结束后事实上由美国独占,并根据美国的全球利益对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于1951年签订《旧金山对日和约》和《美日安全条约》,美国与日本缔结的军事同盟。

——据《国际条约集》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远东政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远东政策变化的原因。

10 . 材料一 显然,双方在形成一条''和平战线”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由于彼此间的极不信任,它们没能这样做。英法担心苏联利用与西方的条约扩张东欧,而苏联则怀疑英法不会在希特勒侵略时兑现援助苏联的诺言,结果就是留下苏联单独对抗希特勒。在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议会演说中表示“尽管我们有着诸多的矛盾和分歧,但在对抗集权暴力国家这个全人类的问题上一直保持着一致的意见,我可以预见到未来两国并肩作战、奔向胜利的美好场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我们必须把苏联描绘成是地球上最富有侵略性的帝国……我们必须设法在苏联和它的卫星国的人民及他们的统治者之间挑起不和,以制造苏联和它的卫星国内部的不稳定局势。选自''美国之音"的内评备忘录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苏联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面对不同时期西方国家的不同态度分别进行了怎样的应对?
2020-01-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19年高三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