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英印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英国分别向两者移交政权,同年8月15日,印巴正式实行分治,分别独立。

材料二   在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互相迁徙和仇杀,造成了大批难民;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两国在领土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

材料三   近年来,印巴关系极度紧张,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陈兵百万,小规模流血冲突不断。同时,两国还分别进行导弹发射和核爆炸实验,一时间战争的阴云密布南亚的上空。


(1)有人认为:英国根据居民的宗教信仰,把印度“一分为二”,尊重了印度人民的权利。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试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印巴分治”的后果。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印巴冲突的根源和影响。
2020-04-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练习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0年代后期,苏印关系迅速升温,两国贸易额剧增,苏联还向印度提供了巨额经济援助。作为回应,美国也加大对印度的援助力度。肯尼迪执政后,更是希望将印度扶植为在亚洲遏制中国的主要国家。当时英国正力图向美国证明它是可靠的盟友,作为英联邦的领导国,英国必须极力避免英联邦成员国印度倒向苏联。此前印度的国防装备仍以英制为主,但随着美苏影响力上升,印度领导人对英国这一殖民宗主国“心理上的依赖逐渐下降”,印度的军购更多着眼于自身实际需求。1962年,印度将从苏联购买米格一21战斗机的消息被披露,立即引起英国的密切关注。英国认为英联邦成员“在决定之前应当提醒英国,而不是在决定之后通知”“要避免给美国人造成我们没有尽力帮忙的印象”,于是立即向印度提出以英制“闪电”战斗机作为替代品。但由于性价比、技术转让等因素的影响,印度最后依然选择了购买苏式战机。

——摘编自刘恒《英国对1962年苏印米格—21战斗机交易的反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争夺印度军火市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购买米格—21战斗机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
2022-04-30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5月30日——选修选做类主观题型练-2022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62月,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大规模军事演习,有5万印军被调往中国藏南地区。为了防止印军进一步蚕食,中国把军队派到实控线中方一侧与印军对峙。1986年底,印度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升格为“邦”。19874月,印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的尖兵哨。印军熟悉地形,装备有大量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可提供给养、支持地面攻击。印度国内的鹰派言论已被煽动起来,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做出反应。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认为,从地缘政治和后勤方面考虑,无论胜负,同中国开战都是得不偿失的。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1993年,两国签订了协定,协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

——摘编自张加军《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第二次中印战争几乎爆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结果及意义。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印度在公元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泊岸南亚次大陆后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英国利用印度内部宗教矛盾,采取分而治之政策,挑拨离间,从中渔利。19473月蒙巴顿勋爵出任英属印度最后一任总督,63日英国政府公布了“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的方案即蒙巴顿方案,之后印巴两国围绕印度河水源、克什米尔领土等问题不断爆发冲突。

——陆吉明《印巴冲突的历史根源》

材料二 巴基斯坦独立后,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是西巴,他们采取了排斥、盘剥东巴的策略。

1970年东巴问题一经产生,印度方面就高度敏感,很快支持流亡的东巴人民联盟成员成立孟加拉国临时政府……作为巴基斯坦的盟友,处于战略收缩状态的美国对印巴双方都采取了限制措施:而苏联则积极为以印度为基地的东巴游击队提供支持。1972年1月10日,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成立,印度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摘编自刘帅《1971年印巴冲突和冷战背景下的大国角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印巴冲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印巴冲突的影响。
2021-03-16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1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乙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47年独立后,印度政府奉行扩张主义政策,继承了英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侵略立场,从50年初期起,印度就试图把它单方面划出的边界线强加给中国,与此同时,印度武装力量不断地蚕食中国领土。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一直与中国为敌,在中印之间的边界争端给美国提供了一个插手中印边境的反华机会,美国、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在中印边境危机期间,挺身而出,向印度提供武器和其他方面的援助。60 年代初,苏联谋求与美国的和解,而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严重分裂已见端倪。印度同中国的不和,适应了正在出现的大国间关系的新格局,使得印度在实际上既联美,又联苏,共同反华。面对印度的不断挑衅,中国政府始终克制,并尽一切努力力图和平解决,但印度方面在边境问题上孤注一掷,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终于于1962年8月底打响,11 月20日在严惩印度入侵者之后,中印两国宣布停火。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退了入侵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保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但印度自中印边境战争之后,扯下不结盟运动的旗号,全面调整了其军队和国防建设方针,扩军备战,对南亚和平及我边境安全在相当时期内都存在着一定的威胁程度。

——摘编自邵青 《中印边境战争史实辨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边境战争给中印两国带来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材料   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日益高涨,英国首相艾德礼不得不于1947年2月20日宣布,至迟将于1948年6月把政权交给印度人。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3月24日,蒙巴顿接替魏菲尔出任印度总督,6月3日发表了英国政府称之为“印度独立法”的新宣言,即“蒙巴顿方案”

——摘编自《难灭的硝烟世界战争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蒙巴顿方案”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蒙巴顿方案”的影响。
2020-04-2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一大联考2020年高考全真模拟卷(五)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以来,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印关系的发展,认为中印两国在国际上应该结成同盟关系,共同维护亚洲的国际安全。中印建交以来,1954年,实现两国总理互访,1956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并多次途径印度。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宛如一道巨幕,将中印两国屏蔽,尼赫鲁政府在西藏问题、领土争端等影响下,将扩张领土、地区霸权,确立理想边界作为印度地缘安全的保障。50年代,在印度着力在冷战中寻求第三条 发展道路的同时,波匈事件和苏伊士运河事件打破了一度出现的国际局势缓和的趋势,美苏两大阵营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加剧。50年代,印度国内派别林立,毛泽东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英国教育体系培养起来的印度民族精英是朋友不是盟友。

——摘编自张长江《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0-02-2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20届高三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历史上两伊宿怨很深。两国共同边界1280千米,南段以阿拉伯河为界,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阿拉伯河是伊拉克的唯一出海口,也是伊朗油船的通道。长期以来,两国一直在争夺这一水道。在阿拉伯河伊朗一侧的胡齐斯坦省居住着200多万阿拉伯人,他们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的斗争受到伊拉克的支持。而在伊拉克一侧与伊朗交界的各省聚居着什叶派穆斯林,他们又受到伊朗的支持。

材料二在双方“袭船战”中,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中东地区主要热点问题——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追求,引起新的军备竞赛。

根据美国《时代》周刊提供的数字,日本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消费量的64%,法国占35%,美国占21%,意大利占32%,英国占14%,德国占15%。两伊战争开始后,世界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一些报刊曾发表评论说,如果战争再拖下去,“纽约夜晚的灯火将不会那么明亮”。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2)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2018-03-1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五单元第20课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练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印度总理尼赫鲁曾经说:“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打动我……”。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曾将自己装扮成巴比伦王朝的尼布甲尼撒大帝,坚信也能像尼布甲尼撒大帝那样,以伊拉克为中心建立一个东至波斯湾、西至地中海的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

材料二美苏在加紧争夺的同时,为了各自的利益,力图在中东维持一种“不战不和”的状态,引起了埃及的不满,197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

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引发局部战争、威胁世界和平的动荡因素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制止战争、争取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

2018-03-0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10 . 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应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并撤出军队;两个月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国际特别政权。……

规定阿拉伯、犹太国和耶路撒冷市边界。按此方案,犹太国面积14000平方千米,阿拉伯国家11000平方千米(分三块,有走廊联结)。……

耶路撒冷市建立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第二届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1947年11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联合国对巴勒斯坦问题所作决议的基本内容。

(2)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是何时取得的?该决议在实施过程中引发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你认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中东问题之所以棘手的症结何在?

2018-03-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三课时训练:第五单元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