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唐太宗认为在天下未定之时,一般是“专取其才,不考其行”,天下太平之时,“则非才行兼备不可任也”。这说明唐太宗
A.不徇私情B.因势用人C.善于纳谏D.唯才是举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矫正南北朝以来不学无术重武轻文的弊病,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规定在中央国子学和地方州县学学习的学生,只要能通一经以上者,都可以入仕。凡中央和地方学校的学生肄业后可直接参加由吏部主持的科举考试,及第后可做官,驻守玄武门负责护卫皇帝的禁军将士,同样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做官。终唐一代,来自高丽、百济和新罗等国以及高昌、吐蕃等地区的贵族子弟来到长安进入国子监学习,推动了“近古未有”的国学盛况。为了改变唐初中央官学单纯习儒的问题,唐太宗贞观年间重新恢复了隋文帝所设置的书法与法律等专科学校,促进了专门人才的培养,隋末,天下大乱,书籍佚散很多。唐高祖时期就重金购募遗书用楷书誊抄藏于宫中。贞观年间广求天下图书的同时,唐太宗命.名儒颜师古考定“五经”颁行天下。太宗贞观年间,还推动梁、陈、齐、周、隋五代史书编写,史学家李延寿父子私撰的南、北二史也在此时完稿。由此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摘编自《中国改革通史隋唐五代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文化教育制度改革的历史影响。
2021-10-10更新 | 19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出现: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迹象。________、道光时期衰象更为明显。
2021-10-0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微博考试研究所在《历史研究》中指出:“民安而吏称其职象,吏称其职而天下治矣。”康熙十九年(1680)五月,他谕诸臣“大臣为小臣之表率,源清则流洁,严防官场不良风气上行下效。由此可知,康熙帝的更治思想包含
①强调官员的表率作用②察吏为安民(治天下)
③清廉为重④循名责实,重视对官员进行监督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1-09-0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清朝康乾盛世时期,近代中国版图基本奠定,这一时期,我国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打击分裂势力与反击外来侵略相结合的新特点。下列关于中俄《尼布楚条约》评述正确的是
①雅克萨之战的胜利为中国谈判和签约创造条件
②谈判正值噶尔丹引兵内犯,中国作出重大让步
③肯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库页岛是中国领土
④清朝第一次使用了“中国”这一国号签约
A.①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22-04-0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安吉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太宗说:“炀帝岂不以下无忠臣,身不闻过,恶积祸盈,灭亡斯及!若人主所行不当,臣下又无匡谏,苟在阿顺,事皆称美,则君为暗主,臣为谀臣。君暗臣谀,危亡不远。”为此,唐太宗的做法是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B.居安思危,戒奢从简
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D.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2021-07-14更新 | 121次组卷 | 13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征曾写诗言道“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表达他深感皇帝与他意气相投,因此为国家做事并不计较功名的情志。“魏征”这两个字总是使我们想起唐太宗的
A.勇猛强悍、机敏智慧B.轻徭薄赋、去奢省费
C.兼容并蓄、博大开放D.知人善任、兼听纳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明末清初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引起了中西方文化的第—次大碰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康熙帝从小对西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喜爱数学、化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并不断引进有科技才能的传教士来华并委以重任。他刻苦学习西方历法,重视钦天监测报的准确性,以为授时乃国家要务,耕作活动需要按节气进行,无违农时,才能五谷丰登。在学习欧几里得几何学过程中,康熙帝强调懂得了丈量法,就可以广泛搜剔隐匿田地,在治理河域方面,也须具备几何学的知识。三藩叛乱期间,他提拔南怀仁,试制了适合山地作战的新型火炮,这些火炮在平定吴三桂叛乱、回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中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康熙皇帝的影响下,西学的应用成效显著,产生了一些水平高、影响大的成果……康熙帝曾令法国传教士翻译《人体解剖学》,后发觉该书有悖于中国传统礼教,便不予问世。由于西学的传播局限于社会的上层,甚至更囿于宫廷之内,因而中西交流与广大民众联系不大,难于产生较大的社会效应。

——摘编自刘长江的《从康熙帝对待西学的态度看“中体西用”的早期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帝主张“中体西用”的背景及实践的作用。
(2)根据材料概括康熙帝“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
2021-06-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康熙帝将盟旗制度推广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及其他蒙古各部。在蒙古各部至内地的道路上设立邮站、驿站军台,“凡汗、王、贝勒过境,警晨夜,饲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资捍卫”。实行巡边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巡查边境哨所。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商帮形成
C.完善了边疆治理D.维护了蒙古传统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初,洗马魏征常劝太子建成早除秦王,及建成败,世民召征谓曰:“汝何为离间我兄弟!”众为之危惧,征举止自若,对曰:“先太子早从征言,必无今日之祸。”世民素重其才,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

贞观六年,唐太宗想封禅泰山,魏征反对。太宗问他原因,魏征对曰:“……承隋末大乱之后,户口未复,仓廪尚虚,而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供顿劳费,未易任也。且陛下封禅,则万国咸集,远夷君长,皆当扈从;今自伊、洛以东至于海、岱,烟火尚希,灌莽极目,此乃引戎狄入腹中,示之以虚弱也。况赏赉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事遂寝。

徵再拜曰:“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帝日:“忠、良有异乎?”徵曰:“良臣,稷、契、咎陶是也。忠臣,龙逢、比干是也。良臣使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子孙传世,福禄无疆。忠臣身受诛夷,君陷大恶,家国并丧,空有其名。以此而言,相去远矣。”帝深纳其言,赐绢五百匹。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纪十》《旧唐书·魏征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征反对唐太宗封禅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征能成为一代“良臣”的具体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