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春秋时有人询问子贡,孔子的门生为什么那么庞杂。子贡曰:“君子身心端正,来求学的人都不拒绝,想离去的也不阻止。就像良医的门前多病人,矫形器的旁边多弯曲的木头一样,所以夫子的弟子才这么杂。”这反映出孔子
A.倡导经世致用学风B.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C.创新教育管理制度D.践行平等教育理念
2 .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还要培养成“君子”。以下各项属于孔子培养“君子”目标的有
①“道不同不相为谋”②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
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将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即“孔子何以成为圣人?”《论语》中有孔子、太宰、子贡关于“圣人”的谈话,孔子是自居于君子,谦言君子不必多能。太宰以多能为圣人的标征,因为他看见孔子多能,所以疑心他是一个圣人。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所谓“天纵之将圣”,实即“人纵之将圣”。春秋、战国间,人民苦痛得很,大家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出来收拾时局。孔子是一个有才干、有宗旨的人,所以人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另外,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弟子很多,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

——摘编自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1)据材料概括孔子在战国时期被推为圣人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孔子成圣这一现象。
2021-03-28更新 | 445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孔子在评价出身贫贱但富有才干的弟子冉雍时说:“雍也可使南面(做一国之君)。”这反映了孔子
A.举荐贤能不分亲疏远近B.坚持“有教无类”理念
C.突破了传统的用人观念D.不遗余力恢复周礼
5 . 孔子与苏格拉底重视道德的目的不同。
2021-03-0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历史判断题练习150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城邦应由生产者、护国者和统治者三个阶层组成。这三个阶层的人们可通过受教育拥有相应的美德。初等教育通过情感教育进行美德的培养,塑造正义的心灵,帮助青年人为履行国家所要求的军事职责做准备;高等教育针对成年人进行,意在选拔国家统治者。这说明柏拉图
A.继承发展智者学派思想B.对直接民主的失望
C.强调个人绝对服从城邦D.力图维护城邦利益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年轻时,总想一旦能独立工作,就要投身政界。后来政局突然变动,影响了我的计划。那时的政权为一般人所厌恶,革命发生了。领导这次革命的有五十一人,其中十一人在城区,十人在比雷埃夫斯港。这两个委员会管理两区的市场及行政。上面还有一个三十人的最高委员会,最高委员会里有些成员是我的亲戚故旧,他们邀我参加,以为一定会得到我的赞助。我当时年少天真,总以为新政权将以正义取代不正义,我极端注意他们先是怎么说的,后来又是怎么做的。这些绅士们的一举一动,一下子把他们所毁坏的政权反而变得像黄金时代了……当初我对于政治,雄心勃勃,但一再考虑,看到政局混乱,我徬徨四顾,不知所措。我反复思之,唯有大声疾呼,推崇真正的哲学,使哲学家获得政权,成为哲学家,或者政治家奇迹般地成为哲学家,否则人类灾祸总是无法避免的。

——柏拉图(约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47年)《第七封信》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柏拉图书信中所提到的“新政权”及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政体。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被新政权“毁坏的政权”的局限性,并说明柏拉图理想中的治国者应具备的素质。
2021-02-09更新 | 240次组卷 | 5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三4月模拟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下列有关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地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A.周游列国失败后,开始致力于创办私学,开创了古代私人讲学之风
B.从礼、乐、射、御、书、数六个方面培养学生,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C.以“成人”、“成君子”为教育目标,不仅独善其身,还要兼济天下
D.他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2021-02-04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绍兴高中历史00018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柏拉图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形状,就能塑成什么形状”。基于柏拉图“儿童公有”的论点,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园,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儿送入育儿园。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柏拉图认为,人生来皆具行善禀赋,嫉恶从善乃是人的本性,而个人是否这样做,关键在于首先要具有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能知善,肯定会行善:如果能知恶,必然会避恶。人自幼年起就该对其进行坚持不懈地诱导和训练,把对善与恶认识的最初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灵上,使之养成善良的习惯。在幼儿道德熏陶的具体做法上,柏拉图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这一天赋本性,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使他们从小至一生连续视仿,最后成为习惯,习惯称为第二天赋,在一举一动、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摘自冬青《中外学前教育史》等


(1)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柏拉图倡导学前教育的意义。
10 .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由无生物进化到动物是一个积微渐进的过程:16世纪末,李时珍按水、火、土、石、草、木、谷、菜、虫、鱼、商,人等顺序罗列物种;19世纪中期,达尔文认为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这表明生物进化论
A.经历了一个渐进发展过程B.否定了上密造物说
C.是由中外科学家共同创立D.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