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雅典民主政体定义为:“这种制度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最能证明其观点的是
A.比例代表制B.抽签选举C.任期制D.议会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材料   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城邦政治思想的总结者。他组织学生对158个城邦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上升为普遍意义的理论。在谈到理想城邦的政体形式时,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了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他指出共和政体不应凭借外力支持,而要依赖内在均势来求其稳定。公民的普遍参与是实现城邦稳定的必要条件。他认为理想的政体以中产阶级为基础,因为他们人数最多,能成为贫富两个阶级的仲裁者,以避免党争,减少内讧。对于城邦的治理,亚里士多德非常强调法律的作用,有了良好的法律,全体人民,包括统治者一律服从。

——摘编自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指出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城邦政治时所用的方法。
(2)据材料,概括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的主要特征。
2022-03-15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应根据政体精神教育公民,“应该培养公民的言行,使他们在其中生活的政体,不论是平民政体或者是寡头政体,都能因为这些言行普及于全邦而收到长治久安的效果”。由此可见,他意识到
A.公民的言论自由会危及城邦安全B.城邦的稳定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
C.城邦政体精神决定了公民的素质D.民主政治才能保证城邦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想了解孔子的思想,应该研究他曾整理的、或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相关典籍。如
①《春秋》   ②《论语》   ③《史记》   ④《道德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孔子被塑造成一个跪在上帝面前认错的妖魔;康有为等维新派则尊孔子为托古改制的至圣素王和神明教主;20世纪初,排孔非儒的声音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最终孔子这一偶像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被彻底打倒。近代孔子形象多变说明
A.孔子成为各派实现政治理想的工具B.各种形象都是对孔子的客观认识
C.儒家思想成为近代社会进步的障碍D.近代各派对孔子的认识日益深入
2022-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末期,礼包括贵族交际中的礼节及贵族婚丧嫁娶等的典礼。当时儒者依靠襄助这些典礼和教授仪文为生,“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不如礼不足而敬有余也”。孔子及弟子将当时的交往礼仪和各种典礼整理为我们今天看到的《礼》。他传承古典文化的原则是“述(记述)而不作(修改),信而好古”,但在传承礼的细节上偶有取舍,例如冕,古礼用麻,时人用丝,孔子遵从民众习惯,因为当时用丝廉价;又如古礼臣拜君于堂下,而当时臣拜君于堂上,孔子采用古礼。孔子传承礼的指导思想是“忠恕”,“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忠”的意义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意识。六经中,《礼》是孔子常讲和弟子必修的。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1)据材料,概括孔子重视礼的表现,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孔子对礼的传承。
2022-02-20更新 | 32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柏拉图在其《普罗泰格拉》篇中描述了普罗泰格拉的社会生存论。故事说众神用土和水两种以及由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大地内部创造了所有生物,人类凭借自己的力量生产了物质材料,为了避免外部力量的威胁——城邦进而形成了。然而社会和国家的产生是神将尊敬和正义送给了人类,人们为避免相互的残害才产生的。材料表明普罗泰格拉的社会生存论
A.促进哲学从天上回到人间B.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
C.具有早期社会契约论色彩D.实质上仍是一种神创理论
8 . 季康子问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此处孔子强调
A.爱惜民力B.以身作则C.有教无类D.道法自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2022-01-24更新 | 477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在僭主政体中,当权者的权力缺乏制约并且足够强大,则会抛弃法治而大兴人治,容易产生腐败,违背正义。据此他认为
A.僭主政治否定法律B.法治比人治优越
C.直接民主易生腐败D.分权与制衡结合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