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721次组卷 | 7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天津历史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

材料 我心中常有一个问题,即“孔子何以成为圣人”?

《论语》中有孔子、太宰、子贡关于“圣人”的谈话,孔子是自居于君子,谦言君子不必多能。太宰以多能为圣人的标征,因为他见孔子多能,所以疑心他是一个圣人。子贡说“固天纵之将圣”,所谓“天织之将圣”,实即“人纵之将圣”。

春秋、战国间,人民苦痛得很,大家希望有一个杰出的人出来收拾时局,孔子是一个有才干、有宗旨的人,所以人望所归,大家希望他成为一个圣人,好施行他的教化来救济天下。另外,孔子一生不曾大得志,他收的弟子很多,思想有人替他宣传,所以他的人格格外伟大。自从孔子没后,他的弟子再收弟子,蔚成一种极大的势力,号为儒家。

春秋时的孔子是君子,战国的孔子是圣人,西汉时的孔子是教主,东汉后的孔子又成了圣人,到现在又快要成君子了。

一一摘编自顾颉刚《春秋时的孔子和汉代的孔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孔子成圣”这一历史现象。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柏拉图认为,人们凭借直觉感官感觉到的具体事物总是相对的、不完善的,不真实的;只有理性思维把握到的一般、共性才是绝对完善的,永远不变的,因此才是最真实的。这表明柏拉图
A.开始关注人的理性B.重视知识理性价值
C.反对自然科学研究D.忽视人的直觉感受
2021-06-18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5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6 . 如何看待个人修养,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有的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有的思想家提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
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孔子④王守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1-05-2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重要人物是时代进步的标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才人物像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和罗吉尔·培根等人必然都具有完全科学的头脑。他们本能地认为事无大小,全都可以看做支配全部自然秩序的普遍原则的体现。……发明刺激了思维,思维又加速了对自然界观察的进展,同时希腊的手稿也显示了古人的发现。虽然直到1500年欧洲方面所知道的东西还没有公元前212年去世的阿基米德那么多,但到1687年的时候,牛顿完成了巨著……,整个世界也就因之进入了崭新的现代。

——摘编自(英)A.N.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

材料二   1315年到1319年间欧洲暴雨连绵,饥荒席卷欧洲大陆,导致数千人死亡。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从君士坦丁堡、热那亚、马赛漫延开来,竟一下子夺去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丰饶世界”结束了:地中海海岸13世纪形成的繁荣的物价模式和工资形态被颠覆,更多雇工的人身依附被取消了;通晓古拉丁语的牧师和教师大量病亡,倡议用本国语作为严肃写作工具成为潮流。旱灾、洪灾、时疫、饥荒,不断上演,流民、动乱、战争、极权,家常便饭。……一个好端端的人在一夜之间悲惨死去,使阿奎那时代对理性神学信仰很快崩溃了。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瘟疫与人》、布莱恩·费根《小冰河时代》等

材料三   世人对拿破仑的评价,有以下几种:①他睿智好学,有时一意孤行;②他慧眼独具,有时好高骛远;③他宽宏大量,有时刚愎自用;④他任人唯亲,却众叛亲离……他是一个伟大者,万众瞩目;他又是一个孤独者,茕茕孑立。

——摘编自(美)艾伦·肖姆《拿破仑大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历史地位。请写出1687年牛顿的巨著,并说明它使“整个世界也就因之进入了崭新的现代”的道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地中海海岸13世纪形成的繁荣的物价模式”的建筑成就及其主要设计者,并简述此建筑修筑的主要目的。
(3)选择材料三中四个观点的一个,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2021-04-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从下图《孔子圣迹图子路问津》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表述正确是
A.准确再现春秋时期经济状况B.可推测此图创作的准确时间
C.突出绘画者追求自然的意境D.反映了孔子周游列国的情况
2021-04-23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柏拉图认为,理想国中应实行的政体形式是“贤人政治”,理想国中的人分为四等:护 国者、哲学家、士兵、劳动群众,他们分别是神用金、银、铜、铁创造出来的。孔子主张“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坚持统治者应在合理的道德原则基础上进行统治。据此可知,柏 拉图和孔子的观点都 (     
A.损害了现存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B.认为道德原则是恰当行使权力的前提
C.认为等级制度比道德原则更为重要D.成为当时国家的正统信条和官场哲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马克思对亚里士多德作过高度的评价,说他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结合下图,下面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元前 343 年,亚里士多德应邀到①处成为亚历山大的老师
B.公元前 384 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希腊南方毗邻的城邦②处
C.公元前 335 年,亚里士多德到③处创立了著名的阿卡德米学园
D.公元前 323 年,为防止雅典的报复,亚里士多德悄悄离开④处
2021-04-12更新 | 15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