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西方的先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他追慕西周盛世的统治秩序,崇尚周礼,主张以伦理道德和自我约束来协调人际关系。“他”是
A.老子B.庄子C.孔子D.孟子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孔子身后到东汉初的五百年间,孔子形象凡四变:由子贡作俑,使孔子由普通贤人一变而为超级贤人;由孟轲发端,荀况定型,使孔子从贤人再变为圣人,凌驾于世俗王侯之上而在人间不得势的圣人;由董仲舒首倡,西汉今文博士们应和,使孔子从不得志的圣人,三变为接受天启,为汉制法的“素王”;由王莽赞助在先,刘秀提倡于后,使孔子从奉天命为汉朝预作一部法典的“素王”,四变为传达一切天意的“通天教主”。伺候还有韩愈、欧阳修的孔子,程颐、朱熹的孔子,陆九渊、王阳明的孔子,顾炎武、戴震的孔子,直到近代康有为的孔子等等。总之,在历史进程中的孔子,存在“真的孔子”与“假的孔子”。

——摘编自朱维钟《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孔子形象的变迁”,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相关史实加以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希腊哲学家中,柏拉图出身显贵,但他蔑视雅典民主政治,主张实行贵族政治,并且著作了《理想国》,按照智慧与美德进行分工。柏拉图的观点
A.体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自己的责任感
B.表现了他不相信客观存在的事物
C.体现了他的贵族身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分工
D.从根本上是由他的唯心主义观点所决定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要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材料表明孔子的立场是:
A.行仁政,反对刑罚和战争
B.法先王,祖宗之法不可改变
C.重礼乐,以礼乐教化百姓
D.正其名,端正宗法等级秩序
2019-09-04更新 | 193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孔子的主张或言论,符合其“礼”的思想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遵循“忠恕“之道
C.为政以德
D.“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91次组卷 | 74卷引用:广东省揭阳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我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首创私人办学,提倡“有教无类"。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还提出了
A.“仁”与“礼”的学说
B.民贵君轻的观点
C.“制天命而用之”的观念
D.“无为而治"的思想
2019-06-13更新 | 13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庸之道是中西两大先贤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各自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选项符合他们中庸思想的是
①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②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③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记载: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提供的研究费用,为八百金塔兰(每塔兰重合黄金六十磅)。亚历山大还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其他资料。这主要说明
A.专制集权是古代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B.亚里士多德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支持
C.亚历山大是最重视科技的古代帝王
D.亚里士多德的卓越与亚历山大密切相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