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7 道试题
1 . 启蒙与革命

材料一   在波澜壮阔的启蒙运动中,首当其冲被启蒙思想家推上理性的法庭而受到严厉批判的是宗教神学。启蒙思想家非常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打破宗教神学的精神枷锁,才能启迪人的智慧,推动思想进步。他们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否定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是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批判宗教神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
2 . 1899年,克伦威尔诞辰300周年之际,时任英国首相提议在英国议会大厦前竖立克伦威尔雕像,此提议在议会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少议员表示反对,但最后克伦威尔的雕像还是被竖了起来。据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对理由之一是克伦威尔驱散议会实行独裁统治
B.赞成理由之一是克伦威尔结束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C.雕像被竖说明克伦威尔是英国历史进步的推动者
D.雕像被竖的不同意见折射出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022-04-0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到1810年,他达到成功的顶峰,他已使法国的疆界越过莱茵河伸展到吕贝克,越过阿尔卑斯山脉伸展到罗马。欧洲的其余地区由法国的附属卫星国或盟国组成,只有英国仍保持独立并怀有极大的敌意。文中的“他”是指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拿破仑D.俾斯麦
4 .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都是彪炳史册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三人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推翻了封建统治B.推动了政治民主化C.赢得了民族独立D.推翻了殖民统治
5 . 在中外交往过程中,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不同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瀛寰志略》成书于1849年,书中介绍世界各地风土人情,附以欧洲人所制地图,介绍英美民主制度。此书引发朝野震动,痛遭诋毁后,即被遗忘。

——摘编自雷颐《徐继畲的命运》

下面是《瀛寰志略》关于美国历史的介绍:

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1)根据材料概括《瀛寰志略》对美国历史介绍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对《瀛寰志略》一书诋毁的原因。

材料二1960114日,尼克松说:“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

——纽约每日新闻

材料三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生气勃物的民族,不应该继续孤立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从长远来说,如果没有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的力量,要建立稳定的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1-22高二上·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评价某法律文献:“它肯定了封建贵族的消灭,并且采纳了1789年的社会原则:个人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世俗化、信仰自由和选择职业的自由。”这部法律文献是
A.《至尊法案》B.《权利法案》C.《法国民法典》D.《美国1787年宪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近代中国著作《瀛环志略》中评价某历史人物称:“可不谓人杰矣哉!(其国) 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该历史人物应为(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俾斯麦
2023-01-0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政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六月六日,康熙在前往热河行宫途中……康熙坦言:“朕自十三岁亲政之后,即留意于此。将其土地险易,山川形胜……进剿机宜,不徇众见,决议命将出师,深入挞伐。”

——《康熙起居注》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唐太宗和康熙帝的治国思想和具体措施。

材料二: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拿破仑所“冒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热情。因此,拿破仑曾说过:“我一生四十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就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


(2)拿破仑在军界暂露头角的战役是什么?根据材料二,你如何理解“民法典”是他“永垂不朽”的功绩?

材料三:19451210日,爱因斯坦发表了题为《赢得战争不等于赢得和平》的演讲,表达了科学家的道义责任。他说:“今天,参加过研制这种历史上最可怕、最危险的武器的物理学家,不说是犯罪,也是被同样的责任感所烦恼……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研究原子弹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概括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2023-01-0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法国雾月政变后所张贴的通告,下列对此通告的认识正确的是(   )

法国需要实现伟大和持续的事业。动荡把它毁了,现在它在祈求安定。它不要王政,王政已被废除。它需要执法的权力机构行动一致。它要一个独立、自由的立法机构``````它希望代表们属于稳健的保守派,而不属于动乱的革新派。总之,它要采摘10年牺牲结出的果实。


①法国大革命废除了王权,但新秩序还没完全确定。
②法国资产阶级希望加强行政权,恢复统治秩序。
③通告可以解释拿破仑个人专权统治的时代背景。
④司汤达的《红与黑》真实再现了这段历史。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3-1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10 . 先进思想的孕育离不开时代,先进思想的传承离不开伟大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米开朗琪罗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他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东部附近的山城小镇。虽然家庭贫穷,但父亲还是把米开朗琪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一家拉丁语学校去学习。米开朗琪罗在那里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文学。他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朗读了但丁、彼特拉克、贺拉斯、维吉尔的诗。被佛罗伦萨称为无冕之王的罗伦索十分欣赏这位天才少年独创性的艺术才华,留他食宿于美第奇宫廷。美第奇宫廷丰富的雕刻收藏令米开朗基罗着迷,古希腊、罗马的遗产给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学习与探索以巨大影响。

——龚勋《世界名人百传》

材料二   卢梭提出一个重要的构想,即人民定期作为主权者而活动,通过固定的、按期的、绝对不能取消或延期的全体公民集会,决定政府的去留。集会一开始必须讨论两条提案,即主权者是否愿意保存现有的政府形式,人民是否愿意让那些目前担任行政职责的人们继续当政。卢梭坚持没有任何一种根本法律可以约束人民共同体,哪怕是社会契约本身。在卢梭的法律思想里,主张人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可以做主改变自己的法律,哪怕是最好的法律。

——王笑梦《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材料三   华盛顿交出军权是美国革命最辉煌的瞬间,也是启蒙思想最动人的一刻。对华盛顿来说,这也许只是他人生中一个安详、平静的小站。此前,他统率弱小的军队打赢了八年的战争:此后,他还将带领年轻的国家走过八年艰苦的历程。但所有这些都不如他此时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伟大。当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还给人民,他就把一场战争变成了革命,奠定了民主与共和在新大陆不可动摇的根基。

——毕蓝《美国的故事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米开朗琪罗在雕塑、建筑、绘画方面的成就,并简析米开朗琪罗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有关“主权在民”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卢梭“主权在民”思想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交出军权”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华盛顿“交出军权”的积极意义。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