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熙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2022-06-16更新 | 8470次组卷 | 57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学案(选择性必修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熙帝曾下旨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反映出当时
A.“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潮流B.钟表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C.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D.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指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是也。”据此归纳康熙帝不修长城的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与蒙古关系密切,足以防备朔方来犯B.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C.长城失去原有的防御功能D.修德安民是守国之本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成功去世后,郑经袭承王位,他声称:“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背叛了其父的立场。清政府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与郑经进行了多次谈判,并作出过重大的让步,但郑经在其要求得到满足后,却一再横生枝节,制造新的障碍。郑经倒行逆施,参加了三藩之乱,给两岸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致其众叛亲离。康熙亲政前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对台湾采取招抚政策,善待郑氏归诚者。施琅向康熙密陈攻台方略,分析攻台的重要性,从选将、练兵、筹饷、制器、造船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办法,又从守土、赋税、边防、后患等方面深入分析,得到皇帝的赞赏。郑经去逝后,台湾内部纷争不断,加之干旱等原因,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平定三藩之乱后,大陆社会安定繁荣,康熙帝得知郑经病逝的消息,即命施琅为水师提督,姚启圣督运粮饷,武力攻台。膨湖之战后,军前议和,郑克塽投降。台湾解放后,清廷大臣对台湾的弃留,有明显的分歧,关键时刻,康熙帝一锤定音:“台湾弃留,所关甚大,弃而不守,尤为不可”,于是,清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归福建管辖,结束了台湾长期孤悬海外的局面。

——摘编自王政尧《简论清初收复台湾》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康熙帝决定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解放台湾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开皇之治”大事简表(部分)“康乾盛世”大事简表(部分)
开皇元年,行三省六部制。.
开皇三年,罢天下诸郡,定州县二级制。
开皇五年,诏令全国检括户口。
开皇七年,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漕运。
开皇九年,平陈,免陈朝旧境十年赋税。
开皇十二年,遣使均田。

—据《隋书》等

康熙十五至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乱。
康熙二十三年,巡视黄河。
雍正二年,行摊丁入亩,整顿保甲制。
雍正十年,设军机处。
乾隆元年,设特科取士。
乾隆三十八年,始修《四库全书》。

—据《清史稿》等

综合材料中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熙帝将盟旗制度推广于漠北喀尔喀蒙古及其他蒙古各部。在蒙古各部至内地的道路上设立邮站、驿站军台,“凡汗、王、贝勒过境,警晨夜,饲牲畜;商旅出其途,亦资捍卫”。实行巡边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巡查边境哨所。这些措施
A.加强了君主专制B.促进了商帮形成
C.完善了边疆治理D.维护了蒙古传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清朝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以下关于清朝对西藏地区管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B.设立伊犁将军
C.册封达赖和班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论述题 | 较难(0.4) |
8 . 路易十四与康熙时代的科学

材料   康熙本人对科学充满兴趣,史书记载:“康熙初年,因历法争讼,互为讦告,至于死者,不知其几。”于是,他“心中痛恨,凡万几余暇,即专注于天文历法一十余载”。“圣祖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热衷于跳芭蕾舞,没有兴趣参与科学活动,但他却以国王的意志支持了科学,成立了法兰西科学院。科学院致力于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科学院的成员享受国王的津贴,研究活动受到资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刊物,科学家可以自行决定研究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观点。欧洲的知名学者霍布斯、卡西尼、惠更斯等相继加入法兰西科学院。

康熙也在1713年发布圣谕,设立“算学馆”,翻译西方历算著作,编写《律历渊源》等书籍,“算学馆”被西方人称为“皇家科学院”。但康熙认为“算法之理,皆出于《易经》”,“西洋算法亦善,原系中国算法”。《律历渊源》编纂完成后,算学馆完成了使命而终结。法兰西科学院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康熙晚年时,由于历法之争已不存在,公开地讨论天文预兆和历法研究都被禁止——这些内容已和清王朝的合法性有关。1715年,他在科举考试中禁止了有关历法、天文、乐律或计算方法的策问考试内容。

——摘编自江菲《康熙与路易十四时期的科学交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你如何认识康熙和路易十四对科学的态度?
2021-05-23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备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材料一   毛主席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塞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保证我永戍黑龙江,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做出了重大贡献

——《毛泽东谈康熙:今天继承的大版图是他确定的》

材料二   康熙一朝的大案有庄廷鑨《明书》案和戴名世《南山集》案。浙江湖州富商庄廷鑨,购得朱国祯《明书》之《列朝诸臣传》稿本。庄廷鑨刊行时,请人增添明末天启、崇祯两朝史事,其中多有指斥满洲的文句。康熙二年(1663年)被人告发。是时,庄廷鑨已死,仍被开棺戮尸。庄氏家属及为书作序、校阅、刻字、印刷、买书、卖书者,并地方官吏,被处死者达72人,充军边地者数百人,妻女均发边为奴。康熙十五年(1711年)的《南山集》案又称戴名世案,戴名世作《南山集》(因居桐城南山,故名),采用了相城方孝标《滇黔记闻》中的材料,叙述明末清初的抗清事实,对南明诸王寄以同情,并书南明桂王永历年号。事发,戴名世被斩,300多人受牵连。

——《论明清文字狱》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在位时,在巩固统治上面临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熙作简要分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台湾历史纲要》中记载,“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三县。从康熙到嘉庆年间,先后担任府儒学教授的36人、训导23人,台湾县儒学教谕36人、训导25人,凤山县儒学教谕34人、训导11人,全部都是福建人”。据此可知,康熙帝
A.重视对台湾的思想政治控制B.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C.以崇儒尊孔拉拢台湾的上层D.挑选全国儒学精英支援台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