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的核心是宪法。宪政是实行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动作过程。

———季立东《“宪政即‘限政’思想”的思考》


(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政”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是如何实践“限政”思想的?

材料二   1923129日,孙中山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期即“以党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

材料三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充满了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民主化的必由道路,中国人由于缺乏民主经验,空有宪法之名,但无法有效履行宪法,反而会被某一政治集团或强人利用。孙中山认为:“不经训政时代,则大多数之人民久经束缚,虽骤被解放,初不了知其活动之方式,非墨守其放弃责任之故习,即为人利用陷于反革命而不自知。”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孙中山才设想出了这一理论。

反对者以胡适为代表:“我们可以明白中山先生的主张训政,只是因为他根本不信任中国人民参政的能力”;“人民需要的训练是宪法之下的公民生活。政府与党部诸公需要的训练是法治之下的政治生活。‘先知先觉’的政府诸公必须自己先用宪法来训练自己,裁制自己,然后可以希望训练国民走上共和的大路”;“绝少数的人把持政治的权利是永不会使民众得着现代政治的训练的。最有效的政治训练,是逐渐放开政权,使人民亲身参加政治里得到一点政治训练。说句老实话,学游泳的人必须先下水,学弹琴的人必须先有琴弹。宪政是宪政的最好训练。”

——凤凰网历史综合


(3)孙中山为创制宪法和维护宪法做了哪些努力?
(4)材料三中,关于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的评议,你同意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2-04-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孙中山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有很大弊端,中国应像十月革命后的苏俄一样,实行一党制。……孙中山强调,“以党治国”的基本要求“并不是用本党的党员治国,是用本党的主义治国。”……本着主权在民的基本立场,他认为要想防止政府因权力过于集中而产生专制现象,关键在于要将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权力作“权”与“能”的区分,划分为“政权”和“治权”两部分,其中“政权”也叫民权,包括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治权”也称政府权,包括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孙中山又将整个国民革命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他认为,中国人民“久处于专制之下,奴性已深,牢不可破”,加之“人民之知识、政治之能力,更远不如法国”。因此,必须经过“训政”时期“先知先觉”的国民党人之“训导”,中国方能由专制进入共和政体。

——摘编自关志钢《孙中山“党治”学说与蒋介石集团“党治”独裁之异别》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党治”学说的基本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党治”学说的形成原因。
2021-09-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神州智达大联考2016届高三诊断性考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请结合20世纪初和20年代的相关史实,设计并完成“孙中山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表格。表格要求分不同时期展现孙中山思想转变的表现和影响。
        孙中山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在广东香山县。
1894年,上书李鸿章力主改良受挫,同年,创立兴中会。
1905年,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1911-1912年,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
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失败。
1920-1922年,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1924年,召开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明确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向,开始了国共合作以及国民革命运动。
1925年,在北京逝世。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我们要学习孙中山先生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他总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努力赶上时代潮流。…体现了他敢于突破局限、不断自我革新的可贵精神。”


2021-08-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无为仓头中心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孙中山先生是真正经得起历史考验,受到大多数人敬仰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立即颁布政令,指出“富强之策,全籍铁路交通,拯宜从速兴筑”。不久,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务,又提出了修建铁路的规划和构想,表示要“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筑”,认为“凡立国铁道愈多,其国必强而富”。1912年9月,孙中山专程去八达岭和张家口考察詹天佑设计并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并邀请詹天佑担任他的技术助手。

——《探寻孙中山的“铁路梦”》

材料二   在1924年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下令筹办军校。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演说中指出:“我们的革命事业就是救国救民。”“革命军是救国救民的军人,诸君都是将来革命的骨干,都担负着救国救民的责任。”至于讲当时的环境,那时黄埔同学,白天读书,晚上还要放步哨,担任黄埔警戒的责任,来保卫黄埔。整个求学的期间,一方面要上课,一方面还要去打仗。

     ——根据《孙中山全集》和张治中《黄埔精神与国民革命》整理

材料三   毛泽东对于三民主义的一些看法:①1925年10月,我们的伟大领袖孙中山先生应乎中国被外力、军阀、买办、地主阶级重重压迫的客观环境,为我们定下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我们的伟大领袖虽死,革命的三民主义不死。 ②1945年4月 ,孙先生的这种三民主义,和我党在现阶段上的纲领,只是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东西。我党的新民主主义纲领,比之孙先生的,当然要完备得多。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致力于铁路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詹天佑在修建京张铁路时所克服的困难。
(2)阅读材料二,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黄埔军校的创建对中国革命产生的积极影响。
(3)阅读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在国民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后期对“三民主义”的不同评价。请任意选择一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毛泽东对“三民主义”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2021-05-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华民国成立时,孙中山宣布“驱除鞑虏”的“反满”口号已失去意义,要以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之说取代之,进一步丰富了民族主义内涵。民族主义内涵的丰富主要体现在
A.明确主张反对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B.民族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统一
C.融入了民族平等和国家统一的观念D.民族自治和国家独立相结合
2021-05-14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6月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全国I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中声明继续承认和保护外人的各项条约权利,强调“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人民之交际,此后必益求辑睦”。其意在
A.保障革命顺利开展B.促使列强保持中立
C.加强与世界的联系D.改变中国国际形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