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材料反映
A.孙中山的政治立场摇摆不定B.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C.近代民族观念的形成与发展D.新三民主义发展为革命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梁启超推崇墨子的"兼爱",认为这才是社会正义、平等、进步之所在;孙中山为"墨子所讲的'兼爱'与教会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这体现出他们
A.倡导复兴传统道德文化B.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C.关注治国理念的本土化D.主张托古改制宣传革命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12年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的题词“造路救国”,该题词体现了孙中山的
A.联俄联共主张
B.反帝反封建主张
C.民主自由主张
D.发展实业主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材料   1919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建国方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关于国家工业化的纲领性建设方案,详细阐述了有关西部开发建设的诸多问题。……为追求“民生主义”的实现,孙中山早年就对学习西方、振兴中国实业抱有热切的希望。1894年,他曾上书李鸿章,仿效西方,改革教育,培养人才,使“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中华民国建立后,他认为中国政治革命的目标已经完成,“但仆之宗旨在提倡实业,实行民生主义为归宿”……他还认为,“中国今尚用手工为生产,未入工业革命之第一步,比之欧美已临第二革命者有殊,故于中国两种革命,必须同时并举”……中国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合理,通过开发西部,可以促进全国资源的合理配置……开发西部的交通运输事业,使欧亚“两大陆可以连为一气”……满足巩固边防、抵御外来侵略的战略需要。

——摘编自韩同友《孙中山西部开发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提出西部开发的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西部开发的意义。
2020-07-15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5 . 国民党改组后,有日本记者问及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否学自苏俄列宁,他明确表示“决非如此”,并解释说,“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这说明
A.国民党改组并未学习苏俄革命经验
B.三民主义已经脱离西方民主理念的框架
C.孟子思想实为革命党人的指导思想
D.孙中山革命理论是中西文明融合的产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019-10-19更新 | 266次组卷 | 95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职业教育中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种种公共之需。”孙中山先生的上述主张意在
A.施行平均地权的政策
B.建立享有高度自主权的地方政府
C.实现普遍平等的民权
D.解决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孙中山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为此他
A.核定地价,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发展实业,推动全国铁路建设
C.领导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统治D.建立政党,扶持民族工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的先驱,他们经济思想的共性是(     
A.争取民主自由B.提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C.主张本民族经济独立D.以传统手工业对抗现代工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