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詹天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04年,清政府决定修建京张铁路。在英、俄两国人极力争夺该线工程师位置的情况下,詹天佑最终受命出任总工程师,并组织起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经勘测,该线沿途“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但其线经济价值甚大。一些西方人讥讽说:“中国人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他们等待着中国人在经费和技术上陷入僵局时向他们求教:詹天佑顶着压力,与筑路员工一起,战胜天险,又快又省地建成了这条世人瞩目的铁路。而且为以后的筑路事业培养了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才:1909年7月4日,京张铁路全线铺通,全部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年,质量优异,节余白银28万余两。1909年,詹天佑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正式会员,他是加入此会的第一位中国工程师,成为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与工程师。

----摘编自 岳麓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据材料,概括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面临的困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京张铁路建成的重大意义。留给了我们哪些精神遗产?
2020-04-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普查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四位同学分别对詹天佑和中国铁路史做了研究,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部
参观“中国铁路博物馆”,了解中国铁路发展史得出“唐胥铁路变成‘马车铁道’是中国铁路建设落后造成”的观点
参观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观察“人”字形路线,体会技术难题的突破得出“詹天佑是中国铁路之父”的结论
查阅詹天佑要求收回中国在中东路的驻兵权与管理权的言论得出“詹天佑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中国铁路事业”的结论
阅读《詹天佑评传》,了解詹天佑与中国铁路的建设的历史得出詹天佑一面支持铁路运动,一面推动铁路建设的结论

A.甲
B.乙
C.丙
D.丁
2019-01-02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黄炎培(1878—1965),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1913年他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1915年4月,随农商部“游美实业团”赴美考察教育,撰写《旅美随笔》。他认为办教育如同治病,知病源才能开好药方,做到对症下药。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自此起,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成熟。黄炎培早期职业教育思想更多以解决个人生计问题为重,认为职业教育的要旨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20年代起,黄炎培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20年代中后期,黄炎培总结近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的观念,认为:“(一)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

黄炎培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

(1)根据材料,概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黄炎培及其职业教育思想。

2018-03-31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赤峰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留学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鸿胪寺是管理外国留学生的机构。留学生同中国学生一样享受较优厚的待遇,可以与中国同学、亲戚、朋友、师长有广泛、自由、公开的交往,甚至做官。各国留学生除了在国子监学习经学、史学、文学、法律、书法、算术等学科外,还可以选择专门学校,学习专门的学问。留学生当中数日本和新罗的最多。

——据赵克尧《唐太宗传》等

材料二   清廷留学章程规定留美幼童“出洋后,肄习西学,仍兼中学,课以孝经、小学、五经以及国朝律例等书”。其中的西学主要是指:机械、枪炮、造船、铁路和电报。詹天佑来美国的几年,正是美国大规模修筑铁路和电器等工业有重大突破的时期。他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修筑铁路,建设工厂,开发矿藏,才能使祖国富强起来。1878年,詹天佑考入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学习。

——周远廉,龚书铎《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时期留学生制度的特征。结合所学分析留学生制度实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詹天佑选择“铁路工程”专业的主要原因,试举出19世纪末詹天佑为中国铁路事业所做的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机器织布局筹建于1878年一1890年间,商人彭汝琮向李鸿章提出申请,李鸿章当即予以批准。1880年商人郑观应继彭主持局务,他更明确地向李鸿章要求:一、减免税厘,即“准照洋货已进口之例,免纳子口税,概免抽厘”;二、“准给年限,以免外人争利。”光绪八年李鸿章正式向朝廷请准了这一专利,在奏稿中强调指出:“查泰西通例,凡新创一业,为本国未有者,例得?(专利)以若干年限。该局用机器织布,事属创举,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其应完税厘一节,该局甫经倡办,销路能否畅旺,尚难预料,自应酌轻成本,俾得踊跃试行,免被洋商排挤。拟俟布匹织成,如在上海本地零星销售,应照中西通例,免完税厘。如由上海径运内地及分运通商他口转入内地,应照洋布花色,均在上海新关完一正税,概免内地沿途税厘,以示体恤。”

——摘编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集》奏稿第78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请准了十年专利及减免税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李鸿章的措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