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牛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以为天体是种神圣而不腐坏的,和我们有缺陷的世界是不同类的,而今人们却这样把天体纳入研究范围之内,并且证明天体也按照伽利略和牛顿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和归纳所得到的力学原理,处在这个巨大的数学和谐之内。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牛顿革命”。

——W.C.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   人们由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所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一个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性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孟德斯鸠研究“法”的精神,其主旨也是希图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启发、激励下所进行的种种思考。在历史上层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因而在起正面作用的同时往往也会造成种种负面后果。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牛顿的科学成果对欧洲思想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勇于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规则 I 寻求自然事物的原因,不得超出其实并足以解择其现象者。……
规则Ⅲ       物体的性质,它们既不能被增强又不能被减弱,并且属于所能做的实验中所有物体的, 应被认为是物体的普遍性质。……
规则 IV 在实验哲学中,由现象归纳得出的命题,在其他现象使这些命题更加精确或出现例外之前,都应被视为完全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而不管和反的假设。……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随着文艺复兴的深入发展,人性从上帝重新回归到人本身 。 但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性” 主要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自然本性。……到 17、18 世纪,英国知识界围绕三个重大思想主 题进行了知识体系创新。 这三个思想主题是:第一,宇宙和物质世界的本质和支配法则是什么? 第二, 作为人类社会核心组织的国家和政府的起源、范围和目的是什么? 第三,人类知识的起源、范围和限 度是什么?

——摘编自邓云清《思想的时代一牛顿、洛克的思想及其生成》


材料三   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
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的创新成就。
(2)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二中,以牛顿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深度诠释的思想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 和思想文化两个角度,分析英国知识界三个思想主题生成的原因
(3)据材料三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创新成果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的《原理》被公认为是科学史上的最伟大的著作。在对当代和后代思想的影响上,无疑没有什么别的杰作可以同《原理》相媲美。二百多年来,它一直是全部天文学和宇宙学思想的基础……无怪乎牛顿力学的非凡成功甚至给诸如心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各个不同领域的工作者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们试图在解决各种问题时以力学或准力学为楷模。

       ——摘自《十六、十七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在牛顿革命的启发、激励下进行了种种思考。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但由于牛顿学说本身的机械决定论性质,充满机械唯物论精神的启蒙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武断(主要是忽视了人的心灵的复杂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生活的时代特征,并列举两位影响了牛顿的“巨人”。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爱因斯坦

材料二   作为科学家,他的理论非常深奥,一般人无法领悟。作为思想家,他的见解相当精英,为什么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并受到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尊敬和爱戴呢?……爱恩斯坦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科学良心的世界公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牛顿所创造的概念”、材料二中爱因斯坦的“理论非常深奥”分别指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1952年11月8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提名爱因斯坦为总统候选人。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被提名以色列总统候选人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牛顿的成就对西方和中国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产生巨大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创立了二项式定律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启迪人类的智慧、奠定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力学基础、甚至影响到社会变革等方面,其历史功绩昭昭如日。

——严济慈《全人类的财富,生产力的杠杆》

材料三牛顿学说在中国的传播也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戊戌变法提供了一种舆论准备。这个运动的主将康有为、梁启超和谭嗣同等人,都无例外地从牛顿学说中寻找维新变法的根据,尤其是牛顿在科学上革故图新的精神鼓舞了清季一切希望变革社会的有志之士……孙中山先生高度地评价牛顿:“达尔文氏发明物种进化之理,而学者多称之为时间之大发明,与牛顿氏之摄力为空间之大发明相媲美。”他还把牛顿的科学理论作为他的“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的一个思想基础。

——戴念祖《牛顿在中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牛顿取得的科学成就。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牛顿学说对中西方社会产生的影响。

2018-03-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课时训练:第六单元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6 . 阅读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1)“牛顿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
(2)牛顿有什么贡献?
(3)有人认为相对论的建立使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抹掉了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图为英国纪念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发行300周年的邮票,邮票中万有引力定律公式的背景就是一只红色的大苹果。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了井然有序的规律和准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材料二更让人扼腕的是,牛顿在晚年时竟成了神学的奴隶,一心要证明上帝的存在。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神秘的“第一推动力”。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二版中,他加进了一个《总释》,他在《总释》中说:“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最完美的体系,只能来自一个全智全能的主宰的督促和统治。”在出任造币厂的监督后,又埋头于荒唐的炼金术。

——《太空探索》2006年第4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认识牛顿所取得的成就。

(2)结合材料二,说明牛顿的信仰与其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牛顿?

2018-03-2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训练:第六单元 第4课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正是在物理学领域,牛顿进行了最有意义的研究。在这方面,他以伽利略的研究为基础,将后者的成果发展到辉煌的顶点。伽利略主要关心的是地球的运动,牛顿则发现了有关宇宙本身的定律。

材料二伽利略发现,运动中的物体若无一定的外力使它转向,便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发现要求人们必须解释:为什么行星不易直线飞离,而趋于落向太阳,结果形成其椭圆形的轨道;为什么月亮同样趋于落向地球。

材料三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规律……实际上,自然界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因而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现今开始不仅被应用于物质世界,而且被应用于思想知识的整个领域及人类社会。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牛顿经典力学诞生的客观条件。

(2)牛顿物理分析方法的特征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牛顿经典力学产生的影响。

2018-03-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课时训练:第六单元 第4课 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某沿海城市科技工业园区计划修建一条科技景观大道,大道两旁准备放置一些中外科技人物的雕塑作品。下面是可供选择的人物清单:牛顿、爱因斯坦、李时珍、詹天佑。

材料二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理论体系。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这种科学已被证明是形成控制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此相似的近代科学,其阻碍因素是什么?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从15世纪到今天,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手中。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科技》

请完成:

(1)请你就材料一中的两位人物说明其主要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16—18世纪的现实,简评李约瑟的观点。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李约瑟提出的问题。

(4)请分析“世界科技文化发展中心地点最终来到了美国”的标志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018-03-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四模块综合检测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国明朝有一本书自1606年传入日本后,日本的科学界、教育界、医学界将它奉为至宝。传抄、改编、译刻、研究,历久不衰。仅1637~1714年间,就至少被翻刻9次,他们称这部书“汇揽百学”。

材料2: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我还没有发现呢。

——牛顿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判断这是哪本书?作者是谁?

(2)材料2中“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列举两位对牛顿有重大影响“巨人”。

(3)根据材料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曾有哪些重大“发现”?

(4)从上述2位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中,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