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史和历史的“重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剑桥中国史”系列著作中,西方研究者以一种“域外”和“他者”的视角,观察发生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的各种现象,“独特”而“新颖”。其中,《剑桥中华民国史》对中国革命,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等方面,则片面突出其“保守”甚至所谓“非正统”的一面。据此可以判断
A.后世学者的相关解释不符合历史事实B.合理的历史存疑有助于新史料的发现
C.历史的叙述往往会内含其特定之意图D.价值判断导致史实出现倾向性的选择
2021-04-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汉并天下”瓦当,制作于何时,人们有不同意见。20世纪60年代,陈直先生认为这是汉初刘邦兼并天下时所制造。20世纪90年代,刘庆柱先生结合多年来考古成果认为,中国古代的文字瓦当最早应是出现于汉景帝时期,而迟至武帝时代,方始大量运用。2009年,辛德勇先生结合刘庆柱考古成果以及《汉书》有关武帝在元封三年开疆扩土的记载,认为这块瓦当最早出现于元封三年。据此可以得出(     )
A.《汉书》比60年代的考古研究更接近历史事实
B.历史结论会随着史料的发现与研究而不断完善
C.研究《汉书》历史文献才能最终还原历史真相
D.考古发现必须和文献史料相结合方可得出结论
2023-03-21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等4校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史记》记载:“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但是后来《孙膑兵法》失传了,加上相关历史资料太少,以至于有人怀疑,孙武,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是同一本书。史学界对此也争论不休。直到1972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两部兵法竹简,才解决了这一悬案。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唯有通过考古发现,方能还原历史真相B.文献史料的记载是真实可靠、不容置疑的
C.历史研究包括实证与理论诠释,拒绝一切假设D.历史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新延展的
2022-07-0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4 .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尽成都府。”一首关于江口沉银的民谣在四川地区流传了300多年。相传,明朝末年著名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在彭山江口处战败船沉,有1000船金银财宝沉于江底。与张献忠同时代的彭遵泗写《蜀碧》时,也称“献忠率兵十数万,装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与展决战。展闻,逆于彭山之江口……”2017年4月,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水下考古首期收官,出水的金册、银锭及“西王赏功”金币、银币等文物为我们解决有关张献忠的诸多历史传说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材料表明
A.考古研究是找寻历史真相的主要途径
B.部分民间传说,可能成为考古的参考
C.历史最终都会以考古文物的形态呈现
D.还原历史,必须经各种史料对比研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芍陂水利工程的史料记载整理如下,其中说法最合理的是
记载出处
楚大夫子思冢在县东山乡西,去县四十里。子思造芍陂《皇览》(三国)
(庐江)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后汉书·王景传》
(南朝)
公元160年,固始县(离芍陂西北约150公里)县今(令)段光立“楚相孙叔敖碑”。碑文记载孙叔敖兴修水利《隸釋》(宋)

A.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皇览》成书年代更接近,因而最可信
D.考古资料和文献形成证据链,才能印证历史
2021-07-1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